分享

有一种老人, 年过六十, 越老越幸福

 骄阳飞雪 2019-10-07

人的一生中,哪个阶段最幸福?

十几岁?二十几岁?三十几岁?四十几岁…不,都不是。人过了六十以后,才最幸福

点击加载图片

人的幸福指数,在二十几岁的时候确实比较高,但是到了三十几岁时,会开始下降,到四十五岁左右达到低谷。

但是,一旦过了五十岁,幸福指数又会开始反弹、上升。过了六十岁,幸福指数会高过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年过六十,只要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健康水平,就会越老越幸福。

这个结论,似乎违背了我们的直觉和常识。

我们见过太多太多的老人,终日郁郁寡欢,从他们的脸上,我们捕捉不到一丝幸福的感觉。

但是,有一种老人,年过六十,却日渐精神饱满、快乐满足。他们很满意六十岁之后的生活,简直美妙极了。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一种老人,他们的幸福秘诀就是:两个信条

信条一:“老”并不意味着“衰”,年龄是无价的人生经验

在这个追捧和宣扬“年轻就是资本”,“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社会氛围中,我们总是会将“老”和“衰”联系在一起。

衰老衰老,在这样的社会氛围中,“老”意味着衰退、不幸和失去,意味着失去健康、爱,最终,失去生命。

很多老人,被这样的氛围所影响,觉得自己老了,没有价值了,跟不上时代了,做不了贡献了。于是,他们很不幸福。

点击加载图片

而有一种老人,他们从不为自己布满皱纹的脸,日渐行动迟缓的身体感到尴尬和羞愧。他们乐观积极,重视自己。他们不以年迈为耻,而是将自己多年的人生经验和阅历,视为无价的财富。

这一种老人才是真正的智者和强者,相应的,他们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爱戴,连年轻人都很乐意与他们呆在一起,向他们求教。

点击加载图片

信条二:不要抓着过去,放下对过往岁月的遗憾和不甘

年过六十,老人理应过得幸福和快乐,这是老人应得的。

每个人都会老,年轻的时候努力工作生活,为社会做贡献,年老了就应该享受社会和生活的回馈。

年过六十,不要抓着过去不放,不管是职位、荣耀,还是遗憾或不甘。

点击加载图片

工作上,看着下属取代了你,坐上了你的位置,不要难过。若干年前,你也是这样取代了别人,这是一种新陈代谢,是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也是人类得以一代代发展、经久不衰的基础。你改变不了,只能欣然接受。

家庭上,孩子成年了,有了自己的生活、家庭和事业,不再像之前那么依赖你了,你可能也会失落。但是,作为父母,有义务和责任陪伴抚养孩子到十八岁,之后的岁月,请放手让孩子自己走吧。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也有你的人生。

你可以这样想:我终于可以摆脱事业的挣扎和牵绊,终于可以摆脱养育子女的责任和压力,终于有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想做,而一直没有去做的事情了。

只要你还有余力,只要你还想干,完全可以去其他地方,继续发光发热。

点击加载图片

结语:

有一种老人,他们将岁月赐予自己的年龄和皱纹,当作无价的人生财富。

有一种老人,他们顺应自然规律和社会法则,懂得放手,懂得和过去告别,懂得用一个全新的身份继续发光发热。

于是,他们年过六十,越来越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