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遵循规律 提高德育实效性

 修心斋365 2019-10-08

摘自《济宁教育》2018年第2期 27-29页           作者:张立

           

摘要:近年来,德育工作已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使德育不是仅流于形式,而是深入学生的内心,使学生形成稳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仍是我们所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重点在于研究道德学习发生的机制,加强“知、情、意、行”中“情”和“行”在德育过程中的运用,通过培养和发展青少年的道德情感,促进青少年在生活中道德行为的实践,以此来探索深入学生心灵的、更为实效的生成性、过程性德育新方法,使德育成为外在价值引导与学生道德理念自主建构有机融合的过程。                 

关键词: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过程性德育

德是我们做人的根本,道德教育是教育的灵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必须加强全社会的思想道德建设,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新增加了“应当坚持立德人,育者加强社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内容,强调德育才是我们教育的核心目的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

尽管德育工作已引起国家、社会以及教育部门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我们的德育工作仍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由于道德教育的成效不像其他知识性学科那样容易量化衡量,科学的德育评价标准尚未确立。本该处在教育首位的思想道德教育却不被学校、家庭所重视;本应秉承德育、智育双重功能的学校,往往都倾向于知识性教育。[1] 即使个别学校注意到德育工作,通常也是讲大道理多解决学生思想的实际问题少,注重活动形式多而重视实效少,德育工作缺乏有效性。因此,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精神,切实加强德育,大力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性是我们肩负的重大任务之一。

二、影响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原因

1、德育目标模糊、笼统,重规范,轻核心素养。德育目标的确立是德育的首要问题,它是德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着德育内容的确定、德育方式的选择和运用、德育效果的检测与评定,对整个德育过程具有导向、选择、协调、激励的作用[2] 德育目标模糊、笼统,轻核心素养就会直接制约内容的选择、过程的落实。

2、对道德学习发生的机制研究不够,忽视道德情感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德育中的重大作用,没有真正激发起受教者内心的道德需求,致使大部分学校的德育仍停留在向学生灌输道德观念的说教模式上,即使个别学校开展了部分活动,也是只注重形式而忽视实效。这样方式的德育必定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不能引导、促进学生自身良好道德观念的建构,不能使学生内化。

3、现行的德育工作缺乏科学具体的评价激励体系。德育工作成效的好与坏缺乏一个约束、监督和激励机制,这必定会影响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3]

    三、开展实效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做好青少年的德育工作,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定遵循道德学习的基本规律,重视学生稳定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和内化,重视德育的过程和实践积累。具体说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依据不同年龄段思想道德发展的规律,科学的设立分阶段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活动主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青少年思想道德的各方面施加影响,使德育工作循序渐进有实效。

皮亚杰(J.Piaget)指出,儿童的思想道德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不同年龄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他们在道德认识、道德判断、道德思维、道德评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区别。因此,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和思想品德发展的特点,科学合理的制定出相应的德育目标、内容和各阶段具体的道德活动主题尤为重要。德育目标的设定要具体,尽量做到“近、实、小”。

2. 德育内容的选取要真实,要贴近现实生活,注重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精心设计,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道德教育根植于生活,德育课程所要学习的道德规范、社会知识、生活常识等,都是从生活中来的,都是出于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没有生活,就没有这些道德规范和道德知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因此,德育不应是简单的让学生接受现成的思想道德教条,而是应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那些“大道理”的来源点和生长点,促进道德认知、道德观念乃至道德信仰的内化。[1]德育内容可紧紧围绕与生活相关的几个方面来选取,如健康安全的生活、愉快积极的生活、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等。

教师可对德育资源进行归类整理,形成不同年龄段学生使用的不同主题的资源体系。小学段应侧重习惯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应具备的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思想品质。可率先进行日常生活的基本言行和礼貌教育。[4] 如不随地吐痰、保护环境讲卫生,爱护公物,注意交通安全,同学之间互相谦让、团结友爱等。初中阶段可以根据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做好心理疏导。高中阶段培养学生的自我担当、关爱他人的优良品质等方面。

3. 以情育德,充分运用情感化的道德教育机制和方法。道德情感是道德发展的心理基础,是人德性成长的源泉和动力支撑,它影响着个体对道德规范的认知、理解和接受,并作为动机左右着道德行为的决策和发生,是道德形成的关键因素。[5] 要使德育取得长期、稳定的效果,必定要重视情感因素在德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该以情感的力量为核心,置德育于情境化、生活化、审美化、生命化的历程中,通过情感感受触动学生心灵,促使移情共鸣,使个体产生内在的道德感动和觉悟;让德育的内容进驻到学生的内心,在学生的内心中成长、升华。为此,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挖掘现实生活中的美好情感资源,引导学生体察爱、发现爱,同时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催发青少年爱他人、爱社会的道德情感。生活中的青少年大多处于被关爱的位置,习惯于接受父母和社会对他的关爱。引导这些青少年体察和发现父母、亲友、同学、老师对他们的关心爱护,然后以己推人,自然而然的唤醒他们爱父母、亲友、同学、老师的意识,启发他们学会爱他人、爱社会。[5]

