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人文述略

 忆茶阳风物 2019-10-08

 梁德新 辑录

广东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地处闽、粤两省的永定、上杭、梅县、蕉岭四县的交界处。松源不但地理位置特殊,而且距县城有80余公里之遥,因此,有人把松源称为“梅县的西伯利亚”。 
松源为地处边陲而不闭塞,周围的老圩、新圩、桥市街和宝坑街曾经兴旺一时的多点集市贸易。有着较之周边地区优越的医疗、教育条件,有着化联、黄坑、白玉等地取之不竭的柴炭竹木,有着杨阁、宝坑等地储量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那遍布沿河、盆地且便于耕作的肥田沃土。松源才会成为客族南迁进入粤东的主要总入口,才会至今仍有22个姓氏的后裔扎根松源。
据《中国地图集广东分册》记载,圆岭村是战国时的古遗址。1956年广东考古队在这里挖掘发现有硬陶、软陶。其纹有云雷纹、编织纹、对角三角线几何纹、水波纹和方格纹等,证明了松源3000至3500年间就有人类居住。在古代松源是畲族人瑶族人的居住地。畲民是南越人的后裔。松源的畲族,他们依山傍水搭舍依居,如寄竹畲、白越畲(今白玉村)、荷畲、黄狗畲、樟畲坑等地都是畲民居住的地方,瑶福村是瑶族人的居住地。传说中的闽粤赣边区的梅花十八洞,其中一洞称为“平围洞”(松源)。如现在的闽西还有洪洞、象洞、芦丰洞等古时留下的地名。畲族人以刀耕火种或结网打鱼为生,其中畲禾是一种红色的旱稻,靠天望食,是畲民种植的粮食作物之一。汉人迁入松源后,梅州各地汉人反客为主,本地土著被汉人同化了,有的外迁它地。松源居住的先民畲族、瑶族也在主客关系中同化或消失了。

远眺松源镇

据史书记载:唐以前,松源是闽粤赣三省交界之插花地。五代时曾是福建的闽国所据,后为盘据在赣南的卢光稠所夺。而到了唐武德年间,程乡县增设怀仁、万安、光德、丰顺、逢福、太平六个区,松源才从长期游离于闽粤边境的洞群中收编为怀仁乡,从此融入中华民族大家庭,距今亦有1390多年的历史。明崇桢年间为都,清初为堡,1948年为区,1956年为乡,1958年为松源人民公社。1987年,区改为乡镇制,松源区改松源镇,辖22个管理区(现为行政村)。

 


