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一個王朝的正統性也相當合法性,在歷史上,我們習慣把一些北方部落建立的王朝排除在正統這列,而把佔據中原之地的王朝列為正統。但這種以地理位置和民族歸類的正統,在歷史上一直爭論不休。 宋遼之爭 遼朝是由契丹人所建,如果上推很早時代,契丹也是華夏一族,只是偏離中原而已。遼朝最初一直也在爭正統,比如耶律阿保機認為他與劉邦是一家,當然這一種親緣關係時間太遠無法考證,但也不能否認遼朝不是正統。而阿保機則把皇室定為「劉姓」,而把妻子一族定為「蕭」姓,開始了漢化工作。 遼朝到興宗時期,已經漢化完成,而且對外樹立其正統性,那時遼朝以外的部族,包括西域也都奉遼朝為正統,因為遼朝滅了後晉,並得到傳國玉璽。還有一個重要的依據,耶律阿保機曾是唐末官員,沿襲了唐朝。因此,遼朝的正統性進一步確立。 不過遼朝對宋朝也很認可,他認為宋朝也是正統,因與遼朝與宋朝交往中,使用「北朝大遼國」,稱宋為南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篡位后建立宋朝。雖然身處中原,但這種篡位來得並不是光明正大。而宋朝始於後周,後周始於後漢,後漢是沙陀族所建。趙匡胤兵變得來皇帝后,並沒有傳國玉璽,因此其正統性,連趙家人都感覺尷尬。 不過宋朝畢竟是佔據中原以南大部分地區,宋朝強調其正統性,因此對於遼朝所謂的正統性,宋朝人瞧不起。畢竟中原文化、傳統、經濟等都被認為正統,對宋朝正統性有專家也提出疑義。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歐陽修在修訂《新五代史》時,把遼朝歸到《四夷附錄》中。因此,在宋朝眼裡,遼朝根本就不是正統,應屬「夷」。但宋朝又沒有實力向北方、西部等地區宣揚其正統,只是一種地域上的認可。 北宋被金滅亡后,金朝最初並沒有什麼正統觀念,但金海陵王是一個漢文通,他篡位當皇帝后,意識到金朝如果不爭正統,就不可能在中原立足,而要說自己是正統,首先要找到出處,於是金朝內部認為金源於遼,因此是正統,還有金人認為,應否認遼朝,認為宋朝的正統性,在靖康之變后,其正統就給了金朝。因此,金朝在此後的鬥爭中,始終把第二種觀點作為主流。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金章宗認為:「遼據一偏, 宋有中原, 是正統在宋」,並不再修《遼史》。有了金朝的認可,宋朝就被認為正統了。 元明之爭 遼金宋夏四個朝代后,最後歸到了元朝。不過蒙古建立的元朝,在正統爭論就更加激烈了,因為不弄出誰是正宗,元朝統治就缺乏正統。元朝初期漢化不如遼金漢化徹底,但王朝建制基本延續了中原王朝。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元初爭論很多,一是遼金宋是南北朝時期,他們都可以稱為正統。二是認為承遼金宋是正統,就造成蒙元統治源於哪個朝代,現在元朝在中原了,到底算是北朝還是南朝?這些矛盾和爭論,讓蒙元一直爭論不斷。 元朝享國時間短,到了元朝末期,元朝有名的丞相脫脫在修史時,堅持了遼宋金是正統的觀點。脫脫認為,如果遼金宋不是正統,元朝地位就尷尬了,只有承認他們是正統,元朝歷史才能延續。因下脫脫規定:「(遼金宋)三國各與正統,各系其年號」,也就是三個朝代都按他們的年號歸為正統,於是元朝在此基礎上,修訂了《宋史》、《遼史》、《金史》,為我國歷史做出了貢獻。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對於脫脫的說法,南方一些士族卻不認可,認為宋朝是正統,楊維楨還寫了《正統辯》,堅定把宋朝歸為正統,認為元朝繼承了宋朝。1350年,有一本《通鑒續編》完成,宋朝就成正統,遼金是宋的附屬。這樣歸類就有些不倫不類了。 清朝定調 明朝時,對遼金宋三史並立很憤怒,於是有人就想重新修三朝史,並把宋朝推到正統地位。翰林院侍講周敘請求重修宋史,認為:「宋遼金三史成於前元至正間,當時秉國大臣皆遼金族類, 不以正統歸宋, 遂分裂為三, 而以遼金加於宋首, 不愜人心, 不協公論。」但周敘死的早,就沒修成。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明孝宗朱祐樘在位時,楊循吉重修宋遼金三朝史料,他認為「謂完顏氏乃中國之讎, 罪惡之首, 必先從事,漸及遼、宋。」這種狹隘的思想,又把宋朝單獨列為正統。其中編成了《遼小史》、《金小史》,但這兩本史,到清朝被列為禁書,修《四庫全書》沒用。 明朝嘉靖年間,是明朝是把宋朝拔高一個時期,此時很多人在修宋史,比如王洙《宋史質》、柯維騏《宋史新編》都在此時修完。當時明世宗要求嚴嵩主持修宋史,但後來嚴嵩倒台不了了之。到了明末,還有歸有光,顧炎武,湯顯祖等人,也不斷修訂宋朝歷史。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當時有明朝人修訂的宋史的版本很多,但王洙《宋史質》和柯維騏《宋史新編》兩本書影響大。明朝為何修宋史?主要還是堅持一種正統觀念,比如《宋史質》認為「內諸夏而外夷狄」,遼金就成了「夷服」,認為「先王嚴五服之制,所以謹華夷之辨也。元人合遼、金、宋為三史, 且以外國名, 非制也, 茲黜之。」 王洙的《宋史質》,甚至沒把元朝列入正統,這就與朱元璋開國時,祭拜元朝皇帝有矛盾了。不承認元,明朝如何而來? 廣告-請繼續往下閱讀明朝人修宋史的事到了清朝全部否定。因為清朝北方女真人入主中原,如果不承認遼金元,清朝的地位就尷尬。《四庫全書》記載:「是編因《宋史》而重修之,自以臆見, 別創義例。大旨欲以明繼宋, 非惟遼、金兩朝皆列於外國, 即元一代年號亦盡削之。而於宋益王之末,即以明太祖之高祖追稱德祖元皇帝者承宋統。荒唐悖謬, 縷指難窮。自有史籍以來, 未有病狂喪心如此人者。其書可焚, 其板可斧。」 因此,清朝把遼金宋元明都作為正統,才解決華夷之爭。如果以華夏民族角度來看,這都是民族內部鬥爭史,如果一味區分,就割裂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