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科尖子生都在读什么书?清华教授用几年时间做了个统计

 果果爸的图书馆 2019-10-08

本文作者王文浩,是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教授。他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读不读经典科普作品,在中学生、老师之间的差距特别大,而且还会影响到班级成绩。那么这种真的很难读懂的大部头,尖子生们都是怎么读的呢?

作为参与大学招生的教师,我每年都要到各地的重点中学去“掐尖”。

当然,掐尖不能到高考出分了再去做,那样既不厚道,效果也不好。合适的做法是从高一高二入手,打感情牌。

高一新生入学去做一场讲座,混个脸熟;高二深入群众,“嘘寒问暖”,了解他们的意向,引导他们向“物理”靠拢。

01

理科尖子生都在读什么书

“嘘寒问暖”其中重要一项,就是通过攀谈了解他们平时都读些什么科普作品。这一问,居然了解到,各个重点中学理科尖子生苗子读的书竟然都差不多,很多也是我上学时的最爱,这下就有的聊了。

▲《时间简史》,《皇帝新脑》,《宇宙的琴弦》书籍封面

(引导)说说看,都读过哪些书?

《时间简史》,《皇帝新脑》,《宇宙的琴弦》,《黑洞与时间弯曲》……


同学A

四下一片嘈杂。读的还挺广,可是读懂了吗?

(诱敌深入)你来说说,时间为什么会弯曲?

书上说,好像因为质量。质量越大,引力越大。引力越大,它对周围物质的加速就越大,在上面的人感觉到的时间就越慢……


同学A
那也是时间被抻长,怎么就弯曲了呢?

面面相觑。

我接着开导道:

书中说的时间弯曲,其实不是时间真的弯曲,而是时空弯曲,在宇宙这样的大尺度下,时空的曲率不为零,就是说不是我们感觉到的平的……

有同学插话道:

老师,什么是曲率?为什么说时空不说时间和空间?


同学B
曲率是一个数学概念,是衡量弯曲程度的一个量。说时空是因为我们感知的时间和空间本质上是联系在一起的,二者虽不能替代但不可分离,一个空间量变了,时间就会跟着变。这些都是相对论的结果,对相对论了解多少?

又一阵七嘴八舌。

▲《黑洞与时间弯曲》书籍封面

02

比读懂更重要的是读出自然美的意境

物理学的知识本文就此打住,不深入说了。下面才是这个聊天的重点,我开始问他们:

  • 读这种书的感觉,读得下去吗?

  • 最长能读到多少页?

  • 读过这本还愿意看这个系列的其他几本吗?

结果发现,大部分同学都能读到一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读完了。他们对有卡通示意图的尤其感兴趣,借着图的想象,能对正文意思理解个八九不离十。

他们知道自己没搞懂,但没关系,他们要的是知道有这概念,知道这个概念与哪些概念有联系紧密到什么程度

也正因此,他们往往会追着去读这个作者的其他书,例如有好几个学生就是这样从彭罗斯的《皇帝新脑》进一步去读他的《宇宙的回轮》,从格林的《宇宙的琴弦》再到《宇宙的结构》的。

▲《宇宙的结构》、《宇宙为家》、《科学新领域的探索》书籍封面

有个同学对此说得非常精到。她说:

其实这就好比读诗。谁都知道,李商隐的诗很难读懂,但就是耐读,庄周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7岁时我爷爷就教我背过,其实直到今天我也没弄懂它到底表达的是什么,但就是觉得美,不仅是音节铿锵,而且意蕴绵长,有一种让你发挥想象的朦胧美。读不懂没所谓,至少我们知道大自然一样是有结构的,混沌里自有其逻辑上的美。

我不能不说,现在的孩子比我当年强太多了。我们那时是没书读,于是是书就拿来读,误打误撞,然后才有了上述体验,人家现在是在自觉选择的基础上去读,是在超越了七龙珠、三国杀的境界下去读,于是这一读倒读出了自然美的意境来,这难道不正是这些优秀科普作品编辑和原作者所要达到的目的吗?

03

读不读经典科普作品的差距竟然这么大

于是,我有心对这几年来接触过的学生做个粗略统计。数据表明:

  • 城里的孩子基本上每人都读过至少一本经典自然科学基础读物;

  • 边远农村尤其是山区来的孩子,住校后在同学影响下,也会读这类书。

  • 同学间传阅的书中,这类书也往往排在前头。

这种阅读往往到高三下才刹住。甭管文理,也甭管是什么系列,都有人读。应当说,在我接触的范围内,自然科学基础读物的普及是相当广泛的,这为日后这些人才的全面发展培植了很好的科学根底

▲这些书,几乎城里的孩子每人都至少读过一本

还有一个有趣现象是,理科毕业班班主任平时如果读过科普作品,这个班的“可掐”尖子生的数量往往就比较多在与学生攀谈的同时,我当然也少不了与老师交流。

我发现,有些老师不太赞同学生去读这些“空洞的”东西:认为有些学生成绩上不去,就是平时喜欢玄想,好高骛远,要考的题不会,满嘴新名词倒不少。

稍加深入了解便知道,这样想法的老师多半自己没读过什么科普作品,他们一是认为那些概念都是建立在严格的可定量描述的公式基础之上,脱离公式说不清楚,还会形成先入为主的谬见,因此不赞成读;二是既然读不懂,读了也白读,还不如抓紧时间打基础,为日后能读懂这些概念创造机会。

改变这种想法很难,但也有些老师以前读过科普作品,他们在课堂上要比前者更愿意教学生用概念去分析问题,更注重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进行计算,因此也更能激发学生多看课外科普读物的好奇心。我们之间的交流,也增强了他们坚持这条教学路径的信心和动力。

上文中,王教授提及的书部分都出自《第一推动》系列,这是是国内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引进版科普图书,精选了世界一流科学家的一流著作,如霍金的《时间简史》、基普·索恩《黑洞与时间弯曲》、温伯格《终极理论之梦》、薛定谔《生命是什么》、彭罗斯《皇帝新脑》、丘成桐《大宇之形》等等,译者大都是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士,有着深厚的中英文功底。

这套书所叙述的不是某种在现实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科学技能,而是一种科学精神,或曰“科学的原动力”,影响了一代中国青年,成为他们的科学启蒙者,很多人最终成为了科学家。

现在,这套有25年历史的经典科普作品,经过勘误、润色等重新修订,按照按宇宙、物理、生命、综合四个系列全新亮相。

正值上海书展之际,大家可以亲临书展现场或者在各个电商平台选选、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