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学一味中药,蝉花!

 宗申车辆洈水店 2019-10-08

01
来源

麦角菌科真菌大蝉草的子座及寄主尸体(菌核)。

02
别名

虫花、蝉菌蝉蛹草。

03
植物形态

孢子梗束丛生,由蝉幼虫的前端发出,鲜时白色,高1.5~6厘米。柄分枝或不分枝,粗1`2毫米,有时基部联结,顶部分枝并有粉末状的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方卵形,两端稍尖,6~9微米×;2~2.5微米,常含2个油滴。

04
产地分布

生于竹林或树林中,寄生于小蝉的幼虫体上。分布于浙江、四川、云南等地。

05
采收加工

于6~8月,在竹林或树林中采挖。挖出后去泥土,晒干。

06
药材性状

长椭圆形,微弯曲,长约3厘米,直径1~1.4厘米,形似蝉蜕。头部有数枚黑色或灰白色的孢梗束,长条形卷曲,分枝,长2~5厘米,质脆易断。虫体表面棕黄色,大部分为灰白色菌丝包被,折断后,可见充满粉色松软物质,气微香。

07
性味归经

性寒,味甘。归肝经。

08
功效与作用

清热祛风、镇惊明目、退翳透疹。属平肝息风药下属分类的平抑肝阳药。

09
临床应用

用量3~6克,煎服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用治小儿惊风、目赤肿痛、麻疹不透、惊痫、夜啼、心悸等。

10
主要成分

含虫草素、麦角碱等。目前多为民间药用,系统研究资料甚少。

11
使用禁忌

尚不明确。

⊙文章内容仅供临床思路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员请勿试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