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07

尊老敬老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重阳节,又称重九节、晒秋节、“踏秋”,中国传统节日。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今天重阳节,我们一起来听听三位老人的健康长寿故事吧!

九 九

重阳

佳节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感恩,让我活力满满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之道、老而康乐”逐渐成为老年朋友们关注的热点话题。怎样才能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且健康长寿?笔者认为人生因感恩而快乐,感恩是健康活力的源泉。

常怀感恩之心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我出生在旧社会,躲过日本兵,逃过荒,放过牛。祖上世代文盲,解放后我靠助学金上到大学毕业,现在是医学教授。我能有今天,感谢父母,赐予我宝贵的生命;感谢老师,让我拥有丰富的知识;感谢亲朋好友,给我支持、指导、帮助和鼓励;感谢病友和医院,给了我施展才能的机会。正因为我心中充满感恩,意志才会如此坚定,生活得这样多彩多姿,在苦难中能保持继续前行的勇气。因为我珍惜拥有的一切,眼前的一草一木,都让我幸福无涯。感恩,是照耀我生命的一道美好的光,是我通往健康的捷径。

做人的良知

作为一名医生,大部分时间是面对患者的痛苦,医生就是有再开心的事,也得压着,急患者之所急,痛患者之所痛。时间一长,工作中出现难题也在所难免。但我与大多数医生一样能及时发现,快速调整。

首先,怀着一颗仁慈的心,一视同仁去对待病人,不把自己的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关注患者的生命质量和生命尊严,不但要让他们活着,还要活的像个人,享受人应该享受的东西。

其次,看待问题不过于偏激。与人相处尽量做到了不懊恼、不烦躁,更不为一点小事而耿耿于怀。对名利之争,常一笑了之,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心情愉悦也是使我的高血压保持稳定的有效方法。

感恩营养知识的启迪

要想健康长寿,吃好也是很重要的。

我膳食安排基本上是按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标准。五谷杂粮搭配,蔬菜水果必备,肉鱼奶蛋适量,七八成饱到位。不挑食,禁暴饮暴食,远离烟酒。

晨起一杯温开水(500毫升~800毫升),合理安排一日三餐。早餐吃饱,八宝粥,鸡蛋一个,牛奶一盒,馒头或包子一个。

中餐吃好,米饭二两,荤素菜搭配,三菜一汤或四菜一汤。

晚餐吃少,一般吃稀饭或面条等,配合蔬果。至今不瘦不胖,身体安康。

感恩活到老学到老的传承

我退休后返聘上班,工作至2018年。我深深地感受到,退休是工作的停止不是生活的停止,应该如何适应新的生活呢?

一是坚持不忘学习,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我订了多种报纸、杂志,如《中国老年》《健康报》《家庭医学》等,每天坚持必读。

二是坚持自觉地动脑动笔勤于医学科普创作,我先后发表了一千多篇高质量的优秀科普文章。出版了科普著作《珍爱生命——知名急诊专家手记》。曾荣获2018年度《健康报》社“健康传播最高荣誉奖”。《带状疱疹 后患无穷》一文获“2018年度十大医学科普文章”。

三是动脑又动手,走进老年大学,先后上了摄影班、图片制作班等,并多次参加外拍摄影活动。我拍的《海滩戏水》作品,还获得了2018年第20届全国艺术摄影大赛优胜奖。

在晚年生活中,我感到很充实,心情一直很舒畅,很轻松,很愉快,很开心,永不觉老。

感恩带病长寿的病友

十多年前,我体检表上就列出乙肝、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甲状腺多发结节及甲状腺机能低下等12种病。面对如此多的病,多数人往往会忧心忡忡,甚至惶惶不可终日。但我认为体检发现这些病不是坏事,它更能引起自己对身体的爱护和保养。平时身边,带病长寿的老人不少。我有几十位80多到90岁的病友,找我看了40多年的病,他们至今生活得挺好,甚至可以外出旅游。我常以他们为榜样,汲取他们的经验。

一是提高战胜疾病的信心,相信“人自我调节能力是很强大的。只要自我调节功能发挥作用,就可以遏制这些病变的发展”。

二是坚持定期体检,针对检查出来的病症,及时就诊,规范性服药,不滥用保健品。

三是有“自知之明”,在日常的生活中,不争强好胜,不勉强去做那些力不从心的事儿,一旦遇到天气冷热变化等会及时防范,合理规避。

四是加强体育锻炼,慢慢调养自己的身体,增强身体的各项机能,使得病情越来越轻,这样一来,疾病并不会阻碍我享受生活,颐养天年。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教授 罗学宏

耄耋之年,初心不改

长寿是人们共有的向往和追求,长命百岁也是给孩子最真挚的祝愿。我今年已八十有五,算是高寿。目前,我的身体、精神状态自以为尚可,但仍然期望自己可以长寿,仍然时时关注自己的健康,关注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不时还想总结一下有什么可以告人的秘诀。

现代社会资讯发达,长寿类的健康秘诀充斥网络,铺天盖地,如正确饮食调理法,积极乐观心态,良好生活习惯,各种训练和锻炼方式,良好处世待人之道……言者都有几分道理。我当然也非常关注这些信息,我更认为,在各种秘诀中,选择、学习什么是重要的前提。要找到真正适合自身情况、自身需要的信息,坚持践行,才会有所补益。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生活经历教育我,长期坚持好的生活方式绝非易事,更为重要的是,要从思想认识上明确:我为什么要争取长寿?我的生命意义在哪里?

