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美军下一代步兵战车正式开标,争霸三强变两强,谁的潜力更高?

 天选小丑 2019-10-07

最近,美国陆军的一个靴子终于落地了:下一代步兵战车NGCV正式开标,已经服役超过40年的M2布雷德利战车将彻底成为历史。而参与了下一代步战车竞标的,有德国莱茵金属和雷神联合推出的KF41“猞猁”,以及通用动力的陆地系统,即格里芬III步兵战车,而此前以CV90步兵战车参与投标的BAE则选择了退出。两款战车都是采用了大量新技术和新理念的步兵战车,二者在技术上各有偏重。下面简单介绍一下这两款战车,以及说说宣仔的看法。

改了又改的M2布雷德利战车终究还是不能满足现代战争需求

KF41“猞猁”

KF41是KF31基础上的升级版本,外形采用了雷达隐形化设计,使其成为了继波兰PL03之后的又一款隐形战斗车辆,相当概念化。KF41战斗全重达到了44吨,防护性能非常突出,而且配有主动防护系统。其配备一台1156马力的大功率柴油发动机使得其最大公路速度达到70km/h,保证了这辆重型不战车的动力。KF41的人员配置为3+8,这样一辆战车就可以携带一个标准步兵班,比KF31多了2人。这样的人员携带数量在步战车中实属罕见。

隐身外形的KF41

宣传片中的KF41越野涉水如履平地

KF41配备一门莱茵金属最新的WOTAN 35炮,在美洲狮的MK30 ABM炮基础上进行了升级,威力更大。其配备35x228mm的厄利空弹药,可以采用空爆弹杀伤敌人步兵,也可以发射次口径的APFSDS,在1000m处可以打穿120mm均质钢装甲。除主武器外,还有一挺7.62mm同轴机枪和炮塔顶部的12.7mm遥控机枪。

Oerlikon 35x228mm的几种弹药

观瞄方面是德国人最为擅长的地方,Lynx KF41上遍布了可以覆盖360的潜望镜系统,在炮塔内部在车长前方的大液晶屏上显示,实现无死角侦查;除此之外, 这个战车最牛逼的地方,在于它有两部独立的三合一观瞄系统,集成昼间CCD成像,热像仪,激光测距,并可以在观瞄视野上将三者的信息同步显示。这两部观瞄分别位于炮塔上方和炮塔左侧,分别提供车长和炮长使用。以往的坦克和步兵战车往往只有一部车长周视镜,车长通过周视镜搜索后给炮长提供目标指示;而KF41上炮长拥有独立观瞄后,炮长除炮塔前方的炮长镜外,可以利用这个侧面的观瞄直接进行目标搜索,缩短了发现目标的速度。因此KF41 猞猁是到目前为止,态势感知能力最强的一款步兵战车。

KF41 炮塔上方布满了潜望镜,可以覆盖360度视野

位于炮塔侧面的独立观瞄

格里芬III

格里芬III是通用动力开发的“陆地系统”,早在2016年首次展出了格里芬II系统,那是一款搭载了120mm炮的轻型坦克,类似CV-90 120那样才用了一门带有炮口制退器的低后坐力版本的滑膛炮。而格里芬III则采用了一款ATK提供的大毒蛇III,采用了概念性的35/50双口径设计。即只需要通过更换炮管和反后坐力装置,就可以完成35到50mm炮的切换,使用50炮时弹药为埋头弹形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升战车的威力。一是50mm采用APFSDS弹药时穿透力巨大,可以做到1000m处打穿230mm均质钢装甲,这是目前各国不战车最强的;第二个是50mm弹头质量比35mm大了很多,威力巨大;对付加固工事的能力比现役的25mm,30mm炮和35mm炮都要强得多,在城市战中的意义不言而喻。不过需要说明的是,这种35/50双口径的概念,仅仅是更换了炮管的口径,药室容积是不变的,因此50炮还不能发挥出全部威力。由于打仗时需要提前更换炮管,在实际作战中能不能做得到更换就是另一回事了。除此之外,格里芬III的主炮射界被设置成了85度仰角,也明显是奔着城市战去的。

格里芬III上用的35/50双口径火炮

格里芬II突击炮/轻型坦克

展台上的格里芬III,以接近90度仰角的展示50mm炮

由于50炮和35mm弹药的药筒一致,因此尺寸差的不多,所以不像一些人所认为的那样,会导致导致弹药携带量大大减少,实际上和35mm炮是差不多的。当然,比起以前不战车使用的25mm炮和30mm炮弹还是少了很多。

35mm炮弹和25、30mm炮弹的对比

格里芬III采用的是9乘员制,即3名车组+6名步兵,因此比KF41要少2人。重量上格里芬III基础重量只有29吨,配备一款710马力的MTU 8V-199TE20,重量功率比达到24.5吨,但是基础重量的防护和M2布雷德利差不了多少,显然无法满足要求,因此必须加装附加装甲,因此实际战斗全重可能会达到40吨,这样在机动性上和KF41是没有办法相比的。好在格里芬III在炮塔上配有一具“铁拳”主动防护系统,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装甲的不足。

在观瞄系统上,格里芬III采用一套炮塔上方的车长周视镜,以及炮塔正面的炮长镜,可以俯仰方向绕轴旋转。此外,在格里芬III上并未见到360覆盖的潜望镜装置,虽然可能也拥有360的摄像头覆盖,但是没有光学通道,放大能力上还是有所欠缺。这样在观瞄上格里芬III还是逊于KF41。

在此简单总结一下二者的对比:

机动性:KF41胜

防护:KF41胜

火力:格里芬III胜

战场感知:KF41胜

携带人员:KF41胜

仅从以上指标看,还是KF41优势更大一些。当然,一款武器装备的选型比的不止这些,价格,维护性,通用型,升级潜力方面还要进行全面论证,未来哪款车型胜出还不好下定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