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章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漫长人生ymkhx7 2019-10-08
覆地载,日照月临,冬寒夏暑,春生秋敛,皆冲气之用。

    --邵若愚

    守道不盈,则知渊源之妙,方明道之宗旨,而知万物之本源。此大圣人方能,稍有盈则溢,或者有坚其志,不至于盈,而方能造到大圣人。知宗万物者也,岂不渊乎!不乱、不扰、不纷、不散、不耗,如此性光方现,使我静内生光,才能知其妙,明其理,方得深入其奥。

    --纯阳真人

    经典故事

    老子教杨子和光同尘

    战国时,有一位思想家叫杨子。

    此人气宇轩昂,言行举止透出不凡气质,备受关注,为当时的风云人物。但他也有自己的烦恼--感觉总被人高高地供在上面,不能和别人融合在一起。比如,他到客栈去,人们看见他就恭敬地站起,表示欢迎。老板把他奉为上宾。很快,客栈又被围得水泄不通,都想一睹这位思想家不凡的风采。

    杨子为此十分苦恼,但又不知该怎么做,他想:我并没刻意表现和炫耀啊,怎么这么引人关注呢?他决定去拜访老子,希望得到他的教诲。

    当时,老子正要到秦国讲学,杨子听说了,就在老子的必经之地--大梁等他。老子刚到大梁,远远就看见了杨子。还没等他开口说话,老子就仰天叹息:'以前我还很看好你,认为你前途无量,必将有一番作为。可是,现在看来,我错了。'杨子一听,愣在了那里,不知说什么好。而老子也没接见他。

    杨子百思不得其解,他每天苦思冥想,还是不明白老子的话。因此,过了一段时间,他决定再次去拜访老子。

    见到老子,他诚恳地说:'多谢您的指点,只是我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不足?还望您指点迷津!'老子回答道:'君子的德才并不表露在外,相反,真正的君子看上去还有些愚蠢。而你呢?面带骄傲之色,只是你不自觉而已。一个人有了派头就会冥顽不灵,欲念横生。快舍弃这些吧,让自己再笨一些,平凡一些,结果定会不同。'杨子细想,觉得很有道理,高兴地说:'多谢教诲,我一定牢记、遵守。'从此,杨子自觉地收敛骄傲之气,不露锋芒,不再昂首挺胸,不再有气宇轩昂的样子。相反,他心平气和,谦卑低调。在许多场合,他故意降低身份,主动说自己的'糗事'。渐渐地,人们觉得他盛名之下其实不副,也就不高看抬举他了,他们终于看到这个众人崇拜的人,原来也会犯错误,也有不如意。所以,当杨子再去客栈时,人们便毫无顾忌地和他争抢座位,开玩笑,对他既尊敬又亲近了。

    '锉锐解纷,和光同尘'。经过老子的点拨,杨子提高了自觉和自知,懂得低调收敛,谦卑处下,保持一颗平常心,不示人以骄傲,不露锋芒,没有让人难以亲近的高高在上之感,真正做到了亲切平和,隐于闹市,和光同尘,与大家打成一片。既融洽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也不再有受人关注的烦恼和盛名之累。

    这是真正的修养,也是真正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