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疯了” 前两天,一位朋友向我抱怨道。 细细了解后,发现事情是这样:这位朋友的妈妈,在长假期间不远千里去上海看望他,给他做了几天饭以外的闲余时间,全在手机k歌,唱得废寝忘食,对出门看花拍照都失去了兴趣。 无独有偶,上网的时候发现了更多网友家里出现了同样的事。 @ello哦哦哦:自从妈妈下了k歌软件,每天吃完饭关在房间里唱,唱了一遍又一遍,不唱到3个S不罢休 有时候唱一会儿出来跟我说几句话,放给我听一下然后再进去唱一唱就是两个多小时…… @Daisy雪晴:老爸每天早上一起来先唱《千古》,中午唱《红豆》,晚上唱《爱情三十六计》。老妈天天在厕所中唱《忐忑》,几乎所有人都是她饿了或渴了才上厕所。他们俩要是发表了还行,可是唱完又认为不好又重唱,无限循环啊! 网友的父母们,沉迷k歌软件的状态,像极了十年前痴迷劲舞团的少男少女们。 为此小编专门下载了一系列K歌软件,想要去探索一下老年人的欢乐海洋,没想到却感受到了它该死的魅力: 1 免费修音师,专业歌手错觉 在k歌软件,五音不全的人在这片海洋里也可以当歌王,原因得益于百万修音师傅住在手机里: 中气不足,可以往雄厚了调,蝴蝶振翅可以调成海妖发狂。 音调跑成超级女声海选的灵魂r&b,也可以一键修音救回成宋祖英。 当录完歌,保存发表时,油然而生出一种发表了白金唱片的辉煌感。 然后一遍一遍刷着手机看有没有粉丝的反馈,想着如果反响好的歌曲,得赶紧加拍一个概念MV。 但对于叔叔嬢嬢们来说,修音都是其次,他们唱歌,最看重的就是真材实料的洪亮歌声,一般不搞哪些虚头巴脑的修饰,显得人一点都不扎实。 他们有时候耳机话筒都不用,凭着丹田发声,仅靠手机功放就录出来一种维也纳音乐厅的宏伟气势。 2 僵尸粉营造的明星排场 在手机k歌的海洋,存在着无处不在的机器人僵尸粉,他们的网名可能停留在零几年非主流时期,通常是这样: 当叔叔嬢嬢们发表了歌曲却无人问津的时候,僵尸粉带着爱与彩虹屁出现了,他们留下的歌曲点评,往往充满着客气,又看似真情实感的吹捧语调: 但叔叔嬢嬢们可能会当真,也挺好的。 大家一起保守这个秘密好吗? 僵尸粉,真可谓网络小透明的守护者,这个群体非常慈悲,感觉他们的理念应该就是:普爱互联网。 3 社交、社交、社交 就是简简单单地k歌,也暗藏了微妙的社交原则,比如送礼物这个功能,就太戳叔叔嬢嬢们的痒点了。 免费的虚拟花朵,需要每日登录或者积极做任务才能领取,是需要时间和心思浇灌的礼物,在平台上送战友送老伴送k友,显得情真意切。 据我们老板说,他认识一个商界大佬,平时朋友圈什么动态也不发,除了转发自己的手机k歌曲邀请大家送花。 上一辈人的心里,可能都有一个歌手梦。 90年代,大大小小的舞厅都有歌手乐队驻唱,每晚都会收到大量观众购买的捧场花篮,这应该算乐队KPI吧。花篮一般还是舞厅重复使用的,但大家还是乐此不疲,面子到了就行。 新的时代,虚拟礼物就像是花篮变体,也不用重复使用了,轻建一个数据点就ok。 实不实在不重要,我的心意你知道就好。 而重视礼仪的叔叔嬢嬢们,从来都是礼尚往来,别人在k歌平台上送他们的花朵数量,他们像了解自己去年庆生某个亲戚到底送了多少礼金一样心里有账…… 礼总是要还的,就算是某个不太喜欢的广场舞团的妖艳嬢嬢,客套地送了一朵k歌玫瑰来,那也要同样客套地还回去,也是一朵玫瑰,不多不少。 但更多时候,他们追求的是排面。发表了一首歌曲,立马奔走相告,通知全家人赶快留言送花,比如这位网友的妈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