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身处大灭绝的起点,但你们却谈论的,只是金钱和经济增长之类的童话故事。”格蕾塔·通贝里言之凿凿地说。 格蕾塔其人 如果格蕾塔·通贝里成名于二十年前,必将在中国广受追捧。对于那些将人生混成了一坨屎,却希望儿女逆天改命的60后们来说,这个能在联合国演讲的16岁少女,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别人家的孩子”。 至于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到底说了什么,做了什么,那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情了——在他们的字典中,根本就没有“理解”这两个字的位置。 很可惜,少女格蕾塔晚生了二十年。如今掌握话语权的中国父母,大都是70-90后。这些人并不好糊弄。所以中国人对“环保少女”并不买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当然,缺了这块蛋糕,并不代表没有蛋糕。在格蕾塔于联合国大会公开斥责各国领导人之后,美国演艺界、政界名流,都纷纷在社交媒体转发了她的演讲视频。而著名影星安妮·海瑟薇更是鼓励她:“保持坚强,继续前进”。 论圈粉能力,中国的明星与网红,都要在格蕾塔的面前甘拜下风。 那么问题来了,究竟格蕾塔做了什么大事,才能将白左把持下的媒体,统统转化为自己的脑残粉呢? 这一切,都要从去年的往事说起。 (一)罢课往事 2018年8月20日,那是一个炎热的星期五。从这天起,格蕾塔并没有去学校上课,而是坐在首都斯德哥尔摩的议会大厦门口,怀中抱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为了环境,罢课!” 之后的每个周五,格蕾塔都准时旷课。无惧严寒与酷暑,格蕾塔都顶风冒雪,来到议会大厦门口静坐。很快,越来越多的学生加入了她的阵营,罢课运动的声势变得愈发浩大起来。 这场罢课运动,很快便席卷了整个欧洲。在一股神秘势力的运作之下,格蕾塔得以受邀前往波兰,参加了联合国气候大会的演讲。在此之后,16岁的环保少女格蕾塔声名鹊起,成为了媒体竞相追捧的“环保先锋”。为了声援格蕾塔,欧洲多国学生同步在2018年的12月,举行了一次大规模抗议活动,累计有2万多名学生参加,范围波及了欧洲250多个城市。 格蕾塔并非普通人。她出身于演艺世家,其家族有足够的力量制造舆论。而白左把持下的媒体,也乐于迎合这种政治正确的行为,双方自然是一拍即合。 当格蕾塔遭遇质疑的时候,她会这样回答质疑者:“我只是个坐在教室后排的安静女孩。” 真是个标准答案。 (二)白左眼中的环保要义 格蕾塔的环保诉求,几乎是无法实现的:“全球各国政府在10年之内,彻底实现零排放,立即取缔燃油车,禁止飞机飞行,全人类都改吃素。” 废弃这一切 如果这一切都成为现实,那么人类文明最为蓬勃的发展史,即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的跃迁,也将在此时此刻被全盘否定,最终化为乌有。 首次生产力的全面变革,发轫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这次变革中,蒸汽机大幅度提升了生产力,从而开启了“机器替代手工”的新时代。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比之当初,人类的生活水准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但无论是机械还是电力,都与化石燃料密不可分。时至如今,石油仍然是人类的头号动力来源。人类文明的蓬勃发展,与碳排放根本就没法分割。 与日俱增的碳排放量,的确带来了很多问题。但时至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醒悟了过来,他们开始思考,我们该怎样去努力,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家园。但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之前的燃烧与排放,还是之后的补救与反思,它们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是希望人类能生活得更好。 