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shouzhuw 2019-10-08

大家外出野钓,有时候因为地形的关系和老钓位的吸引或者是资源太少等因素导致钓友们经常要靠的很近,人少的时候还能凑合,人多的时候那个感受真的是无法形容。而且一人打一个窝子,打下去的窝料味型各有不同,这就产生了竞争,即使是每个人之间留有十几米的距离,竞争也在所难免。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我们就要让自己的窝子更有优势,更能留鱼,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更能让大鱼放松警惕。

一、春秋时节,比大。

各地野钓,无论南北,在春秋两季都有那么几天的大规模开口期,这个时候大鱼争相前往浅滩,它们的摄食欲望也突然旺盛起来。这个时候就要比谁的窝子大,谁的钓位就更能留鱼。鱼群在水底吃窝料的场面是非常壮观的,小窝子随时有被吃光的可能,一旦吃完,鱼群进入别人的窝子,短时间再回来就难了,而且小窝子频繁的补窝势必会惊鱼。想要吊打同级别钓友,钓出好成绩,就一定要打大窝子,只为留鱼,春秋的浅滩大规模开口期一定要把握好。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二、夏季,比小。

随着鱼类的大规模开口期一过,我们就进入了夏季,南北虽然先后时间不同,但是鱼类是最敏感的,只要它们普遍的离开浅滩就代表着进入了初夏。虽然夏天是鱼类的主要生长期,但是相比春天的大规模开口期,鱼类的摄食量明显下降了,而且有时候太浅的水域已经不适合作钓大鱼了,除了吃食物以外,巡游成了它们每天的必修课。我们要在一众钓友中脱颖而出就要比谁的窝子小。为什么呢,因为窝子的消耗程度已经没有春天那么集中那么大了,经过春天钓友们的一番洗礼以后大鱼也变得更小心警惕,小窝子的留鱼功能也是非常强大的,大鱼常常是前来吃一两口就很满足,中鱼之后再补窝也不晚。有的钓友喜欢打大窝子,一旦窝子打的很大,又不能连续好几天作战,虽然窝子发了,可以看到大鱼们潇洒的在窝子周围辗转腾挪,但是大窝子是很难在短时间内被吃完的,而且要在数量庞大的窝料中顺利吃到饵料更是难上加难。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鱼真的很稀,窝子很难发起来,虽然发了,但是效果很差,根本没有足够的鱼可以对窝子构成威胁。虽然连作钓了好几天,可是鱼要找到饵并吃它就像大海捞针,这就是大家常说的“窝子臭了”。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三、味型多了比淡比自然(夏天)

要是一众钓友打什么味型的都有,一旦味型变杂了,那就看谁的味型是最自然的。比如在浓郁的果味、薯味、香味、腥味、酸甜味之中,我们就采用淡淡的自然的味道,比如淡酵味,淡酒味,或者直接是粮食本身的味道(比如煮熟的玉米小麦谷子等等)就可以,不要怕味道扩散不够,鱼类的嗅觉是非常发达的。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四、味型都自然就比臭

要是钓友们都用的淡酵淡酒或者也是干脆就是粮食直接打窝,那我们是不是要再回到果味和薯味呢?最好不要,因为在果味薯味刚出来的时候打窝,那叫出奇制胜,现在这个奇已经普及,已经没有当年效果好了,保不齐昨天就有人用过,所以我们跟他们比臭,这个臭应该是自然发酵以后淡淡的臭,还是自然的味道,跟人工合成的有本质的区别,鱼是大自然的鱼,味是大自然的味,它们永远无法抗拒。我发现大鱼不但对酵味感兴趣,对自然的臭味更感兴趣,有时候它们吃臭味的饵根本不假思索,非常果断。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五、窝料都雷同就比谁的窝子远

如果你能想到的各种窝料都有了,总有一款跟自己一样的,而且自己的位置又不是特别好,那怎么办,那就看谁的窝子远,谁钓的远,掏出你的大长竿,打出你的抛竿矶钓竿,让他们看不懂你的打窝方式。这个在夏天的阴凉处不适用,因为阴凉处有时候大鱼就在岸边。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六、觉悟

身边长竿子比自己长,短竿子比自己短,中间的竿子一大堆,想要钓就只能在钓友中间见缝插针。钓友对不起,只有放弃了,完全的竞争是不适合钓大鱼的,大自然是有承载能力的,大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可以泡壶茶,在他们背后静静的坐下,享受这闲暇的时光,到了傍晚看看他们的鱼获来验证我的说法。

非著名钓鱼人:野钓大鱼保证自己的窝子比别人的窝子更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