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者,更容易获得幸福

 九州君子好人 2019-10-08

人为什么活着?

我的回答是:为了幸福。

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让自己幸福,让自己周围的人因自己而幸福,进而让更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因自己而幸福。

通往幸福的道路很多,阅读并不是必选项。很多不识字的人,同样生活得很幸福。但我依然要说:阅读者,更容易获得幸福。

幸福,是对生活的一种理解

一个拥有巨量财富的人,未必幸福;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却能幸福快乐。财富的多寡并不是幸福的评判指标。幸福首先是一种感受,而感受来源于对生活、对幸福的理解。

作为一个阅读者,更容易理解生活的多样性,理解幸福的多样性。幸福不是流水线上的产品,你很难拿固定的标准去评判它。幸福有很多种,不同种类间无法比较,也不应该比较。每一种幸福都是完整的。

我们说“幸福有很多种”,意思是说:一个人感受到的幸福,另一个人感受到的可能就是痛苦。我的一个同事热爱马拉松,跑一场半马,她感到无比幸福和快乐。但对于我,别说半马,就是跑上5公里,就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和折磨。不过,我喜欢快走,每天走上几公里,感觉神清气爽,非常幸福。

因此,幸福与否,关键在于自己的理解和选择。

尽管“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阅读者却能从生活的琐碎与逼仄中解脱出来,并因“常想一二”而获得幸福。

幸福,是对希望的求索过程

幸福,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幸福,渗透于不停追寻的过程之中。

绘本《失落的一角》中那个失落了一角的圆,在寻找适合自己的一角的过程中,无比幸福和快乐。它可以闻闻花香,可以让蝴蝶停在身上,可以快乐地歌唱……可是当它找到失落的一角,成为一个完美的圆的时候,却发现自己不再快乐,甚至因被一角堵上了嘴巴,不能唱歌了。绘本的结束,它轻轻地把找到的一角放下,继续走上寻找之路,一路欢歌……

阅读者,借助书本走进一个丰富的世界,继而走向更为广阔的生活。阅读者,是“胸中有梦”的人。梦,来自于一本本好书。或者,我们不说“梦”,说“希望”,也很贴切。好书,让阅读者看到的是生活的更多种可能性,是让自己变得更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的一个个希望。

万物之中,希望至美。至美之物,永不凋零。一个积极的阅读者,必定是“知行合一”的践行者。他们是不仅读文字的书,还读音乐的书、美术的书、影视的书、摄影的书……读书并非真正的目的,通过书本走向生活、改变生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才是最终的目标。

因此,一个阅读者,一定是心怀希望,向着希望奔跑的人。

这种求索,可能是关乎国家、民族未来的大目标;也可能是关乎个人生活、甚至琐碎细小、平凡普通的小情调。就像书本中有民族大义,也有儿女情长。

不过,没关系的。因为幸福往往是平凡的。

作为一个阅读者,更懂得“小即是大”的道理。事实上每个人都不是孤零零的存在,每个人的血脉都与世界相连。心怀希望,让自己变得美好;心怀希望,为自己的父母、孩子、朋友做事,为自己周围的人解忧,让别人因为自己而感受幸福,这本身就是一件伟大的事!

阅读者从书本中不仅获取了知识,更获取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获取了一种幸福的能力。

阅读者,更容易获得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