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金色年华554 2019-10-07

大唐的末日(五):论黄巢起义的成与败

继前文制衡与掣肘:安史之乱后大唐苟延残喘的一个半世纪所言,李唐自安史之乱后达成新的权利平衡,朝臣、藩镇和宦官相互制衡和掣肘,令李唐又颤颤巍巍的混了将近一个半世纪。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但砸场子的人迟早会来,历史的选择是一个叫黄巢的诗人。


什么样的人,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事风格。

最高等级的危险人物

历史上的造反头目们除了职业神棍和失地农民之外,还有两个职业异常危险。

第一是私盐贩子,他们多年刀口舔血的投机生涯造就了无与伦比的敏感、血腥和好勇斗狠的性格,以及相当高的凝聚力和领导能力,比如黄巢的同事王仙芝、下级钱镠(后来吴越国的“海龙王”)和明末的张士诚;

第二是落第秀才,对于朝廷的愤恨和苦读半生的学问都将投入到造反事业这个宣泄口,之前有大名鼎鼎的黄巾张角(举孝廉失败),后来者则是成就超越黄巢的洪秀全,还有孙中山先生。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那么,身兼两大职业的黄巢该是何等可怕,几乎可以脑补。

“(唐禧宗乾符二年)六月,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黄巢亦聚众数千人应仙芝。巢少与仙芝皆以贩私盐为事,巢善骑射,喜任侠,粗涉书传,屡举进士不第,遂为盗,与仙芝攻剽州县,横行山东,民之困于重敛者争归之,数月之间,众至数万。”--《资治通鉴.禧宗纪》

各史书对黄巢生平记载大同小异,这样一个久经违法活动(贩私盐)考验,读过书,武力高强(善骑射),性格豪爽(喜任侠)而极具号召力的人物,的确是领导起义的最佳人选。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作为划时代的起义口号,“均田免粮”正是黄巢的杰作

至于他是否喜好吃人,学者们各执一词,笔者也考证不了。

优秀的诗人

全唐诗中收录了黄巢三首诗,除了被证伪的《自题像》之外,另外两首都可圈可点。

史载,黄巢“稍通书记,辩给”,即口才好且思维敏捷,聪明过人。关于黄巢聪明才智,宋朝的张端义在其《贵耳集·卷下》曾记载:黄巢五岁侍翁父为菊花联句,翁思索未至,巢随口赋之曰“堪与百花为总首,自然天赐赭黄衣”。巢之父怪,欲击巢,乃翁曰:“孙能诗,但未知轻重,可令再赋一篇”。而黄巢的回应可谓石破天惊(见下图)。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这就是那首著名的《题菊花》,此等霸气和自信出自一个五岁孩童之口,令人难以置信。,晚唐诗人林宽也有这样两句诗对其评价道:“莫言马上得天下,自古英雄皆解诗”(《歌风台》)。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不第后赋菊》

这是黄巢数次落第后再次借菊咏志,他对李唐王朝益发不满,短短四句中肃杀威严的气势尽显诗人大胆而独特的理想。


诗人黄巢从起兵到与王仙芝和合作与分离,从山东转战至江南,途经浙江和福建到攻破广州,后经由湖南和河南一路北上,一路几乎踏遍了关内各地,义军队伍也似滚雪球般越来越大,终于在中和元年(881年)攻破长安,建立了大齐政权。

笔者不善于讲故事,具体过程省略下来多说说其轻松进击之路的原因吧。

朝廷的朝令夕改

由于苛捐杂税和天灾不断,黄巢举事之前已经爆发了数次农民或戍卒起义,故而有少数大臣提出要谨防农民相聚为盗,如右拾遗陆希声提出“见州县敝,上言当谨视盗贼。”而朝廷却置若罔闻。直至义军发展成了燎原之势之后方引来重视,镇压与招安是唐廷的主要措施。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招安也罢,自古都没什么好果子吃

唐廷的招安工作堪称公关失败的典范。

第一次在乾符三年九月,王仙芝和黄巢联军攻克汝州,杀唐将董汉勋,俘汝州刺史王镣,直指东都洛阳。是年年底裴偓诱降王仙芝,愿授“左神策军押牙兼监察御史”之职,却没有给黄巢黄巢一官半职,故而黄巢大骂“始吾与汝共立大誓,横行天下。今汝独取官而去,使此五千余众何所归乎?”,随后两人大打出手并分道扬镳。

二人分手的原因其实在于分赃不均,义军的分裂成了这也是这次招安的唯一成果,但是焉知非福呢?

