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绍功经验集;全科治要

 法聪 2014-12-07

沈绍功经验集

全科治要(儿科、五官科、皮肤科、骨伤科、肛肠科、肿瘤科)...(转载)

发表者:法聪

儿科

       小儿科呢,很难治,为什么呢?因为儿科是哑科,讲不清辩不明;二一个小儿脏腑娇嫩,运化呢,往往无力;三一个,现在呢家里条件都比较好,父母爱子心切,加上饮食失节,所以食阻是小儿科最常见最主要的病。所以消导法就成了小儿科最多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要治重消导。

       (一)治重消导。

       由于小儿食阻比较多,所以保和丸几乎成了通治儿科的一个效方。

       保和丸的组成有3部分:

       (1)消面积和肉积,肉和面吃得多了就用山楂;谷食吃得多了就用神曲;麦食吃的多了就用莱菔子,这是第一部分。

       (2)食积很容易生湿,所以常常用二陈汤来祛湿和胃。

       (3)食积常常化热,所以一定要用连翘清热散结。这是保和丸,这么好的一个方子,它由3部分组成:既要消食又要化湿,又要清热。

       那么怎么掌握它的用量呢?有些书太刻板,几岁到几岁处方量。我在临床上很简化,小儿在12岁以内就是用大人用量的一半,就行了。甭管1岁2岁3岁4岁,大人用10g,小儿用5g,12岁以上就是成年人用量。

       这是保和丸,这是最有效的一个方子,但是也要加减,光用保和丸不随症加减也会影响疗效。

       (1)小儿发烧,儿科特别容易发烧,感冒发热非常多,而且风热的很多,风寒的很少,里面要选加金银花、板蓝根、芦根、赤芍和菊花。

       (2)风寒的要选加荆芥穗、防风、苏叶和桂枝。

       (3)咽痛的,感冒以后扁桃体发炎、咽炎这特别多见,要加蝉衣、野菊花、射干和胖大海。

       (4)咳喘,小儿咳喘假如有痰的加苏子、葶苈子、竹沥水和川贝粉;没有痰的就加北沙参、麦冬、竹叶和桑白皮。

       (5)小儿腹泻的把山楂炒成山楂炭,再加芦根、煨葛根、公英和车前草。

       (6)小儿风疹特别多,在保和丸的基础上要加上生地、赤芍、地肤子、紫草。

       (7)惊厥,急惊风慢惊风在小儿科非常多见,这在保和丸的基础上加制军、僵蝉、人工牛黄和羚羊粉。这是小儿科的第一治要,治重消导。保和丸是常用的处方,里面要随症加减。

       (二)辨便论治。

       大便不好是小儿科的一个常见通病,大便调不好影响小儿的消化吸收,没有抵抗力了,各种病就开始滋生了,所以治小儿的病一定要会辨他的大便。辨便论治。

       (1)第一个多见的是大便的完谷不化。这里面要加焦三仙、生内金、大腹皮、木香和砂仁。

       (2)假如小儿大便水泻,大便发绿,要用藿香正气散,另外佐以利小便以实大便。主要的药车前草、泽泻、桑白皮、冬瓜仁、泽兰、白花蛇舌草、炒白术、白扁豆、云苓、陈皮。到了夏天就可以用藿香。

       (3)第三类,大便是泡沫、脓沫,这是风邪夹寒。要用痛泻要方,主要的药就是白术、白芍、干姜、

木香和花椒。

       (4)大便溏泻这是脾虚,要用异功散。主要的药:人参、白术、云苓、煨葛根还要加乌梅、芡实、禹余粮和煅龙牡。

       (5)便上带脓血,这是湿热,要用四妙丸。主要的药有:炒苍术、黄柏、生薏苡仁、川牛膝、还要加公英、马齿苋、茵陈和泽泻。

       (6)最后一个粘液血便,就是平常讲的痢疾,非但有湿而且有热了,叫血热夹湿,主方就是葛根芩连汤。葛根、黄芩、黄连,要加牡丹皮、赤芍、生薏苡仁。另外有四个炭治痢疾效果非常好,但是药房没有,我昨天讲了,生的用量是普通用量的3倍,就是给它炒炭。有银花炭、地榆炭、栀子炭。栀子炭这个有,就是焦栀子。银华炭和地榆炭自己做,还有一个就山楂炭,这个也会有,这四个炭加在菌痢里。到大人也一样,小孩菌痢用葛根芩连汤,大人菌痢也用葛根芩连汤。菌痢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血便,血便弄不好,就发展到很严重的中毒性菌痢,有生命危险,你用葛根芩连汤加上这四个炭,效果也非常好。小儿科的第二个要害,辨便论治。

