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金色年华554 2019-10-0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宫又称娲皇圣母庙,位于河北省邯郸市涉县索堡镇凤凰山。娲皇宫现在的建筑建于明万历年间,宫内有北齐刻经洞两个,共刻有经文十三万一千余字,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北齐摩崖石刻。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涉县娲皇宫是中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修建于公元6世纪。迄今已有1400多年地 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为山上、山下两个建筑群。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娲皇宫修建在山势陡峭、地势险峻的山腰上,在一处平台上面修建有娲皇阁、梳妆楼、迎爽楼、钟鼓楼、六角亭、木牌坊、水池房及山门等座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摩崖石刻《法华经》和《深密解脱经》。字体工整,挺拔秀丽,为北齐时所刻。在奶奶顶门内石壁上,有北齐碑一通,正面刻有“古中皇山”四个大字。在山崖上,有明万历年间“天造地设之境”的大字石刻。此外,还有北齐时期开凿的石窟。娲皇宫古朴清幽,历史悠久,对研究历史、书法、石刻艺术及佛教渊源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北篇):涉县娲皇宫及石刻

每年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十八,为女娲诞辰,女娲祭典之日。是时全国多地的人以及海外华侨前来祭拜华夏族人文先始。涉县娲皇宫是中国规模最大、肇建时间最早、影响地域最广的奉祀女娲的历史文化遗存,被誉为“华夏祖庙”,为全国祭祖圣地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