次年二月,王、黄又再度合兵攻宋州(今河南商丘南),不久又分兵,王仙芝转攻郢州,唐朝招讨副都监杨复光再次诱降,仙芝遣尚君长、楚彦威等人洽降,中途为唐招讨使宋威所劫持,并妄报战胜,尚君长等人移送长安被杀,王仙芝大怒。

这一次失败的真实原因是将领的“截胡”,但在义军看来则是朝廷的失信,后续谈判的大门几乎已经被关死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诗人黄巢的本命花语

而最后的招安机会则来自黄巢的主动要求。

乾符六年五月,黄巢起义军围困广州之后,通过时任岭南东道节度使的李迢向唐廷索要广州节度使一职作为接受招抚的条件。消息传到长安,宰相班子为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郑畋认为:“巢贼之乱,本因饥饿... ...不如释咎包容,权降恩泽。彼本以饥年利和,一遇丰岁,孰不怀思乡土?其众一离,则巢贼几上肉耳,此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也。”

郑畋的观点是从大局出发,在本身唐廷没有绝对把握歼灭起义军的时候以缓制敌,等待群盗散去之后再秋后算账。

卢携却不这么看:

“携以始用高骈,欲立奇功以图胜。携日:‘高骈将略无双,淮土甲兵甚锐。今诸道之师方集,聂尔纤寇,不足平珍。何事舍之示怯,而令诸军解体耶!”--《旧唐书.郑畋传》

卢携的想法在宦官田令孜的支持下得以被唐僖宗采纳。从道理上而言,对待帝国叛逆毫不姑息,打击到底的想法并非没有道理;但从后果来看,高骈有名无实,藩镇合围不力,一众精兵强将目送黄巢轻松杀出重围并引军北上。

从朝廷的角度看,政策前后不一,执行不力,对黄巢起义规模扩大是一种变相支持,导致义军对于招安的绝望,反而坚定了反唐的信念。

而从义军的角度来看,要求或接受招抚要么是信心不足,要么是缓兵之计,从黄巢后来的行为看似后者居多。

将领的完军顾望

朝廷将领的脑子里只有两件事--立功和自保。

安史之乱后唐廷一直有防范武将的传统,晚唐则有过之而无不及。之前剿灭庞勋起义的康承训就被“贼逗挠,贪虏获,不时上功”的罪名贬为州司马。虽然源自奸相谗言,但何尝不是正中了皇帝的心坎呢?

故而这种对有震主之威的人所采取的打压政策,给各部将领带来了很大心理压力,他们为了安身立命,往往选择养寇自重,既要让朝廷重用他们,又要让盗贼见识他们的厉害,一般不会将盗贼全部消灭,为朝廷重用自己提供机会。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前文提到宋威“截胡”王仙芝请求招安的使臣,除了贪功,何尝就没有这点小心思呢?

后期从广州出发的义军沿着湘江一路北上,攻打到李係(名将李晟之曾孙)所把守的潭州(今湘潭市)时,他竟然躲在城里不做积极抵抗,被黄巢一日攻下,十万唐军战死。

随后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和淄州刺史曹全晸合兵,大破之于荆门(今荆门市),俘斩十分之七八,黄巢与尚让收余众渡江东走,这时的刘巨容不但停止停止攻势,还说了一番耐人寻味的话:

巨容曰:“国家喜负人,有急则抚存将士,不爱官赏,事宁则弃之,或更得罪;不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资治通鉴.唐纪》

看来,“留贼以为富贵之资”是这些将领们的心里话,指望他们彻底剿灭义军看来是不可能了。

藩镇的坐山观虎斗

在后期咄咄逼人的义军锋缨之下,藩帅们大抵是惶恐和期待的。

惶恐在于义军士气正旺,单个藩镇的兵马自保或许有余,野战必然不足,谁也不敢拿全部家当上演一把螳臂当车;

当时的藩镇虽然是军政一肩挑的形同独立王国,但始终还是受朝廷节制甚多,加之对于卸磨杀驴的隐忧和黄巢“秋毫无犯”的作风,倘若唐廷崩溃,正是浑水摸鱼的最佳时机,故而惶恐之余又多了一丝小小的期待。

