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露节气--深秋已至,那些吟咏深秋的诗词

 Zhanjh1936 2019-10-08
第十七个节气--寒露

今天是寒露,廿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五个节气,是秋季的正式结束。寒露标志着从凉爽到寒冷,凛冬将至了。秋色,在重露中凝结,温暖,在深秋中守候。

北宋名相、改革家--王安石

寒露一般在农历九月,这一月份中,百花渐渐凋零,只有菊花凌寒怒放,越是寒冷越是艳丽,所以古代先人也将这一月送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菊月”。北宋大政治家、大诗人王安石曾写出“空庭得秋长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单”的诗句,当时他因改革失败被贬,在杭州想起远方的朋友冲卿,心中的惆怅,并着丝丝寒风,我想大诗人此时此刻的心境一定是无比落寞。

代表“菊月”的大菊花

也有正值人生顺境,意气风发的唐朝起义军首领黄巢,写下“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著名诗句,说明古代文人对秋天这一丰收季节的喜爱,到处澄黄,欢庆收获,此时恰逢重阳,天朗云白,登高望远,到处是五色斑斓,不禁心旷神怡,天高气爽。

写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黄巢及起义军

深秋之际,天地间陡然升腾起一股肃然之气,让人心中升起一股敬畏之心,唐宋诗词大家中很多诗词都是吟咏秋天,歌颂秋天,像最著名的秦观秦少游的诗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吟诵千古爱情,并成为影视剧中经典的台词,还有元曲四大家之一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唐代刘禹锡的《秋词》: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有“诗佛”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种千古流传的禅宗意境;还有最最著名的唐诗《枫桥夜泊》,流传了数千年,甚至影响了中国周边的国家,“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谁也没想到,一首落第举子的诗居然流传千古,深得中国人民和周边国家人民的喜爱,这才是“真香”啊!

谁也逃不过“真香定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