        (三)退热辩证。

       小儿发烧啊,是常见病,也是家长很着急的一个证候。但是退小儿的热一定要分清表里,表和里呀,不要一看退烧,不分表里,一味的用退热药,这有的时候非但无效,有的时候会引起危害。表热苦寒药用多了,它就传到营血了,加重病情了。所以小儿发烧,别发慌,先简单的分清表里,表就风热风寒,还有一个就暑湿。里正的发热要分两类:一类是停食,小儿吃撑了,食阻了;二一个是脾虚,抵抗力不够,就发热了,这样一共要分清5个类。小儿发热呀,表证3个,里证2个。怎么用药呢?

       (1)风热。风热的用药可以取这个方子:连翘、板蓝根、野菊花、桑白皮、芦根、蝉衣、仙鹤草、淡竹叶、射干、枇杷叶、葶苈子、车前草。

       (2)风寒选用:荆芥穗、防风、桔梗、杏仁、生黄芪、桂枝、莱菔子、苏子、川芎、陈皮、柴胡、云苓。

       (3)暑湿选用:鲜薄荷、鲜藿香、杏仁、寇仁、生薏苡仁、云苓、陈皮、芦根、苏叶、炒苍术、白扁豆、六一散用荷叶包。

       (4)停食选用:连翘、云苓、陈皮、莱菔子、大腹皮、石菖蒲、郁金、焦三仙、生内金、芦根、木香和草决明。

       (5)脾虚,抵抗力低下了,里证的发热用党参、炒白术、云苓、陈皮、生黄芪、银柴胡、地骨皮、升麻、生杜仲、桑寄生、焦三仙。这小儿的发热一定要辩证才能退热。

       (四)惊厥祛痰。

       惊厥一定要祛痰,当然中医理论,惊厥分两类:一类就急惊风;一类就慢惊风。按它的病机都跟痰迷心窍有关,所以祛痰是治疗惊厥的主要法则。方子就导痰汤,里面的主要的药就是竹沥水、枳壳、竹茹、茯苓、陈皮、法夏、莱菔子、胆南星、全瓜蒌、葶苈子、川贝、海蛤壳、海浮石、桔梗、射干、青礞石、制军。这个方的药你根据辩证来组方。当然小儿止痉的除了祛痰以外还有六个配伍。

       (1)伍透窍,用它透窍,使痰蒙可以移窍。主要用石菖蒲、郁金和川芎。

       (2)伍行气,使痰能疏泄。理气药主要用香附、苏梗、大腹皮。

       (3)伍化瘀,要痰瘀同治。要用丹参、丹皮和地龙。

       (4)伍平肝,使肝风内熄。用钩藤、天麻、生石决明。

       (5)伍安神。失眠了就用炙远志、夜交藤和黄连。

       (6)伍分利,使痰邪可以外达。用车前草、草决明和生栀子。

       再介绍一个治疗惊厥的家传秘方。用干的海参肠(海参呀,它的肠子是不吃的,拿掉的,把它收集起来,把里面的沙子洗掉,把它阴干或烤箱里烤干,就成了干的海参肠。这药店是没有的,自己配的)、僵蝉、水蛭、荆芥炭。这四个药按照2:2:1:3来配伍,共研细末,用石菖蒲15g煎水送服,每次2g。小的孩子喝不了,用蜂蜜调了送服;大的孩子能吃胶囊,难吃,你要放在胶囊里面,每次2g,每日2次。这个方子治惊厥非常有效。

       这个方子非但治疗惊厥,对癫痫狂都可以用。但是狂证你要注意什么呢?要重用生大黄,生大黄200g后下,要中病即止,所以癫痫狂尤其是狂证,一定要重用生大黄。昨天我给你们介绍了,癫痫狂的病人夏天肠炎拉肚子,症状就缓解了。我就留意了,空腹,再加上狂证重用生大黄,会有效。

       狂病西医难治呀。镇静剂解决不了他的狂,毒性很大。最痛苦的办法就是电休克:过电-休克-抽-倒下-醒了-好了。能好吗?10个里面最多好2个,那是让病人遭罪呀!医生治病第一不能害病人,无效没关系,你不能让病人增加痛苦,对不对?第二个安全第一。电休克多么痛苦,不知你们见到没有,这我见过,在精神病医院,那很痛苦,所以我们讲的这个惊厥祛痰。

