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昌龄 七绝圣手是这样炼成的

 123xyz123 2019-10-07

大卫

王昌龄 698757),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今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创作的七绝诗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及政治家,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30岁左右才进士及第。初任秘书省校书郎,而后又担任博学宏辞、汜水尉,因事被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之乱时,被刺史闾丘晓所杀。这点可能是唯一令我们感到遗憾的,即生的洒脱,死的不明不白。

王昌龄一生仕途坎坷,常年处于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见证了唐朝由兴盛逐渐走向没落。他创作的诗歌呈现出现实主义风格,大多描述了其人生经历和社会背景。王昌龄在盛唐时期远赴边关,将边塞生活的切身感悟融入到诗词中,在他的作品里,充分表达着建功立业的理想和忧国忧民的思想,战场杀敌的快意,对残酷现实的批判和对战争的思考,以及对远征将士及其家人的同情。

王昌有文集六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为更好的认识王昌龄,通过诗歌了解他那个时代的人、事、情,乃至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下面特意精选了他最有名气的几首诗,一起来诵读经典,品味诗歌人生。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二、《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这是一首气魄宏伟的边塞诗。青海湖上乌云密布,皑皑雪山顿时变暗,战士在塞外孤城上还想望着遥远的玉门关。在黄沙漫漫的战场上,他们虽然身经百战,铠甲磨穿,但不打败敌人是决不回乡的。

三、《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赏析:这首诗作者以比喻手法表明自己虽遭贬斥,但内心坦荡无愧,亲友都可放心。在洛阳的亲友如果问起我的境况,请转告他们,我的心就像白玉壶里盛着冰一样里外都洁白纯净。

四、《从军行七首》其二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这首诗截取了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换新声——旧别情——听不尽)后,到最后一句却汇成一汪深沉的湖水,荡漾回旋。高高秋月照长城,这里离情入景,使诗情得到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才使人感到那样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征戍者的内心世界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之臻于七绝上乘之境,除了音情曲折外,这绝处生姿的一笔也是不容轻忽的。

五、《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赏析:这是一首闺怨诗,描写了上流贵妇赏春时心理的变化。诗的首句,与题意相反,写她“不知愁”,天真浪漫,富有幻想;二句写她登楼赏春,带有幼稚无知,成熟稍晚的憨态;三句急转,写忽见柳色而勾起情思,柳树又绿,夫君未归,时光流逝,春情易失;四句写她的省悟,悔恨当初怂恿“夫婿觅封侯”的过错。诗无刻意写怨愁,但怨之深,愁之重,已裸露无余。

六、《送魏二》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赏析: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第一、二两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清香的清秋的日子里,诗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友人难以成眠,即使友人暂时入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摆不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像,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更有助于表现惆怅别情。

七、《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赏析:从这首可以看出,王昌龄不仅有豪迈阳刚的一面,也有细腻缜密的另一面。此诗把女性的那种外貌、体形、声音,以及女子的心理特征极其神似的描绘了出来。

八、《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赏析:这首诗通过想象来创造各种形象,以化“远”为“近”使“两乡”为“一乡”。语意新颖,出人意料,然亦在情理之中,因为它蕴涵的正是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深情厚谊。而这种情谊也是别后相思的种子。又何况那青山云雨、明月之夜,更能撩起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一面是对朋友的宽慰,另一面已将深挚不渝的友情和别后的思念,渗透在字里行间。这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抒情手法,比那一览无余的直说更加耐人寻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