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羊角槭

 chh71 2019-10-08
所属类别 :

植物

羊角槭(学名:Acer yangjuechi)为槭树科槭属下的一个种。羊角槭为双子叶植物属槭树科,落叶乔木,树干挺拔,姿态婆娑,单叶3~5裂,中央裂片极长,翅果羊角形,奇特迷人。羊角槭特产于中国浙江省临安市西天目山,为中国特有的古老孑遗植物,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羊角槭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有一定的价值,该植物种子不孕率高,天然更新能力很弱,已经陷入灭绝的险境。

基本信息

  • 中文学名

    羊角槭

  • 拉丁学名

    Acer yangjuechi Fang et P. L. Chiu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门Angiospermae

  • 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

 
  • 亚纲

    蔷薇亚纲Rosidae

  • 无患子目Sapindales

  • 亚目

    无患子亚目Sapindineae

  • 槭树科Aceraceae

  • 分布区域

    浙江西天目山

目录

1形态特征

2生长习性

3地理分布

4物种保护

5物种区别

6繁殖技术

7主要价值

折叠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羊角槭羊角槭(共3张)落叶乔木,高约15米,胸高直径约60厘米。

树皮灰褐色或深褐色,常分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脱落。

小枝近于圆柱形,当年生枝淡紫色或紫绿色,直径约2毫米,被褐色或淡黄色短柔毛,具2-4叶,多年生枝紫褐色或深褐色,无毛,皮孔稀疏,淡黄色,近于圆形或椭圆形。

冬芽细小,圆锥状,鳞片4枚,对生,锐尖,外侧被灰色短柔毛。 叶纸质,基部近于心脏形或近于截形,长7-9厘米,宽6-7厘米,3-5裂,中央裂片长圆卵形,长3.5-4.5厘米,基部宽3-3.5厘米,先端短急锐尖,侧裂片钝尖,长1.5-2.5厘米,基部宽2-2.5厘米;基部的裂片钝形,长5-10毫米或不发育;各裂片边缘波状,裂片间的凹缺钝形;上面被黄色至淡褐色短柔毛;下面被宿存的灰色短柔毛,沿叶脉更密;主脉5条或3条,侧脉6-7对,在下面较在上面均更为显著,小叶脉网状,微显著;叶柄细瘦,长4-7厘米,基部稍膨大,被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花序顶生,伞房圆锥状,连同长8-20毫米的总花梗在内共长3-4厘米,密被灰色短柔毛,花梗细瘦,长2-5毫米。

花杂性,雄花和两性花同株,直径约5-7毫米;萼片5,绿色,倒卵状长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向基部渐狭窄,长3.5-4毫米,边缘短纤毛状,外侧被短柔毛和硬毛;花瓣5,淡绿色,比较狭窄的倒卵形或匙状倒披针形,短于萼片,外侧及边缘均被稀疏的短纤毛;雄蕊8,着生于花盘上,花丝无毛,花药近于球形;花盘无毛,凹裂成圆齿状;子房密被灰白色或淡黄色短绒毛,花柱无毛,中段以上分2枝,柱头反卷,果序长4-5厘米,密被宿存的淡黄色至暗黄色短柔毛,果梗长4-7毫米。

小坚果扁平,近于圆形,直径约1-1.2厘米,密被黄色短绒毛,翅长圆形,宽1-1.2厘米,两侧近于平行,连同小坚果共长3-3.2厘米,张开近于水平或稍反卷。花期4月,果期9月。[1] 

折叠编辑本段生长习性

分布区的气候多雾而潮湿,年平均温12C左右,在初秋(9月份)多阴天,相对湿度可达94%,年降水量约1600毫米。土壤为红壤或黄壤,pH值4一5。为中性偏阳树种,叶芽3月下旬开始萌动,4月展叶,花于4月下旬开放,小坚果于9月下旬至10月成熟,10月下旬至12月上中旬落叶。种子不孕率高,发芽率低。[2]

折叠编辑本段地理分布

浙江西北部。生于海拔700米的疏林中。 

折叠编辑本段物种保护

折叠现状

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中国极度濒危树种之一。2009年前,在羊角槭发现地中国浙江省西天目山,曾有记载有2株野生植株,不幸的是由于气候变化等原因2株野生植株相继死亡,生存现状岌岌可危。羊角槭自然繁殖相当困难,种子不孕率高、空瘪率严重,自然萌发率几乎为零。 

折叠保护措施

经过园科所科研人员2年的攻关,对其开花生物学及种子发育过程微观观察,  已初步掌握了其主要的濒危机制,已通过人工促进萌发,获得20多株幼苗,种子萌发率突破30%,该项成果已申请一项国家发明专利(专利申请号:201210236364.0)。

西天目山已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了重点保护,当地林场开展了繁殖试验。杭州植物园作为濒危物种已引种栽培。[3]

折叠编辑本段物种区别

本种与日本北海道的A. miyabei Maim.相近,但本种的叶较小,(仅长7-9厘米宽6-7厘米),中裂片和侧裂片较短,不再分裂为小裂片,基部的裂片钝尖或不发育,叶柄较短(仅长5-7厘米),果序较短,翅果较大(翅和小坚果共长3-3.2厘米),当易区别;又与陕西甘肃两省的庙台槭 A. miaotaiense P. C. Tsoong相近,但本种的小枝,果序和叶柄均被宿存的灰色或淡黄色短柔毛,翅果较大,亦易于区别。 

折叠编辑本段繁殖技术

种子繁殖

种子采收后,在弱光下曝晒2-3天,脱翅后,即可播种。秋播种子可在翌年4—5月发芽。如春播,种子需沙藏或袋藏过冬,但常因引起次生休眠,发芽期要推迟2个月左右。一年生小苗平均高4--5厘米。也可采用嫁接和扦插法繁殖。

折叠编辑本段主要价值

作为古老的孑遗种,具有重要的科研及园林应用价值。 

该种和日本北海道产的日本羊角槭Acer miyabei Maxim.的亲缘关系极为密切,后者的大化石(叶及种子)发现于日本第三纪中新世、上新世及更新世的地层中。羊角槭可能和日本羊角槭起源于同一地质年代,是一个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植物地理学和古植物学均具有一定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