       (五)儿科食疗。

       最后一个小儿科要强调食疗。因为小儿服药很困难,你假如利用中医的“药食同源”的理论,采用药味不重的功能性食物,也是治疗儿科疾病的重要手段,不可以忽视,应当发挥。儿科的食疗剂量不限,看他的接受程度而定,只要能吃得下就行,不要给他吃生的。这个食疗可以给他磨粉,用蜂蜜来调,而且可以给他做成汤、粥、熬稀饭、熬汤,这样小儿容易接受。当然有一条小儿爱吃糖,你绝对不能加食糖,食糖蔗糖呀,影响小儿的消化吸收。要调味用什么呢?用蜂蜜、用葡萄糖。葡萄糖是单糖,不是蔗糖,容易吸收消化,蜂蜜更容易吸收消化,所以这是要注意的。食疗里面分六类,都是药食同源,你给选几个磨粉、熬汤、煮粥。

       (1)健脾消导。主要用:生薏苡仁、山药、茯苓、生山楂、谷麦芽、白扁豆、陈皮。

       (2)补气养血。主要用:枸杞子、山药、白扁豆、桑葚、大枣、龙眼肉。

       (3)增强免疫。主要用:黑木耳、香菇、百合、橘核、牛奶、豆浆。

       (4)补充钙质。主要用:豆制品、芹菜、海带、虾皮、各种骨头(尤其后面的龙骨、脊椎骨)。

       这个补钙呀,有好多的钙制剂,而且最愚蠢的一个厂家说:“用了16个硕士8个博士研制的钙制剂。”美国人特别笑话,普通的钙制剂要动用这么多的硕士、博士,可见你们中国的硕士博士等于我的中学生,让人嘲笑我们了,它过头了。所有的钙非常有效,但是非常难以吸收,很难吸收啊,你就白费钱呀。现在是中老年人骨质疏松,缺钙,还是为了健康补钙,“钙”成了一门热门话题,由此好多商家利用这个心态赚钱,其实吸收率都很低。有好多病人来问我:“钙怎么补呀?”外面的保健品一律不行。用什么呢?就用中医的虾皮炖龙骨汤、炖骨头汤。你怕油腻把上面的油控掉,怎么控呀?油凉了以后放在冰箱里面一冻,上面的油就凝固了,去掉,拿底下的清汤,加虾米加海带这两个高钙的食品,好接受,容易吸收啊!很省钱啊!你花了几百几千吃完了这个钙那个钙都没用,白花钱。虾皮知道吗?你们南方人不知道,北方都知道,吃混沌要配一点虾皮,海带也很普及。

       有学生问:“老师海边的鲍鱼壳补钙可以吗?”鲍鱼壳,生石决明呀!生石决明和贝类也是补钙,但是很难吸收,吸收有问题呀!钙质很多,比如龙骨、牡蛎、海蛤壳加上生石决明、珍珠母,这矿质部含钙量很大,但是为什么不用呢?吸收差。虾皮和海带好吸收呀,它含钙量多呀,这是补钙。

       (5)补充硒锌。

       这两类是最近半年重要的微量元素,硒和锌。很重要,对小儿的生长发育是重要的微量元素,往往缺乏。上个世纪孩子缺的是维生素D和钙,新的世纪缺乏的是硒和锌。用什么食品呢?豆芽菜(黄豆芽、黑豆呀、绿豆芽)、菜花(菜花注意呀,贵的西蓝花,有效的是白菜花,别图贵,贵的效果不好,便宜的效果好。)、芡实、银耳、莲藕和香蕉。

       我出过一个菜谱,也是补硒补锌的,很爱吃很漂亮。用什么呢?菜花。白菜花给它切碎了,切成丁,莲藕切成丁,水里面抄,油里面一憋,上面搁几个山楂片,很漂亮,你不要小看搁几个枸杞子,那五彩呀!它很有好处呀!病人非常愿意接受。我这样的菜谱一共有120个,所以我给你们介绍一部分,更适合小儿吃的。

       (6)解暑排毒。

       暑天小儿最难受最难过,容易出问题,所以要用解毒排毒的食疗。用什么呢?冬瓜、西瓜、绿豆、大蒜、元葱、生薏苡仁。儿科一定要重视食疗,利用这个优势,配合治疗,肯定能提高疗效。

      