松源是客家南迁进入粤东的主要总入口。松源的几处主要隘口:北礤山口桂坑亭遗址、松源高陂壁、天乐堂、豪猪窝、歇人坳、新山子、荷畲、隘亭等地。现在还留下有许多弯弯曲曲的石结路(用石夹结的路)。在古时陆路交通只能借助马匹和全靠步行的年代,横跨河流、山谷的桥梁、凉亭建筑显得格外重要。古时,松源境内凉亭较多,隘亭、桂坑亭、清风亭等远近闻名。古时松源,正因为具备了这些能供“11号汽车”奔跑的山间小径、石路,蔡若霖祖孙三代和王利亨等英才,才能走进京城应试并且中榜。众多游子、商贩和奔波于边陲谋生的百姓,才能不断往返松源,实现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目标。
到了西晋以后,中原汉人因避战乱或自然灾害主要有三次向南方迁徙。许多中原汉人“衣冠南迁”。他们首迁江西鄱阳湖,然后又分三路逆赣江迁石城。在石城的东边穿越武夷山东麓山口25公里处,就到了福建省宁化县的石壁村。南迁聚居于石壁村的客人计有数百多个姓氏,继续南迁至梅州各地。由于石壁村人满为患,他们又继续南迁。他们在路过松源时,有30多个姓氏迁入松源。据民间相关族谱记载,仅以何、蔡、林、廖、邓等姓均于宋,刘、张、李、梁、曾等姓则于宋末元初陆续到松源开基算起,客家人成批迁徙松源,距今也有700——900余年的历史。
松源古代姓氏,其中彭姓住彭坑尾和圆岭村、龙姓住龙姑陂、谢姓住谢屋堂、朱姓住葵坑、黎姓住宝坑、东王村有侯姓、古姓住何地不详。还有孔姓居五星的孔坑子,熊姓居五星和荷秀。葵坑林屋有孙姓、朱姓,黄坑村有区姓、吾姓、练姓等。这些是松源较早的先民,在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他们迁徙至哪里去了,没有文字记载。现在的圆岭村的“三荫楼”就是原彭姓的祠堂,到敬老院还有一座“彭屋桥”(现为水泥桥)。彭姓人为何消失,无文字记载。肖姓和叶姓迁入松源和迁出松源是有记载的。到目前止仍有蔡、王、林、何、黄、陈、刘、温、李、郑、张、梁、江、曾、赖、廖、翁、罗、吴、邓、丘21个姓氏定居松源。现在留在松源22个村21个姓氏的迁徙时间,居住何地,堂号、堂联均有记载。还有一些姓氏因工作关系或婚姻入赘等未入录松源古代迁徙姓氏系列。
松源是梅县最大乡镇之一,除了有大量的文字记载先民的生产,生活以外,还遗留下大批的文化遗址。
松源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决定了它在军事、经济上的历史地位。占据松源,实可兼控闽、粤、赣三省边陲。昔时松源,虽地势险要,但交通能辐射周边。人们出行,沿陆路、水路南行均可达桃尧、松口,直至潮汕地区;走陆路,从东和东北可至福建省的上杭、永定、武平、长汀,从西北经蕉岭且则可通江西省的寻乌、会昌。
乾隆《嘉应州志·疆域》载:“险隘要地载诸旧志者”,“一曰田梓隘,在松源上杭交界处”,“松源之田梓隘,在村北,其东,又有韩陂隘,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廪生何龙标等,赴岭东道呈准,共设隘长1名、隘兵20名守隘……”可以说,历史上这些重大军事行动所以会发生在松源,很大程度上都与松源地形地势,极具扼守有险隘、隐藏有深山、屯兵有盆地、突围多出口的军事价值密切相关。自古以来都传说,天吊寨是陈兵扼隘、狼烟报警的烽火台,北宋名将杨文广征南蛮时曾扎寨于此;其右侧的老虎寨则是屯兵习武的兵营,都是古时兵家争夺松源的军事要地。          
据梅州市研究客家民居的专家当年考察,在梅县境内,年代久远的全封闭土楼,仅松源五星、宝坑和隆文冈上仍有三座,且不甚完整。当年前往考察的专家根据各方面情况推算后认为,松源五星的东兴楼应为唐朝、五代期间的古建筑,当属民居建筑史上的古董。还有十多座古寺庙,有许多古民居和围龙屋,有畲族和先民的古宅居旧址,有一群名声显赫的古墓葬等。
据北宋《元丰九域志》载,至北宋开宝四年(971)敬州改称梅州时,梅州五个较大的圩镇,为梅口(今松口)、松源、李坑(今梅西)、双派、乐口。至今可考的,只有梅口(今松口)、松源、李坑(今梅西)。这些文字记载,足以见证松源古镇历史之悠久。松源的集市贸易达到高峰时,曾同时拥有老圩、新圩、宝坑街、桥下街四个圩场,商品交易都比较活跃。
