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前段时间,我看到微博上有一则吐糟,这个女生是这样说的:亲爱的朋友们,我现在超级烦,好像内心被针扎一般痛苦。每次在我痛苦的时候,为什么得到的总是大道理,他们一讲大道理就像我犯罪一样,我实在受不了了,谁有办法帮帮我啊!
其实我们知道那些给我们讲道理的人其实也是爱我们的,只是他们有时候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安抚我们的情绪。可就是这样最容易让我们不知所措,一方面我们也知道那些给我们讲道理的人是爱自己的,另一方面我们确实不知道该怎么对待他们,这就显得很尴尬了。
记得之前热播剧《欢乐颂》中女主角安迪是一个很排斥和人亲密的人,后来遇到了两个男人,一个奇点,另一个是小包总。其中每次在安迪情绪失控的时候,奇点会给对方讲道理,这些道理的确是正确的,可是在一个情绪完全崩溃的人面前有时候又是无用的。而小包总很聪明,每次在安迪情绪不好的时候,默默陪伴其左右,而且会允许安迪把情绪释放出来。这也是安迪被疗愈的很重要因素,最终安迪也不出意外的选择了小包总。
很多时候,讲道理,是为了达到一个“不讲道理”的目的:操控。讲道理的人更希望对方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活着,在第一时间发现对方情绪糟糕的时候用道理填埋的人往往也不会尊重对方的情绪。这样痛苦一方没办法完全把情绪释放出来,反而又被压抑回来,往往痛苦一方愿意把自己的痛苦倾诉出来是因为希望得到你的理解和陪伴,而不是简简单单的用道理填满,这样对方会感觉和你有距离感。因为只有上下级关系才是讲道理的,真正平等的关系是不需要道理。要说讲道理并非一无是处,关键你是否用对地方了。
如果你真觉得自己的道理是有价值的,那么就选择对方心情稍微好一些的时候,而不是对方处在激烈情绪时分享。
尤其不要在抑郁发作的时候给对方讲道理,这样很容易破坏你们的关系。
我们有一个不自觉的观点,喜欢在别人情绪糟糕的时候企图喂鸡汤打鸡血,实际上并不能让对方更快地从这种状态中出来,反而会让对方产生“你完全不理解我心情”的郁闷感受。
还有你一个道理讲一遍就够了,不要频繁的讲,其实每个人潜意识听完之后都多多少少会反思,切忌频繁一个事情翻来覆去的讲。
讲道理的人太多,但善于倾听的人其实并不多,能够正确陪伴抑郁的人就更少了。我们都渴望表达自己,向别人展示自己,而忘记对面也是一个想表达自己,想要获得关注和理解的人。

总体来说以一个原则:先安抚情绪,然后在讲事情(或道理)。在没有足够把握的情况下,宁可聆听也不要瞎出主意。要知道一个人的性格改变长则几年,绝不是你一两句鸡汤可以解决的。这个时候陪在Ta身边让Ta把痛苦发泄出来就好。其实这有这样对方才会信任你,同时会在自己痛苦的时候选择第一时间找你谈,你也才能得到更多的信息。多站在对方角度去感受,我们可以想想,当自己很痛苦时,别人还在给自己说一些道理,这时候我们必定更加的烦躁。他爱说多少别人不好,世界黑暗,自己不行,就让他说多少。你不要试图去转移话题,这是打断发泄,发泄被打断,有时候抑郁症会发怒的。你要第一考虑他的情绪,第二考虑他话的内容。不要一上来就给他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先承接他的情绪,等他发泄得差不多了,再去给他解决问题。特别不要说什么,你怎么这么负面啊;这都是小事;你要立刻行动起来,不行动起来怎么行呢之类的话。在他情绪发泄完毕之前,你可能会发现他翻来覆去,翻来覆去说很多重复话,重复内容,不要烦,不要急,等他说爽了,他才会看见你给的解决办法。最重要的并不是抑郁的人在说什么具体的事情,而是对方在这个事情上所体验到的失落、郁闷、不自信、自卑等感受。陷入抑郁情绪的人需要外界能够感受自己是多么的无助和委屈,他们需要被鼓励和温暖,被认同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