五官科

       五官科包括眼、鼻、口、耳、牙。根据中医理论,按照中医内科的辨证论治,这五个科都有治疗的特色和疗效的优势。

      (一) 眼科,滋水涵木。

       好多的内眼病,一定要想到滋水涵木,因为肝开窍于目,肝肾同源。眼科病内眼病,包括青光眼、色盲、夜盲和飞蚊症这都属于重要的内眼病,都可以按照肝肾同源来治,就用滋水涵木的办法。一方面补肾,一方面平肝,它用的主药就是我讲过的杞菊地黄汤。因为涵木光用野菊花、枸杞子还不够,还要加女贞子、钩藤。钩藤这个药里面主要含有钩藤素,怕热,所以临床钩藤的降压你必须后下,不降压不用它的钩藤素你不必后下,同煎就行。像薄荷一样,薄荷里面的薄荷素怕热,治外感的时候应该后下,薄荷作为引经药就不必后下,所以这里的钩藤不必后下。涵木的药要加这两个。另外还要加柔肝的药,柔肝的药就加当归和白芍;还可加引经药,引经到肝经,那就加薄荷、草决明和川楝子。治眼科病呀,病在上治在下,要用引血下导的药,这也是中医的理论,上病下治,引血下导的药主要牛膝、川断,这样就成了治疗内眼病的一个效方,有效的方剂,这是眼科。

       (二)喉科滋肾利咽。

       喉科的治疗主要滋肾利咽,因为经络经过喉部的经络一共有10条,10条的经脉经过喉部,肾经、肺经、心经、心包经、脾经、肝经、大肠经、小肠经、胃经、任脉和督脉,这十个经脉都经过喉部。而这10个经脉最主要的就是肾经,另外的就是肝经,所以治疗喉科的疾病也要肝肾同治。它主要的方子就是麦味地黄汤,再加上利咽的药品,利咽的药品用什么呢?用桔梗、元参、蝉衣、胖大海、菊花和板蓝根。当然阴虚了一定会有内热,会有相火上炎,这在肝肾同治里面一定要加上清降相火的知母和黄柏;另外呢,滋补肝肾,力量还要加大,就是要加黄精和何首乌;清肝和柔肝,在肝的调治里面要给它清肝,要给它润肝,那必然要加柔肝的药,所以里面一定要加上当归和白芍,这样就成了一个咽部有病的好方子。

       (三)耳科平肝利湿。

       治疗耳科呢主要就胆经,胆经通到耳,所以耳科的疾患呢往往和肝胆火炎非常有关,所以治疗耳科的病一定要清肝胆之火,兼以清热利湿立法,它主要的方子就龙胆泻肝汤。龙胆草用量在10g以内,中病即止,它能清泻肝胆之火,又不会伤胃。清泻肝胆火还有黄柏、知母、生栀子、丹皮、连翘;肝不藏血,清泻肝火还要配合凉血化瘀,那么它的药就是生地、赤芍、茜草、丹参;降火呢一定要通利二便,让火有个出路,通力二便呢润肠主要是白菊花和当归,这两个药必须同用啊,单用效果就不好了,还有就是草决明;利尿呢就用车前草和泽兰。另外治疗耳科呢还得用升降法,就是升清降浊,升清呢用柴胡、蝉衣、和薄荷;降浊呢用灵磁石,公英和川牛膝;耳窍呢应当以开为顺,所以要加开窍的石菖蒲和郁金、阿胶珠;肝胆容易有湿,一定要加利湿的药,主要的用茵陈、泽泻、金钱草和白花蛇舌草,这样的一个主方就平肝利湿为方,就成了治疗耳部疾病的效方。当然实事求是的告诉你,耳部耳痛、耳鸣都好治,唯一不好治的就是耳聋,听力下降了,不好治。耳部还一个病叫美尼尔氏综合症,大家知道呀三个主症,第一就是耳鸣;第二就是旋转,天昏地暗的旋转;第三就是呕吐。它的病变就在耳部,耳部的听觉小骨水肿了,这个病用这个方子治疗非常有效,但是里面还要加什么药呢?加炒白术和泽泻,等于给它健脾利水,但耳聋就不行,很难治。

       (四)牙科要养胃清火。

       胃和大肠都到牙齿,牙科的牙龈肿牙齿出血,都会因为肠胃的火炎,所以清胃养胃是治疗牙科的主要法则。方子就是养胃汤和白虎汤。养胃药芦根、玄参、生地为主;清胃火以生石膏、知母、生栀子为主;消肿可用制军、金银花、公英、连翘、牡丹皮;止血可用仙鹤草、侧柏叶、茜草、赤芍、丹参。当然我说了侧柏叶一定不能用炭,用炭止血就无效了,这是治疗牙科要养胃清火。治疗牙科还可以用心和小肠为表里,用利尿清心的办法,使胃火从小便排出而奏效,主要采用导赤散,药物就两个一个是清的黄连,二一个是导的竹叶,但竹叶比较轻呀,你用10g竹叶力量大,竹叶最多用3-5g,一个清一个导,另外还可以选用泽兰,清热利水,白茅根、桑白皮、白花蛇舌草、冬瓜仁。