至少那些做实事的人,从未忘记以人为本的目标。 格蕾塔们却似乎恰恰相反,他们只热衷于“碳零排放”,而且身体力行地站在了人类的对立面。至于她本人,则是宁可选择不方便的交通方式,也要拒绝乘坐飞机出行。为了参与伦敦的中学生集会活动,格蕾塔与父亲驾驶着电动汽车出行,的确达成了“碳零排放”的目标。 至于化学电池在降解时,是否会为土壤带来不可逆的影响,那就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了。 这位“环保少女”在去美国参加会议的时候,声势就造得更大了。她的交通工具,是一辆无动力帆船。这看起来,似乎比坐飞机环保多了。 当然,她并没有亲自去用斧子砍树,然后再慢慢地劈成帆船的模样,这太浪费时间了,明显会严重耽误她的政治作秀活动。所以,这个主张“碳零排放”的环保先锋,订购了一艘碳纤维制成的帆船。 一起乘船的人,还有两个专业的船长,她的父亲,以及一个纪录片导演。这是白左政治家的一贯做法——如果做好事不留名,那就等于什么都没做,所以宣传工作,就一定要事先做足。 等她到了美国之后,两位船长还要坐飞机返回欧洲,帆船也要用飞机运回欧洲。比起购买几张直达美国的机票,这碳排量不知道多了多少倍。 嘴上全是主义,心里全是生意,这那是什么“环保先锋”,分明是“环保恐怖分子”啊! 这就是西方媒体口中的“人类的良心”和“仅存的善意”,但实际上,这更像是“皇帝的新装”。 “我无法评价不存在的东西。” (三)割裂的世界 身为一个普通人,格蕾塔们只要舍得弄脏双手,就能为环境做出很多努力。譬如拿出罢课的时间种下几棵树,腾出示威的时间捡捡垃圾,拿出演讲的时间做一做科普——这比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喊那些空洞无物的口号强多了。 但是很可惜,白左和他们的拥护者们,偏偏就吃这一套。他们宁可支持空谈者,因为这些人“看起来更耀眼”。 在白左及其把持的媒体力量看来,格蕾塔是个英雄,是个能够唤醒民众的斗士,还得到了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甚至还有无数英美媒体,把她列为2019年诺贝尔和平奖的热门候选人。如果她真的当选了,那可真的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另一方面,许多务实的西方白人,也对此并不买账。俄罗斯总统普京直言不讳地说:“生活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很多民众,如果想要和瑞典一样的生活水平,他们应该怎么做呢?如果他们用太阳能来替代石油燃料,有人解释过要花多少钱吗?”除此之外,普京也不无讽刺地表示:“我相信格蕾塔是一个善良、真诚的女孩,但如果有人为了个人利益,而去利用儿童和青少年,那就应该受到谴责。” 虽然白左视力把持着媒体的话语权,但他们的鬼话并不能欺骗所有人。2016年的美国大选,就是个明显的例子,人们宁可把手里的选票,投给一个满嘴跑火车的疯子,也不愿意相信那个衣着光鲜,满口政治正确的伪君子。 西方世界的割裂,早已无法避免。哪怕白左把持了媒体的话语权,也无法掩盖那无可避免的现实。 (四)世界权柄的逆转 这世界并非铁板一块,总有些人为了改善环境,在默默付出着努力。就在今年,联合国环境所正式发布了声明:蚂蚁森林将5亿人的善举,转化成为荒漠地区的1.2亿棵树。在阿里集团持之不懈的努力下,无数用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了低碳出行的想法,也渐渐改变了这个世界本身。 当西方世界渐渐割裂,陷入这几乎无法破局的危机时,世界的权柄也在渐渐逆转。历史的涓涓暗流,已经渗透到了现实中的每一个角落。世界的局势将为此改变,而人类文明的未来,也在此时此刻更为清晰。 而此时此刻,在蒙古极西之地的阿拉善,又有一颗梭梭树被栽种到了土中。在志愿者们的不懈努力下,中国西北的大片荒漠里,终于绽放出了朵朵绿色的希望。 阿拉善梭梭树 他们为此付出了无数努力,却并未留下姓名,但后人会铭记他们的贡献。 因为这一代代人,都是伟大的炎黄子孙,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 (完) (关注“渭水徐公”,这是一个热爱写作的历史博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