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山胜景 胸中丘壑

 华苑馆 2019-10-08

我国名山胜景数量众多,五岳、庐山、武当山、峨眉山等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雅客喜爱登临之处。那么,画家笔下的风景名胜会和我们亲眼看到的有什么不同呢?

一、庐山——清黄鼎《临沈周庐山高图》与明唐寅《匡庐图》

黄鼎是江苏常熟人,出生于清顺治年间,死于雍正时期,擅画山水。此图为其临摹明四家之一沈周的《庐山高》作品。原作系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70岁生日祝寿凭想象而作,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经与网上原图照片比对,轮廓要素相差不大,瀑布、石桥都有,沈周的画色彩更加丰富。我们暂时不能一窥原作,或可从黄鼎这里一窥想象中的庐山是何等样貌。

中间瀑布很直或出自太白诗

题跋很长,作者仰慕与成画后喜悦之情跃然纸上

石桥飞架,古松奇崛

既然是想象作品,就不能强求形似,前不久去过一次庐山,庐山的风景从照片来看是这样的:

庐山铁船峰,的确有吊桥一座

庐山三叠泉

《临沈周庐山高图》和实景最大的区别是庐山到处都是树且云雾缭绕、时隐时现,高大的树木也不长在山脚,而是长在山腰。不过,凭借想象,绘制出的庐山样貌已经非常接近庐山在人们心目中“奇秀”的评价。至于高,庐山海拔1400多米,也没什么问题。

不只是沈周画过庐山,更有名气的唐寅同学也画过《匡庐图》如下:

远山和近石轮廓颇相似

唐寅的这幅构图相对简单,色彩偏暗,枯树虬枝,桥上一老者骑一匹瘦马,后面有仆人相随。并题诗一首:

匡庐山前三峡桥,悬流溅扑鱼龙跳。

赢骖强策不肯度,古木惨淡风萧萧。

这个题跋就好辨认得多,意思也很明白,赢骖专指瘦马而非毛驴。据说三峡桥就是庐山观音桥(横跨星子县三峡涧),实际上是一座石拱桥,不知为何在此被画成木桥。

创作此图的背景也颇具传奇色彩,据说科场失意的唐寅人到中年又被招入宁王府中,唐寅只好装疯卖傻得以脱身,返乡途中游览华山后创作此图。后来宁王就被王阳明率兵消灭了。两位大名人就此失之交臂,各自安好。

有趣的是,此画的印章有两个,一个是南京解元,一个是六如居士。南京解元是唐寅28岁在南直隶考了乡试名列第一,后来却牵连到科场案中被贬为吏,索性辞去不做笑傲江湖去了,不过心情是很难平复的。又据说晚年信佛,称六如居士。唐寅子畏,子畏是唐寅的字,刚开始的确是字伯虎,后来改字子畏,不知是否想要重新过这一生。

此画为安徽博物院馆藏参展作品。

二、五岳——明宋旭《五岳图》

二室争奇,指中岳嵩山

嵩山太室山与少室山,禹王的两位妻子是两姐妹,分住太室少室

恒塞积雪,北岳恒山

融峰雨色,指南岳衡山

太华清秋,指西岳华山

画的下方有两人仿佛在谈玄论道

画中华山木桥很有特色,实景中可能没有

日观晴曦,指东岳泰山

最高的建筑应是南天门

宋旭是万历年间的大画家,能作诗通画史画论,后来出家为僧。这组《五岳图》是故宫博物院馆藏。这五幅画完整囊括了石门山人心中的五岳图景,题的字也都很有意境,抓住了五岳各自的特点,比如北岳有雪,南岳有雨,东岳看日出,西岳赏清秋,中岳则突出悠久的历史,使人联想到禹的两位妻子之间的故事,以及太室山少室山的得名。

这五幅画画风和之前的山水完全不同,用笔都是细细的,淡淡的,据说是吴门派(明四家都是吴郡人,故称)的支流。个人最喜欢其中的华山图,在险峻无比的山峰对面,两个人坐在山巅谈玄论道,只有侧面,形态却很到位。还有一座小庙藏在松树之后,眼前还有一座小桥。

在“江山如画”山水画展中,华山和泰山也有其他画家的作品,不妨比对一下:

清张宏《泰山松色》局部


明赵左《华山图》,临摹李营丘同名作品,此华山雄绝奇伟

明赵左《华山图》局部,笔力雄浑,不拖泥带水

三、燕山八景——清张若澄《燕山八景图》

西山晴雪

玉泉趵突

琼岛春阴

太液秋风

张若澄是清代名臣张廷玉的儿子,乾隆晚年让他在南书房侍读,所以张若澄画画,乾隆在右边题诗,每一景都是如此。这次只看到四幅,均为绢本设色,画幅也不大。乾隆的字很有特点,一眼就能认出来。这几幅画很有些工笔画的特点了,和前人大不相同。都是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常去的几个公园,其中北海公园就对应两幅,分别是琼岛春阴和太液秋风。

玉泉趵突是玉泉山的景色,本来称为“玉泉垂虹”,乾隆觉得不够确切,认为水是从石缝里面流出来的,并没有形成瀑布即垂虹,反而更像济南的趵突泉,所以改名。并题诗说明:

玉泉昔日此垂虹,史笔谁真感慨中。

不改千秋翻趵突,几曾百丈落云空!

廊池延月溶溶白,倒壁飞花淡淡红。

笑我亦尝传耳食,未能免俗且雷同。

这首诗颇有自嘲的意思,但更多的是自得,因为他发现了前人未曾发现的现象,并予以纠正。他是皇帝,有绝对的话语权,于是就是我们今天知道的玉泉趵突。玉泉山据说不对外开放,好在我们可以从图中一饱眼福。

多说一句,为什么叫“燕山八景”呢,是因为从金中都开始,才有燕京的名称,之前都叫燕山,除上述图中四景外,还有金台夕照、蓟门烟树、卢沟晓月和居庸叠翠。这八景正式定名仍然是乾隆年间。这八景中,除了北海的两个景色,其他都在郊区,如今也都是繁华的居住区了。而我们只能从画中一窥当年的北京城。

四、蜀地——清黄鼎《蜀中八景图》

七盘峻岭

剑阁雄关

朝天峭壁

孔道翠柏

黄鼎我们开篇介绍过,这里他绘制的蜀中八景,将我们带入一个陌生的蜀地,在古代人们到四川需要翻越蜀道,李白作为知名户外达人仍然叹息蜀道难,到后来苏东坡只好改走水路。其余四景分别是:五丁古峡、龙洞伏流、七曲仙踪、嘉陵夕照。

这些名称如今网上查不到,应该是画家自己所起或者当时的说法。这次只拍了八景中的四景,光线的缘故效果不佳。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幅作品应当是黄鼎四处游历时根据所见画出,写生对于画家仍然是十分重要的。

五、华东——明董其昌《纪游图》

董其昌是明代画坛乃至古代画坛的重量级人物,不仅自己能画,而且形成了自己的理论著作《画旨他说

“画家六法,一曰‘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然天授。然亦有学得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去,皆为山水传神。

高度概括了作画的方法论,并且留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至理名言,成为后世践行的重要指南。

此次看到的是万历年间董其昌38岁刚中进士时从扬州到山东滕州,路过江苏徐州时生了一场病,在此停留将沿岸的景色画下来,是一本写生图册,不是很成型的作品。整个风格古朴平淡,看季节应该是冬天。

六、关于名山的其他山水画作

明谢时臣《武当霁雪图》

《武当霁雪图》上部

此图题跋说道,少年时画家曾到武当游览,后来爬不动了,根据回忆绘制,以示不忘,因为印象深刻,图景一直在眼中。画家的记忆力超群,过了许多年,仍然能凭记忆描绘出亭台楼阁。


清梅清《敬亭霁色图》,霁,雪停天晴之意

《敬亭霁色图》局部,两名老者在林间闲谈


清祁豸佳《峨眉积雪图》局部

总体来看,明代画家的笔力要比清代浑厚一些,创作的舒展度更大,层次景物都更丰富。清初黄鼎功力也比较深,至于后来的宫廷画家,就是另一番风格了,对于我们了解皇家园林的原貌很有帮助。也由此发现,知名山水画家的共同点,一是必须广泛游历写生,这样才能吸取天地山川灵秀,打好创作基础。二是想象力要丰富,才能在没去过的情况下根据诗文作画。三是记忆力也要好,这样才能把美丽的景色印入胸中脑中,并随时取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