       (五)鼻科润肺通窍。

       因为肺开窍于鼻,鼻子有病和肺的关系非常密切,鼻塞、鼻痛、鼻渊、鼻炎都要用润肺通窍。用什么方子呢?清燥救肺汤和百合固金汤。清肺润肺用北沙参、麦冬、紫苑、百合、炙枇杷叶;通窍用桔梗、桑白皮、薄荷、石菖蒲。肺燥就上火,所以要加清火的药,清肺降火。用野菊花、黄芩、夏枯草;通窍的药还要配合下行的药,清降下行利于通窍,里面要加牛膝和旋复花。木火刑金,就肺经更燥,所以就佐以清肝泻火的药,最主要的药就是黛蛤散(包煎)30g。这是治疗五官科五个有效的方子,根据中医理论、根据辨证论治。当然这五科包括上面讲的,内外妇儿都很复杂,绝对不像我讲的一个一个方都能解决问题,但是分明我们有丰富的治疗不是内科的病,没有效我们再研究。对不对?给你手段了,医生一定要当全科医生。

皮肤科

       皮肤科有好多疾患,比如难治的荨麻疹、牛皮癣、湿疹、老年瘙痒症和皮肤的疮疡等,这些都是皮肤科难治病,所谓内不治喘外不治癣,大家掌握了内科的辨证论治,治疗皮肤病也会有效。

       (一)皮肤治重肺肠。

       它的要害第一个治疗重点要放在肺和肠。因为肺主皮毛,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皮肤病的病和肺密切相关,肺又和大肠相连,所以一定要重视肺和肠。所谓治重肺肠实际上就是清肺泻火和润肠通腹。主药就是葶苈大枣泻肺汤和麻仁丸为主方。主要的药就是葶苈子、桑白皮、黄芩、野菊花、炙枇杷叶、车前草、草决明、杏仁和桃仁。中医的理论肺胃同治,所以清肺火还要加上清胃火,增加疗效要配合清胃火。主要的药有:生石膏、知母、公英和制军;润肠通腹配合也有效,用全瓜蒌、莱菔子、大腹皮;皮肤病还常常有红肿,要选用生地、牡丹皮、赤芍、败酱草;皮肤病常常流脓,要选用苍术、生薏苡仁、黄柏、银花炭和白花蛇舌草。

       (二)虚证滋肾补肝。

       皮肤病还要分清虚实,舌苔厚的那就是实证,舌苔薄得那就是虚证,虚证要滋补肝肾,常常是知柏地黄汤和增液汤,主药就是生地、人参、麦冬、黄精、知母、黄柏、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但一定别忘了从阳求阴,而且要加上补气的药,因为气阴有关,光滋阴不补气效果会差的,补气药用什么呢?生黄芪、白扁豆、仙鹤草、炒白术和山药。

       (三)实证清利湿热。

       皮肤病的实证要清利湿热。另外皮肤病的湿热,一般都属于三焦,上中下三焦,所以常常用四妙丸和三仁汤为主方。主要的药:生薏苡仁、杏仁、白蔻仁、黄柏、炒苍术、川牛膝、茯苓和陈皮,这是清利湿热的主方。还应当配合分利排湿,就利尿。用车前草、泽兰、冬瓜仁、桑白皮、石苇、全瓜蒌、莱菔子。还要配合和胃,和胃有利于排湿,用石菖蒲,一般都认为石菖蒲是开窍的药,实际上石菖蒲是利湿和胃的药,和胃就温胆汤,苔腻就加石菖蒲;另一个透窍利于痰湿排出去,二它本身和胃利湿,往往它这个作用没人认识。最后一个要配合解毒,皮肤病一定要解毒呀,肠道的湿毒,所以要用公英、白花蛇舌草、连翘炭、银华炭、栀子炭和野菊花炭,这是第五个皮肤科。

