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效果图 效果图 中国著名教育家、政治家、革命家、“北大之父”蔡元培纪念馆将成为绍兴名士之乡的又一处人文地标。日前,由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设计的蔡元培纪念馆项目方案已通过规划论证。蔡元培纪念馆建成后,将与蔡元培故居一起,成为人们纪念蔡元培先生的重要场所,努力成为中国蔡元培研究的中心。 蔡元培先生 蔡元培出生在绍兴市越城区萧山街笔飞弄13号。1894年,27岁的蔡元培从笔飞弄走出去,成为翰林院编修。他革故鼎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近现代中国,被誉为中国“现代教育之父”。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联合国冠之以“世界文化伟人”称号。 蔡元培纪念馆设计解析 设计: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蔡元培纪念馆鸟瞰效果图 项目位于绍兴市解放路与大运河景观带的交界处,在现有蔡元培故居的西侧,是书圣故里景区的核心地带。在古城保护的大背景下,迅猛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绍兴古城是一种巨大的压力。本项目意在绍兴古城中筑起一座承载多重功能的、与古城大环境共融的文化场所。 项目基地 设计在保留原有纪念广场功能和轴线的基础上,重构了空间形式与框架。拆除体量过大的医院,将基地西侧的孑民电影院改造为市民剧场。同时,保留蔡元培故居及广场的主体部分作为公共集会空间,并植入纪念馆、研究中心、活动中心等功能。整个场地在纪念馆的统领下,各部分公共职能集中且颇具关联性,成为北入口片区的活力中心。 基地及其周边环境分析 设计强调整体的轴线关系,各部分功能沿一条T型街道展开,游客能根据“广场——纪念馆——故居——古城北入口”的串联式流线参观。此外,纪念广场还设置了蔡先生的雕塑、景墙及浅水池,形成引导性与仪式感。 纪念馆入口运用了传统建筑中“照壁”的元素。人们在进入时会首先看到建筑标识,转而进入建筑主体。通过“围院”与“造景”的手法,游客在观展结束后可对望蔡元培故居。建筑还以故居西侧墙体为背景,形成“以墙为纸,以石为绘”的景观。 蔡元培纪念馆入口效果图 整体体块概念生成图 对于场地功能的设计改造,设计师团队对保留的孑民电影院进行功能升级、影院空间重新划分,并减少了剧场面积,融入报告厅、展厅等内容。研究会则融入了书吧、研讨、交流等功能,赋予了纪念馆更多社会性与开放性。 功能配比分析图 剖面图 在整体空间布局上,改造后的孑民电影院、新建的纪念馆与保留的蔡元培故居这三处建筑产生关联并相互补充。随着观览的递进,大小院落渐进渐出,体现出建筑的新与旧、现代与传统。同时,在新建纪念馆的西、北两侧,设计师合理控制了建筑高度与体量关系,使得传统里弄尺度与街巷活力再现。 再现传统街巷的尺度 纪念馆爆炸分析图 纪念馆展厅内墙体的主要材料为清水混凝土,并作为主要承重构件,悬浮起二层的展览空间。朴素、极简的清水混凝土墙作为背景,在这种氛围下,每个展品都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主体魅力。 从展厅观望蔡元培故居效果图 纪念馆与故居交界空间的馆侧立面使用单向透视玻璃(一种对可见光具有极高反射比的玻璃),这种材质处理使得旧建筑能够映射在新建筑上,产生新与旧的对话。整体设计通过清水混凝土墙、互动墙、透视玻璃、双层幕墙等为游客创造出更具观赏性、互动性的观览空间。 纪念馆入口广场效果图 蔡元培纪念广场与其保留街区效果图 项目试图通过保留历史、映射传统,并借助现代构造技术,演绎蔡元培思想的精神启迪,即“诠释传统,重构当下”的建构理念与思想。 鸟瞰效果图 据悉,蔡元培纪念馆是绍兴市与北大校地合作的首个落地项目。绍兴出过四位北大校长,是北大学子们向往的地方,也是北大学子的研学、实践基地。蔡元培纪念馆建成后,将成为绍兴与北京大学保持密切联系的重要文化纽带。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蔡元培纪念馆 项目地址:浙江,绍兴 基地面积:12174平方米 建筑面积:15019平方米 项目状态:在建 设计单位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ACRC 主创建筑师:胡慧锋 设计团队:章晨帆、朱金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