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来源】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千,除去须根,干燥。 【现代炮制方法】 朱麦冬:取净麦冬,喷水少许拌匀,微润,加入飞朱砂细粉,上下摇动拌匀,取出,晾干。麦冬每100kg用朱砂粉2kg。 【饮片性状】麦冬呈扁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浅黄色,气微香,味甘、微苦。朱麦冬外被淡红色朱砂细粉。 【质量标准】麦冬含水分不得过18.0%,总灰分不得过5.0%,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0.0%,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麦冬总皂苷以鲁斯可皂苷元计,不得少于0.12%。 【炮制目的】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归心经、肺经、胃经。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能。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白喉等。朱砂拌麦冬,以清心除烦为主。用于心烦失眠,心烦躁动等。 【应用选择】 制用 (1)朱砂拌:心烦失眠:常与黄连、生地黄、玄参等同用,具有清心除烦安神的作用,用于温邪入营,心神被扰,心烦躁动,少眠或不眠,身热口渴等。 (2)青黛拌:常与赭石、杭菊、石斛等同用,具有平肝降逆,化痰止咳的作用,用于肝咳,痰少,胁痛,易怒头眩,如丹青饮(《医醇媵义》)。 【附】 1、近代炮制方法还有抽去心、米炒、朱砂拌炒等。 2、文献摘录“温水洗去心用,不令心烦,惟伤寒科带心用”(《证类》)。“通脉不去心”(《钩元》)。“行经酒浸,汤浸,去心治经枯”(《汤液》)。“又治经枯,乳汁不行,汤润去心。用引经,须以酒浸”(《发挥》)。“凡人汤液,以滚水润湿,少顷抽去心,滋补药,以酒浸擂之”(《纲目》)。“入滋补药,酒浸,制其寒”(《备要》)。“心能令人烦,去心,忌铁,入凉药生用,入补药酒浸。糯米拌蒸亦可”(《得配》)。“晒干收之,抽去心用,不尔令人烦,近时多连心用,恐滑肠者用米炒黄”(《害利》)。“辰砂制,宁心用辰砂少许拌入”(《害利》)。“拌入辰砂,惊烦可定”(《便读》)。 【总结】麦冬古代炮制方法有煮制、取汁、熬制、焙制、炒制、酒制、盐制、姜制、米炒制、药汁制等近30种炮制方法。现代常用去心麦冬、朱麦冬等饮片品种。传统认为,麦冬抽去心,能“免令心烦”。元米同炒,堪除寒苦。辰砂拌之,可定惊烦。本品性寒而润,虚寒泄泻及便溏者忌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