骨伤科

        骨伤科除了手法手术治疗以外,内科的配合一定会提高疗效,它有三个要点。

       (一)骨伤脾肾同治。

       脾主肌肉四肢,肾主骨,脾肾为先后天之本,所以疗骨愈伤一定要想到脾肾。所以八珍汤是治脾的气血,肾气丸是调肾的阴阳,所以这两个方针是骨伤科内科重要的辅助。其中补气养血的主药有参类,生黄芪、炒白术、白扁豆、仙鹤草、当归、白芍、阿胶珠。但用这些药呢一定要注意补而不滞,你用不好就碍胃,碍胃损失就大了,所以用这类益气健脾补血的药一定要给予醒脾和胃。

       第二调肾阴阳。要用生地、黄精、山萸肉、川断、何首乌、桑寄生、生杜仲、骨碎补和补骨脂,关键要阳中求阴。这里面主要的药是骨碎补和补骨脂,两个最主要的药就是川断和补骨脂。骨科骨折骨为主呀!川断和补骨脂对骨质相当有用,失重了骨头断了给你接上,更能治愈,骨伤科缺不了川断。为什么叫川断呢?四川的续断效果最好所以叫川断。这第一个骨伤科的疾病一定要脾肾同治。脾就用补气养血,肾就要调肾阴阳。

       (二)疗伤要活血化瘀。

       疗伤一定要活血化瘀。伤了以后,中医讲三因学说:内因、外因、不内外因。其中就有跌打损伤。跌打损伤肯定会产生淤血,破坏了正常的气血运行,产生了淤血,所以对骨伤科疗伤一定要用活血化瘀。活血化瘀分两类:第一类叫养血活血,养血活血呢就用:丹参、生地、当归、白芍、鸡血藤、川芎、郁金、泽兰、益母草和三七粉,这第一类养血活血。

       第二类是破血活血。用地龙、水蛭、土鳖虫、桃仁、红花、苏木、赤芍、生山楂和血竭,这两类。两类里面一定要重用三七粉,这是主药中的主药,或者用云南白药,这云南白药里面的主要成分就是三七粉,当然了云南白药是国家保护品种,它的组成是保密的,但里面主要是三七粉,所以用云南白药第一次吃一定要把里面的保险子-红的保险子一起吃,增大它和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在破血活血药里面,主要的主药就是血竭粉。这个疗伤必须活血化瘀,但是为了增加活血化瘀的效力,必须配合温通,给它一个动力,常用的药就是桂枝和鹿角霜。

       (三)增效辅以外敷。

       骨伤科还要外敷来提高疗效,骨伤科的外敷药有一个祖传方。

       方子组成:苏木30g、红花10g、丹参60g、桂枝15g、赤芍15g、生黄芪30g、当归30g、川断30g、补骨脂30g、骨碎补30g、郁金15g、云南白药3g。共研细末,和均,用陈醋调敷,晚上敷,早上拿掉,甭管扭伤骨折都可用这个药外敷来增加疗效,骨伤科的治疗就这三个要点。

肛肠科

       肛肠是人体排毒的通道,细菌病毒特别猖獗,所以肛肠也是以毒为患,离不开一个“毒”字,所以解毒润肠扶正是肛肠科的三个要害。

       (一)肛肠解毒为主。

       解毒为主,就是用清热解毒法来配合,但是也是要化,不要一味用解毒药伤了肠胃,最好用解毒健胃的药。如:公英、白花蛇舌草、栀子、黄连、黄芩、黄柏、知母、野菊花。这第一个解毒不伤胃,即解毒又健胃的药要多用重用,而对于解毒又伤胃的龙胆草、败酱草、地榆、槐角、苦参则要少用短服。

       (二)肛肠润便为先。

       肛肠要润便,大便秘结对肛肠的威胁很大,所以润便也是肛肠科的主要手段。用什么药呢?制军、桃仁、大腹皮、莱菔子、生栀子、全瓜蒌、草决明、白菊花配当归、肉苁蓉、何首乌,也可用麻仁丸,特别是番泻叶,番泻叶1-2g,泡茶,它通便的力量非常有效,副作用泻的很厉害,千万不要多用,中病即止。第二个成瘾,服一个礼拜就成瘾,当然要掌握量,不能久服。

       (三)扶正才能祛邪。

       肛肠病不能就想到毒,一味追求排毒效果不好,尤其中老年人患肛肠病,痔疮、痔漏、脱肛,那更不能一味的排毒,一定要注意扶正,就选一两味扶正药,很快的增加疗效,但是不能重用,不能多用,多用后把毒就排不出去了。最好的药就是生黄芪,又扶正又托毒,用量可以到30g;炒白术、白扁豆、仙鹤草和山药都可以用。所以肛肠病的要害解毒、润肠和扶正。当然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内服外敷,什么办法呢?把组成的药跟有效的药,有效的方子,煮两回,分两次服,早上九点下午三点,第三回药渣子别扔掉,加薄荷和野菊花,煎第三回,煎的水多,凉的时候坐浴,坐20分钟,坐在里面,这样这个效果会更好,这是肛肠科。