老圩地处离新圩5市里的五星村。旧志书上多处提及的始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古称“平围圩”( 老圩), 昔日圩场热闹的场面荡然无存。至20世纪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仍有大小店铺30余间和60余间供设摊摆卖货物的圩亭。
新圩始建于清道无十二年(1832年)古称“怀仁市”。民国初年开始建造圩亭,靠松源河一侧还建起了洋楼式店铺,形成五条比较工整的街道。随着彼岸不断新建店铺老街日渐冷落起来。随着新店铺、新楼房不断往彩山伸展、扩张,这里才成为人们心目中的“松源圩”。如今,每逢圩期,这里人头攒动,一片喧闹。
地处松源、桃尧、隆文接合部的宝坑街,曾是古时设有驿站的驿道必经之地,且有曾闻名遐尔的炼铁业、矿业支撑。那时,街道绵延400多米,两边店铺林立,百业俱全。现仍基保持旧貌的稀有古街,是一个侧面的历史见证。
桥下街是陆路接合缺口峰和坳下潭码头必经之路,小船由松口航行到坳下潭码头落货,由工人肩挑至桥下圩转运至蕉岭闽西等地。桥下街因此成为接合两头的必经之地而带来滚滚商机。直至民国时期,桥下街仍有过圩期,经营百货、京果、药材等商品的店铺比较兴旺,还有客栈、赌场。至于民国政府十四区区公所和松源下乡乡公所先后设在桥下街时,桥下街的集市贸易更是红火过一段时间。
松源河发源于福建省武平县、全长110余公里,自西北往东南,贯穿整个盆地,至松口下店汇入梅江、韩江,奔向浩瀚的南海。松源河流经梅县境内59公里。上游河段河岸较低,可筑陂自流灌溉,中下游河床落差大,水力资源蕴藏丰富。
古时松源,不只陆路交通可圈可点,水上运输也不乏辉煌。乾隆《嘉应州志》载,古时的松源河能行船,可载客运货,盐船还能抵达现在的坳下潭。甚至到20世纪60年代初,松源河仍然水深流急。那时,运载柴炭竹木的竹筏、木排,连秋冬季节都可以从新圩出发,顺流而下,直奔松口、潮汕的景象,许多松源人至今仍记忆犹新。
松源先人在松源河和各条支流建起了一座座石拱桥。在松源至松口59.2公里的松源河段上,建于清乾隆至光绪年间、桥龄在百年以上的石拱桥,就有22座。其中,20座就建在松源境内23.6公里的河段上。据《梅县志》载,从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1987年,梅县先后发生过11次地震,但松源河上的古桥始终巍然屹立毫发无损。有些经过加铺钢筋水泥桥面后,至今仍通行汽车。
松源境内的丘陵、低山,不但有大量石英岩和花岗岩,还有铁、锰、煤、铀、金、瓷土和石灰石等多种矿藏。尤其杨阁的铁矿、宝坑的锰矿,储量丰富,且有悠久的采矿、炼铁历史。据《梅县志·大事记》载,清雍正十一年(1733),嘉应州本属(梅县)共有6处炼铁业,其中松源占2处,且所有矿砂均产自松源宝坑及石坑铁山嶂。凭借量丰质优的石灰石,径口石灰厂生产的石灰,不但曾长期占据松源市场,而且大量输向蕉岭、武平、上杭等周边地区,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宝坑的煤矿曾统一规划给无煤可采的汕头专区开采。拥有成千上万矿工的宝坑煤矿,让原本平静的宝坑整整沸腾了好些年。而现在,宝坑的锰矿、杨阁的铁矿,虽数度易主,但从末歇业;一车车矿砂,长年累月,源源不断地从松源输出,续显着它非常丰富的储藏。
松源旧时的交通全凭骑马、徒步,松源的交通也并不闭塞。因为,当时松源先辈开辟的一条条通向四面八方的凿石路,蜿蜒曲折的山间石径,以及足以泛舟放筏的松源河,构成了上江西、过福建、下松口、出南洋的水陆交通网。
在20世纪30年代,寺边人王志遐就通过集资开辟了松源通往松口的公路,始通汽车。如今四通八达的公路早已改写了松源交通的历史。
而今,松源人不但不必为常年大量产出的农副产品,而担心其如何变为商品,而且针对集市的需求,还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径口的石灰,珠坊的青砖、瓦、排上的笠麻,曾屋的草鞋,青塘的木屐,化联的篾、缆,葵坑的米酒,彩山的豆腐,横江的麦芽糖,杨阁的豆腐干,东山的伞骨、门帘和湾下的蓑衣、棕索等,由村落自成一体的“附加产业”,与常年产出的农副产品一起,共享活跃的集市贸易资源,养活了一代代松源人。有些松源特产,如红菌干、砣子豆腐、麦芽糖、豆腐干等,经久不衰,至今仍闻名遐迩,饮誉四方。