“昔庞勋灭,康承训即得罪。吾属虽成功,其免祸乎?不如留贼,不幸为天子,我不失作功臣。”--招讨使宋威

故而大家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隔岸观火,毕竟双方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虽然唐廷的衰败肉眼可见,但百余年前盛世更为浩大的安史叛军尚且无功而返,藩帅都不想为了一个行将就木的朝廷殉葬,相反,没有动静反而安全,甚至能够成为日后投效新政权的投名状。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藩镇的行为蕴含着古老的中国智慧

而在黄巢占领长安之后,各藩镇或继续拥兵自重,或被迫暂时倒戈。例如河中节度使李都在义军分兵进逼之下“不能支”而投降;忠武节度使周岌也因“不能独立拒贼”而降附。投降义军有关内、河南等藩镇以及河中节度使等十八个藩镇,和大同、河东、昭义三个,约占全国四十八个藩镇的百分之四十。这与《册府元龟》称‘屈伪廷者十三四’的说法基本相符。

至少总之从表面上看来,关东的藩镇对对于唐王朝并无什么深厚的感情。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庄子.养生主》

梁惠王的庖丁,一把快刀用了十九年也毫无折损,说来黄巢的也颇得真传。

诗人黄巢的泼天手段

从战略上来讲,义军是典型的斩首战术。

自从广州出发之后,黄巢的战略目标相当明显,那就是直取长安,一路上并非没有抵抗,但总归是打的赢就打,打不赢就绕,所幸官军并没有紧紧跟随。

“巢自称天补大将军,转碟诸军,云,‘各宜守垒,勿犯吾锋!吾将入东都,即至京邑,自欲问罪,无预众人。”--《资治通鉴》

在进军长安之前,黄巢充分利用个藩镇微妙的心理,发起了一轮心理战,或者说是统一战线。在与各藩镇“秋毫无犯”的情况下一路向西,当月的十七日东都留守刘允章率留守的文武百官投降,次月攻破潼关。

从战术上说,义军属于流动作战。

在史册对黄巢的记载中,其军事生涯中充满了各种攻城“不克”和战场“大败”,而结果就往往是“东走”或者“北趣”,打下来的城池也没有留守部队,大概补给一番之后就上路了。故而黄巢对地方的破坏是毁灭性的,比如广州被屠城,江陵这样的千年重镇也被付之一炬。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这样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在藩镇林立的格局下,到处都是职业化的军队,建立根据地与藩镇的割据性有着天然的冲突,为了达成斩首的目标势必要做出正确的取舍;

其次,令围剿的官兵没有准确的战略目标,行军带着全部家当上路,对于集中力量突破长安防线是极为有利的。

当然,坏处也大,一会再讲。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朱德庸漫画:庖丁解牛

总之,黄巢带领的义军就像庖丁手中那把锋利的剔骨尖刀,专门游走在朝廷统治的薄弱环节,避重就轻,以战养战,终于直取长安,一击得手。


后世总结黄巢起义失败的原因,往往归结于义军没有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导致不能获得后方强有力的支持,故而在藩镇和朝廷兵马的反扑下走向灭亡。

但笔者并不认同。

战略决定战术:曾经的默契

试想,既然唐廷实力犹存,何以放任义军流窜中原长达7年之久?固若金汤的潼关和满天下的藩镇都抵挡不了堪称乌合之众的义军呢?

反过来说,黄巢从进入长安到身死败亡不过三年,在占领长安驱逐僖宗这样极为有利的局面下义军何以走向崩溃呢?已经投靠的藩镇们何以再次反水?

显然这样的结论过于草率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鉴于藩镇的特殊性,义军可以把他们揍个半死,抢他们粮食和财物,却不能动对方的地盘,如果这样势必会引起反感,甚至同仇敌忾。

换句话说,藩镇得以毫发无伤地改旗易帜的关键在于其自保有余的实力,如果想尽快完成攻取长安的战略目标,那就势必要跟藩镇集团有一定和妥协,并达成一定的默契。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诗人黄巢的“远方”

可是,拿下长安之后的黄巢,放眼天下还能去哪里流窜呢?