1952年我还在北京师范大学上学,曾听清华大学马约翰教授的演讲。他特别提到,要关注健康,要健康地为祖国工作50年!刚满18岁的我,将这句话牢记心头。1959年,我踏上工作岗位,正式开始“为祖国工作50年”之旅。然而在1995年退休时,退休证上清晰地记录着我的工龄只有35年。文革近10年“无工作”的状态,给我留下了这个遗憾。

幸而退休后,国家已开始改革开放新征程。蒙许多单位邀约,继续坚持工作。退休至今,我依然坚守在教学岗位上,为各个社会组织、机关、企业、医院讲学,培训,20多年未曾止息。

可以说这些年,我都在践行“为祖国工作50年”的初心,而这些工作实践也提示我,祖国的进步历程需要大家一起努力奋进。我不敢松懈,要以充沛的精力、健康的体魄,赢得时间,追随祖国前进的步伐,成为亿万奋斗大军中的一名老兵。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当我对自己的生活存在有了这样明确的认定后,就算要经历一些坎坷、艰辛,也都能积极、正确地处理。也许,这才是最重要的长寿秘诀。

党的十八大以后,祖国坚实坚毅地前进,明确可以用年代标示出来的奋斗目标,这让我振奋。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30年建设共同富裕的社会,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梦想和追求,多么鼓舞人心!

但征途仍有艰辛,需要全民共进,共同奋斗。想一想,2020年,我86岁。2030年,也不过96岁。2050年,我也许不在了。但有生之年,总要积极进取,争取活得有质量、有意义。

最后,以苏轼的一句经典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各位老年朋友们共勉——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 陈文叔

航天界泰斗这样养生

孙老曾经介绍过他的生活点滴和养生方法,在这里,请中医专家做一解读,看看孙老的生活习惯是如何帮助他健康长寿的。

他是中国第一枚导弹总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是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他还是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就是1929年出生的原航空航天工业部副部长孙家栋院士。

心中有追求就是养生,会休息的人更健康

孙老虽已90岁高龄,还经常到办公室坐一坐,他说,“革命人永远年轻,心中有追求就是养生,人就不会老”。

提起养生的话题,孙老直言自己谈不上养生,如果偏要说出点就是爱睡觉。

科研中遇到什么难题,孙老也喜欢躺着思考,躺着躺着灵感就来了。

20多年前孙老曾经患有十分严重的颈椎疾病,经常头晕,检查了许多项目也没有找到很好的治疗方法。后来,孙老每次难受便躺下睡觉,疾病就减轻了许多。

孙老曾对追问他养生经验的人笑道:“睡觉对于我来说就是好的养生!”

【养生提要】人体颈椎有其自然的生理曲度,睡觉时要垫高度合适的枕头。枕头中央应略凹进,高度为12cm~16cm,以中间低,两端高的“元宝形”为佳。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针灸科主治中医师臧平介绍说,颈椎病患者睡觉最好选择质量比较好的棕垫床或弹性很好的木板床,并在上面加一床褥子后就是最好的软硬度。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失眠门诊主治中医师杨晓辉介绍说,充足的睡眠可以使身体的器官和细胞保持充足的休息。按时睡觉,身体的器官也能在夜晚正常地排毒和代谢,这样身体的内环境也会处于稳定的状态。

一生淡泊名利,夫妻恩爱也养生

工作闲暇时,孙老喜欢看些老电影,还喜欢研究历史书籍和相关的电视剧,尤其对明清历史感兴趣。

后来,孙家栋的妻子不幸患上脑血栓,为照顾妻子,他每天给妻子准备好营养食谱,让保姆照着做,经常带着妻子一起锻炼。因为陪妻子锻炼,孙家栋自己瘦了20多斤,连脂肪肝都调好了。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孙家栋一生淡泊名利,80岁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500万的奖金仅留下一成归自己支配。

【养生提要】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提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不想生病先要学会养心,心态好有益健康,心理健康有助于身体健康。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老年病科主治中医师朱莹介绍说,人长期欲望过高,会使大脑神经处于紧张状态,心跳加快,有害健康,特别老年人各种生理机能开始减退,体力与精力下降。为此,淡泊对老年人养生更显重要。

——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杨璞

编辑:余运西 李君(实习)

校对:栾兆琳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3位长寿老人,给您讲讲健康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