      

肿瘤科

       肿瘤尤其是晚期肿瘤非常难治,但绝对不是不治,肿瘤不是不治之症,是难治之症,很难治。得过肿瘤呢,恐癌,特别的恐癌!有的丧失信心,判了死刑了,有期的死刑,所以老百姓中间搞的特别的恐慌。所以每一个治肿瘤病人来了就要劝导他,要意疗,要豁出去,要有求生欲望,你悲观失望,死路一条,求生易活。但现在中西医界都认为,中药治疗肿瘤有优势。优势在哪呢?第一是延长生命;第二条是减轻痛苦,提高生活质量;第三条,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这几年中西医界都是公认的,也是中医治疗肿瘤的优势所在。

       治疗肿瘤,西学中的同道不搞辨证论治,外科肿瘤很少搞辨证论治,我的老师中医的前辈也不搞辨证论治,一法一方,家传的秘方,没有辨证论治。我呢,搞肿瘤也一样,必须辨证论治。

       不知道你们注意没有,放疗、化疗的病人十之八九舌苔是腻的。苔腻的,前辈还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还是老一套,病人吃的舌苔越来越腻,越来越不想吃饭了,负担很重,老百姓讲饭是钢吗。我就别出心裁了,中医苔腻还能用苦寒药吗?还能活血化瘀吗?我不管你什么肿瘤,先撂下,先开胃,胃气为本,实胃。当年就用温胆汤和保和丸。你叫我加蚤休、山豆根,舌苔腻的一加就完了。你叫我加山豆根能加吗?绝对不能加!当然我也抗癌,抗癌用什么药呢?就是我告诉你苦寒健胃抗癌的药。不用山豆根,用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生栀子,也能抗癌、也能健胃、又能化痰。胃气为本,这条路就走出来了。肿瘤科也要辨证论治,也要胃气为本,也要开胃口。所以我给你讲一段,胃气为本的道理,就这样出来了,临床逼出来了,这是一条啊。胃口开了,舌苔化了,怎么治呀?我心想也不能用中医的老一套。西医的三巨头,手术,可惜诊断水平落后,早期发现很难,都得手术,中晚期,作不净,就泛滥,手术伤正伤的很厉害,紧接着就放疗,放疗后就烤电,脑子里整个就想着瘤,癌灶,没有想到长在人身上。等于打了三把伤印,疗程当然更打了评定,评定就打了外科,病人不耐受,肯定倒了,人家很高明,打完了轻松,轻松后再打,最后病人倒了,这个给我很大启发,要修正,不能走西医的老路。中医的活血化瘀、以毒攻毒、软坚散结,都是走的老路,也就是这三把火,不管病人体质,甭管受得了受不了,给他舌苔退了。尤其以毒攻毒,放进去,舌苔又起来了,清热解毒舌苔又起来了,这我都试过呀!起来了又走弯路了,白费劲了。所以想了个办法,我怎么想呢?癌症病人,癌细胞人人都有,为什么有人发病有人不发病?关键就是抵抗力,中医讲就是扶正。扶正有两条路,一个健脾,一个补肾。健脾有弊端,补肾好调。又闯出来治疗癌症苔退了以后第二个就是调肾,里面再加适当的苦寒不伤胃的抗癌药,这个路子又闯出来了,病人成活率很高呀!然后呢,意疗相当重要,病人没有信心你也救不了。

       (一)肿瘤首抓胃气为本。

       胃气为本,首先调整病人的胃口。胃口开的舌苔腻的,可以一步到位,要调肾。胃口不好的,甭管你舌苔腻的还是舌苔薄的,都要首先治胃,这我反复强调。

       调胃有两类:

       一类属于痰湿中阻,用温胆汤;第二类属于胃阴不足,用养胃汤,这个我就不重复了。温胆汤里面四个药,最主要的就是莱菔子。当然你绝对别忘了化瘀,痰瘀互结要加丹参;养胃汤里面最主要的就是乌梅,但是别忘了清热,因为胃阴和胃热是一致的,要用蒲公英,别的就不重复了,应当讲都讲了好几遍了,这是第一步胃气为本。

      (二) 抑癌必先调肾。

       调肾用什么药呢?我告诉你个基本方,就是杞菊地黄汤加减:

       枸杞子10g、野菊花15g、生地黄15g、黄精15g、山萸肉15g、川断15g、生杜仲15g、桑奇生15g、补骨脂15g、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一般的医生见了这个方子绝对看不明白这是抗癌的方子,一看主要的抗癌药都没用,七叶一枝花、龙葵、蚤休、山豆根都没用,他理解不了。所以这个方子能抗癌呀,百思不得其解,这是一个,但是正好发挥了调肾扶正治根的办法。

       第二不知大家发现了没有,这个用量不一样了,原来用的杞菊地黄汤用量几乎都是10g,这差不多都倒了15g,当然你要看明白了,补骨脂、桑奇生、生杜仲是从阳求阴;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都用了30g,这两个药即保胃又清热又解毒又抗癌,这是一个基本方,当然基本方根据患者的不同用药。

       你比如癌症病人有个很大的痛苦就是疼痛。癌痛很不好治,尤其侵犯到了骨头,这个疼痛很不好治。两个办法:第一个办法用西医局部烤电,放疗,痛在什么地方,烤电可以缓解疼痛;中药用什么呢?就是昨天给你们讲的,五灵脂、蚕砂和徐长卿,这是癌症的一个很大的痛苦。

       第二癌症病人很大的痛苦就是发热,叫癌性发热。这是很危险的一个发热,等于加热,那癌细胞转移的更快了,一加热就跑吗,所以癌性发热一定要及早的给它控制,否则扩大反应,很快的就恶化。癌性发热用什么药呢?茵陈、泽泻,当然茵陈要后下可以用到15g,关键问题要吞水牛角粉和羚羊粉,另外一个退热的好药就是地骨皮和白薇。

       第三个癌症危险的恐怖就是出血。出血就是主要用我给你们讲的花蕊石,治咳血良方,还有一个就三七粉,重用仙鹤草,仙鹤草可用到30g,里面还有一个关键的药丹参,丹参既能止血又能活血,因为血止住了以后,都有血肿,都有瘀血,你不预防的话病情缓解不了,出血还有一个重要的药就补钙,西医止血增加钙质,另外出血的机理就补钙,西医讲血小板少了,脱钙了,这个机理我们不跟它走,要拿过来用,当然加钙的药,钙的药是什么药呢?龙骨、牡蛎、海蛤壳。还拿一个西医的关系,出血血小板关系,它们分得很细,血小板有很多因子,缺少了出血了,对不对?我们拿过来,用中药防止血小板的两个药,用中药防血小板里面一个是鸡血藤,另一个是石苇,鸡血藤的用量要大,石苇的用量不要超过15g,另外石苇利尿,但石苇对肾有一定的损害。

       第四个,这是个关键,用犀黄丸来缓解。犀黄丸是个古方,古方当然古人有癌,第一个就在《外科正宗》里面,但是这个癌症呢基本上不是指的恶性肿瘤是良性肿瘤。所以呢,有个古方犀黄丸,明代的消瘤方。一共有四个要组成:麝香、牛黄、乳香、没药。这个乳香、没药一定要炙,生的乳香、没药反胃、恶心、胃痛。当然现在市场上有原装的犀黄丸,但是它里面一个是牛黄、麝香含量很低,甚至人工代替;另外一个加味很少,抗不了大癌,所以我把犀黄丸给它改制了。改制了由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贵重药,贵重药一共有10个:

       真麝香5-10g、真牛黄5-10g、西洋参10g、熊胆15g、冬虫夏草10g、(但是现在也有用培养的冬虫夏草,也可以用,但用菌丝的冬虫夏草一定要加到30g,否则力量不够。)海马30g、羚羊角粉15g、三七90g、灵芝60g、琥珀60g。

       还有18个一般的药,有炙乳香、没药各15g、生黄芪30g、炒白术30g、白扁豆30g、山药30g、云苓15g、仙鹤草15g、公英15g、野菊花15g、白花蛇舌草30g、生杜仲15g、桑寄生15g、当归15g、葛根15g、焦三仙各30g、生内金60g、泽泻15g。这18个一般的药共研细末,和上面10个贵重药的粉沫混在一起合用,装在1号胶囊(就是0.3g),一天三次,每次10粒。或制成水丸,千万别做成蜜丸,蜜丸加蜜,一个蜜丸里面,二分之一蜜糖,二分之一的药,水丸可以,它不加蜜,小水丸,一天三次,每次3g。这个方子是中药最有效的抗癌方,在古方犀黄丸的基础上进行加味变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