的确,没有根据地的势力从来未能全取天下,但是再想想,李唐从何而来的呢?留给黄巢的唯一道路就是以关中为根基,进而攻略四方,全取天下。

但不同的是,隋末的天下是群雄逐鹿,互不买账,而义军面对的是死而不僵的李唐和有着共同利益诉求的藩镇,他们依旧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从目送到围攻:藩镇态度两重天

从攻略关中到建立大齐政权,虽然没多少诚意,但至少淮河以北的多数藩镇向长安的新主子都表达了臣服。然而自从郑畋在龙陂坡打响反黄第一枪,并通过传檄天下共击黄巢唤醒各藩镇“降贼”的羞耻感之后,各藩镇仿佛如梦初醒,很快形成了对长安的围攻之势。

诸葛爽、齐克俭、朱玫来了,朱温反了,而最为恐怖的李克用沙陀族骑兵也来了,几番大战之下义军折损严重,长安很快就待不下去了。

既然有这么大的能量,那当年为何都目送义军呢?其实真相只有一个:攻守易形。

进长安之前大家非敌非友,而后来的大齐政权显然不是前来抢劫的回纥或者吐蕃,他们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建立关中根据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忙着建立大齐政权的义军

这势必要动许多人的蛋糕,想要树立大齐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势必需要藩镇集团的“投名状”,故而新生大大齐政权很快向各路藩镇调集资源,甚至可以说迟早要收拾他们。

显然,新主子的命令并不好使。在各藩镇看来,唐廷都没提过这么多要求,何况是一个屁股还没坐热的草头皇帝呢?

在藩镇眼中,黄巢拿下长安是喜闻乐见的,这样可以最大程度打击唐廷的“势”,进而攫取更大的自主权。而义军只是他们的利用对象,他们真正想要的自由,唯有联手做掉黄巢之后才能实现。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决战之时黄巢才体会到藩镇的强大

基于“斩首”的战略,一路上必定是避重就轻,故而义军从未对藩镇势力进行过毁灭性的打击,现在才是双方的决战时刻。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当黄巢得意志满地看着“满城尽带黄金甲”时,必然想不到那就是他一生的顶点,此后他再无当年转战大江南北而智珠在握的气度,一错再错,一败再败,最终身陨虎狼谷。

诗人黄巢的失败

自古英雄末路,都会昏招迭出。对于义军而言,长安保卫战和与藩镇的翻脸都不可避免,失败的根源在于义军和藩镇集团的实力对比,他犯下的错误另有其他。

第一个错误在于未能及时追击唐朝余孽,唐僖宗所代表的“正统”依然很有号召力,至少是藩镇联手的借口。看来安史之乱的前车之鉴貌似并未给诗人黄巢带来多少启发,对比先前之果敢英毅,他显然是膨胀了。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黄巢犯了兵家之大忌

第二在于撤退路上意气用事,围攻陈州三百多天而不能克,没有后勤支持而重兵囿于坚城之下,导致痛打落水狗的各路官军顺利合围,实乃取死之道。

黄巢死了之后李唐仍在,但也就剩一口气了。

结语:封建时代上半场结束的哨声

“神策军士皆长安富家子,厚得禀赐,但华衣怒马,凭势使气,未尝更战陈。闻当出征,父子聚泣,多以金帛雇病坊贫人代行,往往不能操兵。”--《资治通鉴》

读到此处,笔者禁不住感慨:大唐真的是要完了。

想当年渔阳颦鼓阵阵传来,河北铁骑势如破竹,却尚有张巡一人一城死守江淮门户,有颜杲卿舍生取义怒骂安禄山,有郭子仪和李光弼这样的只手擎天的英雄,还有李泌这样谈笑定天下的谋臣,而现在却只见一群喊爹叫娘的少爷兵。

大唐的末日光景(六):解读诗人黄巢的庖丁解牛手段

▲盛唐气象将永远成为回忆

也许区别在于,当年的臣民们尚且可以回忆开元盛世的美好,而当下的藩镇却只想着憧憬明天的自由吧。

后人说起黄巢都满是唏嘘,其实他离改朝换代差的远不止临门一脚,终究只是个搅局者而已。然而黄巢起义带来的蝴蝶效应是宏远而巨大的,远非生灵涂炭或者改朝换代等词汇可以描述:如果以唐宋之交作为封建时代分水岭的话,那他吹响的就是上半场结束的哨声。

下一章笔者将继续分析黄巢起义被动的划时代意义:非我所愿,却造新天!敬请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