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西奈山何烈山 2019-10-08

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其代表作《滕王阁序》中说“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但同时也有古人说“人穷难免志短”,大抵人穷志短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能够像王勃那样做到穷且益坚的人相对来讲还是较少。不过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越是穷困之时,为人处世就越要有志气,老祖宗们就曾在历经人情冷暖以后,总结出了一句流传至今的俗语“人穷不省三钱, 没钱不串三门”。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人穷不省三钱”就是说人的生活状态再怎么窘迫,有三种钱也是不应该省下来的。首先是饭钱,正所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两顿不吃要发疯”,饮食的质量是对于身体健康的有力保障,如果吃饭都不好好吃的话,那么很容易影响身体健康,自然也就会影响到工作状态乃至于生命状态。若是因为饮食不好而生病的话,那就更加得不偿失。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其次是礼钱,也就是“随份子”的钱,中国古代长期处于一个农耕社会,人们长期处于一个农村聚居的条件之下,过着以小家庭为生产单位的生活,但是当这个家庭遭遇到“婚丧嫁娶”这样的大事情时,一个小家庭的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于是就需要乡亲朋友们共同的帮助,所以有了“随礼”,是一种互帮互助的美好传统,去“随礼”便是充分体现自己的友好之情,能够得到一些朋友。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再次是书钱,关于书钱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孩子读书的钱,不管家庭如何穷困,孩子读书的钱不能够省下来,这应该是大多数家庭的共识,所以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类似于“砸锅卖铁供你读书”之类的话;另一种就是自己学习进步的钱,可能想要掌握一门技术去拜个师父,或者是要去进修培训一下,这个时候也不能为了省钱而不去。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没钱不串三门”主要是针对“串门”来说,以前的生活相对比较枯燥,没有电视之类的娱乐活动消磨时间,人们最喜欢的事情就是到处串门,端着饭碗就到人家里聊天去了,但是在没有钱的时候,有三种人的门是不能“串”的。

首先是远亲的门,《增广贤文》里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人们对于“远亲”的态度向来很复杂,如果你贫他富的话,他就会下意识认为你是要前去“攀富贵”的,很自然地就会有一些脸色啊之类的,尤其是在此之前很少走动的远亲,就算他不给你脸色看,他媳妇也会给你脸色看。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其次是有矛盾的门,其实邻里之间有矛盾也很正常,没事儿就因为争宅基地、放水渠、开窗户抢光之类的各种琐碎闹点纠纷,可谓是司空见惯,不过既然已经有了矛盾,那么就不要轻易上门,因为会让人感到唐突甚至警惕,实在有事情的话也需要请人作陪甚至事前说好。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再次是那一些瞧不起自己的人家的门,虽然说嫌贫爱富确实是大多数人的天性,这点本来也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在明知人家瞧不起自己的情况下还要去串门,那就有点恶客登门的意思了,只能是自讨嫌弃。

“人穷不省三钱,没钱不串三门”,牢记老祖宗的劝诫,可受益终身

俗语由老祖宗们从自己的亲身实践中总结经验而来,我们若是能够在自己的生活中,牢记他们的这些劝诫,必然可以受益终身。对此,你怎么看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