2)利用文艺作品,如电影、电视、小说中具体的人物形象来激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充分发掘当中所蕴含的道德、情感内容,促使受教育者美好道德情感的生发、共鸣、巩固和提升。

情感具有直觉性、感染性的特点,生动鲜明的艺术形象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青少年在随同主人公经历、体验各种挫折困难的过程中,内心的情感逐渐与主人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从而使其心灵受到触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和感受。这种具有持续影响的情感震撼,更能打动人心,更容易引发个体内在的道德感动和觉悟。教育者要善于找准、抓住“动情点”, 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感受,以此推动个体的情感升华。[6] 这种间接地体验学习,这种在情感的感染和冲击下,在情节的变化和情境的张力中体现的德育充满了感人的力量,会引发学生的心灵感悟,深化道德认识,涵养道德情感,驱动并激励道德行为。这种方式的德育更为有效、更为成功。

(3)充分吸收和运用心理学有关的研究成果。人的品德是在一定的心理背景下和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的,因此,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应高度重视心理学的影响,竭力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受教育者的品德培育。

如同理心的培养就是心理学原理运用于德育的典范。它引导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思考,扩宽了个体审视、判断问题的视角,从而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使个体能够体会他人的情绪和想法、理解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关怀和情感上的融洽。在这一过程中,在理解对方和反观自身中,提升自己对道德的认识,促进自身道德的内化。

4. 组织、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生活和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亲身经历和体验是形成道德情感的重要途径,因此道德学习不能与社会实践活动剥离,必须注重思想理论教育与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结合,突出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7] 通过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道德需要,促使他们逐渐形成个体对相应道德情境的稳定的心理反应模式,由此来巩固、强化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使外在的道德标准逐渐转化为其内在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

这就要求教师走出课堂,走进社会,充分利用家长和社会德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访问、进行社会调查、参加社会公益劳动和志愿者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在这些活动的过程中挖掘道德学习的客观内容,调动学生道德学习者的主体性地位,不断丰富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体验,激发学生更高层的道德需要,催化学生道德行为的发生,促进学生道德认识的主体性发展,使其思想道德发展逐渐从外在约束转变为内在自律。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5. 探索德育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发挥引导和激励作用。德育课作为一门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形成为核心的综合性课程,其学习评价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同的特点。在这方面,上海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4稿)中有关德育学习评价的内容为我们做出一个良好地导向,它体现了以育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该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学习评价的目的是鼓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使学生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学习评价要发挥激励、教育功能,关注个性差异。它突出强调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实施促进学生知、情、行和谐统一的综合性评价。[8] 特别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德育评价不应是单纯对学生品质、行为表现的评定,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崇德向善,促进学生的品德社会性发展。在这里,德育评价本身不是目的,由评价所引发的道德激励作用才更为重要,即促进学生将道德作为自身人生的一种追求才是其根本目的。

    总之,德育是净化心灵、提升灵魂的教育,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教化过程。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要遵循道德发展的规律,尤其是要重视发挥道德情感和道德实践的作用,在情感上让学生去体会、理解和感受,以此来作为道德的生长点,并通过道德实践活动来达到道德意志和行为的统一。只有经历这样一个累积的过程,学生才会逐渐内化生成自己的道德观念,使个人的善的意愿、选择、行为、习惯等都出于内心对美好道德的追求。只有透过善举而发现人性的美,感受到道德的崇高力量,个体才会形成真正的持久的道德。[9] 这样充盈着魅力和情感的德育才是我们所期待的,才符合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符合国家课程改革的初衷。

参考文献:

[1] 华凌志. 中学政治课程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发展的失误与调适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18):55-56.

[2] 陈光全,杜时忠. 德育课程改革十年:反思与前瞻[J]. 课程·教材·教法,

2012(5):83-90.

[3] 马睿,刘建浩,杜海军等.新时期学校德育活动设计与指导.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5.

[4] 赵庆刚,周杰,刘俊,张春喜。中学应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主战场

[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156-160.

[5] 徐娜. 情感性道德教育探索—兼论大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5.

[6] 王崧舟. 追寻德育的诗意境界[J]. 人民教育,2012,(19):23-25.

[7] 顾树平. 思想政治课的理念与实践范式[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4.8-9.

[8] 关月梅. 基于标准的品德与社会课过程性学习评价——以活动作业评价为

[J].中小学德育,2015,(12):35-37

[9] 陈毅松.德育视域中的道德情感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