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趣物:深渊狮子鱼为适应环境基因突变

 nizijun 2019-10-07

     在马里亚纳海沟新发现的一种深海短吻狮子鱼,体长只有15厘米左右(资料图片)

     中国研究人员发现的“海斗深渊”狮子鱼(资料图片)

  □那  拉

  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和水生生物研究所与西北工业大学联合攻关,首次发现生活在马里亚纳海沟7000米以下的狮子鱼,为适应深渊环境在形态上产生了诸多变化。该研究在多组学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深渊适应的遗传基础。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英国自然杂志子刊《自然-生态与进化》。

  6000米以下的深海被称作“海斗深渊”。深海作为地球表面最后未被人类大规模进入或认知的空间,约占地球表面积的65%,蕴藏着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所需的各种战略资源和能源。深海环境具有高压、温差巨大、终年无光、化学环境独特等特殊极端条件,是常规生命形式的禁区。其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极高的静力压,深度每下降十米,就增加一个大气压,在海洋最深处,可以达到一千多个大气压,相当于每一平方厘米约承受1000千克的压力。尽管环境如此恶劣,六千米以下的深海区依然发现了不少海洋生物。

  2016年年底和2017年年初,深海所率领的考察团队使用创新的深渊生物诱捕手段,通过我国深渊科学考察船“探索一号”通过“天涯”号和“海角”号深渊着陆器,获得了珍贵的深渊狮子鱼样本。由于没有阳光的照射,这些深渊狮子鱼已变得通体透明。通过解剖其中一尾狮子鱼,研究人员发现,为适应高压环境,深渊狮子鱼的骨骼也变得非常薄且具有弯曲能力,头颅不完全封闭,肌肉组织也具有很强的柔韧性。在其胃部,还发现有近百个完整的甲壳类生物。研究人员认为:“这意味着,它们需要像骆驼一样长久地储存食物,从而更好地应对食物匮乏的外界环境。”

  研究团队在进一步研究后还发现,其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其中一个与骨骼钙化的关键基因也发生了假基因化——骨钙蛋白被截短了(骨钙蛋白调控骨骼钙化和发育);在细胞和蛋白层面,多个与细胞膜稳定和蛋白结构稳定的基因发生了特异突变。不仅如此,它的生育周期也在延长,以便在恶劣环境下生存繁衍。这些遗传变异可能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让它们能够以肉体之躯,承受海洋底部的极端压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