古今松源的崇文重教之风,不但促进了民众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而且营造了山区的文化氛围,促进了山区的社会进步。
为振兴松源教育,历史上有远见卓识者不惜变卖田地、家产,捐资办学。
据史载,早在南宋末年,进士蔡蒙吉任梅州签书事时,就曾慷慨捐献故里土地,创建“松源堡义学”,在梅州破天荒开辟乡间儿童启蒙义学之所。明永乐年间(1403—1424),举人蔡克鸿又追承祖志,在雁洋坪设立“蒙吉书院”,为家乡奖掖后进,培养人才。清乾隆七年(1742),曾于康熙年间任北城兵马司的温文桂又重建“松源义学”,以设置“膏火”方式,为学生发放津贴费用,并以重金请教师到松源讲学。嘉庆辛酉年(1819),王利亨中进士入翰林院后,松源再次掀起集资扩建“义学”热潮,以“资助士子应考,奖励获取功名之士”的办法,促进教学,一时文风鼎盛。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王少模(王烈)在废除科举后,以“教育救国”为宗旨,参加“群学社”、“兴学会”,随后不惜变卖家中20多亩田产和一间店宇,与刘子梧、王荫辉(蕴珊)、温星史(温煌)等创办“松源高等小学”。并于次年呈准立案,定名为“松源成达高等小学”。民国14年(1925),松源成达高等小学改办为初级中学,称“松源公学”。从此,松源结束了没有中学的历史。松源中学也从此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一直走到了今天。据《梅县文史资料》载,至民国25年(1936),松源的小学多达39所。遍布各个村落的39所小学,不但为山区儿童提供了“读书不出村”的方便。松源中学的前身“六甲中学”,都以高质量的教学输送了一批批优秀学子。其中,许多人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新中国成立后,松源的教育事业依然蒸蒸日上。据《梅县文史资料》载,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松源同时在金星、五星、桥市、宝坑设立了4所中心小学。并且还曾经同时拥有松源中学、宝坑中学、松源农业中学、五星农业中学共4所中学。正是在这种良好风气的熏陶下,新中国成立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松源学子“中考”考上东山中学、高级中学、梅州中学的源源不断,“高考”被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录取的不算新闻!
松源虽属山区,但松源人对文化生活的追求从未远离过时代的潮流。
佛教在南朝传入程乡(梅县)松源有佛教寺庙多处。清咸丰年间基督教传入松源。现在松源镇郊有一座天主教堂。
即使在山歌对唱、五句板说书和大锣鼓、奏八仙等仍是民间娱乐主体的年代,村民们逢年过节也会集资请来线吊戏(即提线木偶戏)、大班戏(即汉剧)助兴。城里人看上电影之后,寺边村王坤泉等也不甘寂寞,于民国37年(1948)出资请来电影队,在新圩天后宫首次放映了无声电影《红蝴蝶》和一些武打片。
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中共建党6年后,松源就建立了第一个党支部,以及能在梅县率先建立苏维埃政权。民国16年(1927)就成立了“革命同志社”,由黄清宇等组成话剧宣传队,在松源、隆文、桃尧和福建峰市等地演出宣传反帝、反封建和解放妇女的话剧,首次将政治宣传寓于文化演出之中。
民国37年(1948),松源一批汉乐爱好者还自发成立“松风国乐社”,而后于1950年改组为“松源文工团”,经常演出山歌剧、小汉剧,宣传土地改革和民主建设。1953年,已逐渐以演出汉剧为主的“松源文工团”,改组为半专业性质的“梅县文光汉剧团”。当时演出的大型汉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一度轰动四邻。1958年,“梅县文光汉剧团”脱离松源,与“梅县光明汉剧团”合并,成为梅县文化局属下的专业汉剧团。

                    松源镇文化广场

20世纪60年代初,各村的业余文艺演出十分活跃。五星大队、金星大队青年争相演出一幕多场的大型歌剧,常常把当时公社旁边的简易礼堂挤得水泄不通。
至20世纪70年代,松源各村的业余文艺演出,又重新活跃起来,每年全县文艺汇演,松源都有节目获奖。体育活动也相当活跃。那时,松源有12座足球场,村村都有篮球场,篮球、足球比赛常年不断。宝坑大队还成立过全县第一个农民自发组织的体育协会,坚持开展球类比赛和武术训练。为满足群众对电影放映和文艺演出的需求,1979年,松源还采取政府贷款和各方集资的方式,在新圩按相关标准建起了一座可容纳1300余人的“松源影剧院”,让山里人也有跟城里人一样的演出场地,一样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可以看上电影,松源文化站一度名不虚传……
松源,人才辈出,代有名人。
目前有史籍证实的是,光绪《嘉应州志·选举表》载,从北宋到南宋的321年间,嘉应州中进士者共7人。其中,松源占3人,并且是“一门三代进士”:蔡若霖,于宋嘉定四年(1211)中进士,授钦州推官;若霖子蔡定夫于宋淳祐四年(1244)中进士,授广州清海军节度判官;定夫子蔡蒙吉,于宋宝祐四年(1256)12岁时参加童子科考试中进士,被誉为“神童”。
在清朝,松源人中进士者,也不乏其人。据查,仅光绪《嘉应州志·选举表》记载,在清朝,松源人中进士者,就有王利亨、温葆琛、刘国桢(武进士)、温肇江、温繁炘5人;其中,温葆琛、温肇江、温繁炘,为温文桂后裔,皆寄籍江苏。
民国时期,松源依然人杰扎堆,层出不穷。据《梅县将帅录》《梅县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和《梅县客家杰出人物》载,民国时期,松源人被授予上将军衔者有黄慕松、黄镇球2人;被授予中将军衔者有陈彬、黄维恕2人;被授予少将军衔者有王岳、黄维廉、王兆兴、陈喜棠、郑茂村、陈增炎、黄丰郎、王兰胜、李守政、王凤清10人;担任过旅长、团长的有王兴中、王英冠、王海、黄纪福、陈杰三5人;担任过民国政府县长的有王桂屏、王友琴、王维崧、王兴中、王皓明、何友庭、何伟三、温明卿、江锦兴、何举帆10人。此外,陈云根担任过广东省测量局局长,何举帆担任过“台湾省粮食局局长”。
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松源更是十步芳草,人才济济。仅《梅县文史资料》第十九辑和《梅县客家杰出人物》,并不完全收录,松源人自1949年以来,曾任省(军)级职务的有王维、王立朝;曾任司(厅)级职务的有王华生、陈新丰、王涛、高璐、江涛、江萍、李东明(陈海萍)、刘华珍、郑荣进、叶云、王逸辉、王炳坤、王晋央、王丽华、何钦生、何锦胜、陈增棣、温华光、温洪生等;同时收录了数十位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除此之外,据不完全收集,曾任和现任党政群机关和军队县(团)级职务的,有王志安、陈振厚、陈连亨、黄清宇、黄耀寰、江九龙、王勉等百余人之多。正所谓“江山代有人才出,独领风骚数百年”。大凡了解松源历史,尤其对宋代以来松源人才辈出的情况略知一二的人,几乎无不为小小松源能不断涌现如此之多的英才人杰而感叹不已!
一代代松源人,不但在这里繁衍、发展,许多人还走出松源,奔往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世界。自明末清初,松源客家先民,不少迁至梅州各地以及增城、广西等地,迁至海外尤甚。据1990年统计数据南洋18年国家的华侨380户5800人;居香港同胞有80户2100人;居澳门同胞有5户38人;居台湾同胞有361户9200人。
现在的互联网上的松源镇网站显示:松源镇,总面积为149.5平方公里,其中山地18万亩,耕地1.8万亩;镇政府下辖22个行政村和1个圩镇居委会,总人口为4万多人。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定的全省278个中心镇。松源镇是梅县的3个中心镇之一。

文/梁德新 辑录

供稿/梁德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