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破局点”:直面你的内心,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长

 wenxuefeng360 2019-10-09

在神话传说与仙侠小说里面,我们经常会读到这么一个情节:那些想要突破能力极限,达到更高一个境界的神魔、修行者,都要面对克服心魔这一关的考验,成功破除心魔,自然就是得道升天;克服不了,就是功亏一篑,打回原形。

佛语有云:“修行最大的敌人,是心有魔障。”如果把人生比作一场修行,那么我们这一路上的成长、蜕变,就是在不断破除内心各种魔障的过程,《呻吟语》里面说,“此心拖泥带水,是人生最苦处。”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身处不同的年龄阶段、人生十字路口上,我们会有不同的心理活动、思想观念,这些因人而异的想法、态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积极向上的自我激励,会鼓励我们一路向前,去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这是积极的一面;一类是消极悲沉的自我否定,在困难挫折面前会消磨我们的意志、动力——这是消极的一面。

社会心理学研究表明,消极观念的影响力要大于激励的作用,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尽管在前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在最后的困难关头却是功败垂成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尤其是在不同年龄的心理转换时期,我们一定要去正视自己内心深处的黑暗面——也就是那些给我们带来萎靡、悲观情绪的负面东西,比如失望、恐惧、危险、伤痛。

首先,需要郑重说明的是,“趋利避害”是我们早已种在基因里面的特质,是人类在千万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融入血液里面的东西,任何人都不要奢望自己不会出现黑暗面。不管在什么时期,也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存在利益分配、资源争夺、力量冲突等竞合性行为,就一定会引发人类基因里面的黑暗能量的爆发,其表现方式可能是压力、恐惧、惊叫、哭泣、疼痛甚至是伤亡。

一个人要有所成功,他所依靠的东西一定是正面向上的,因而我们一定要想方设法去转化内心的黑暗面,正如曾国藩在家书里面所千叮万嘱的:“只有保持一颗勤奋向上的心,才能心之所向,取我所愿。”另外,根据吸引力原则,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具有性质相近,趣味相似的东西,才会产生集聚效应。从能量场的角度来看,我们所追求的成就、功业、名望,本身就是社会大众所渴望、颂扬的东西,只有与之相适应的能力、信心、勇敢,才能帮助我们去争取到手。

你如果去观察社会的成功人士,你会发现这么一个约定俗成的行为,这些功成名就的人,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来回馈大众,感恩社会,这些行为背后所反折射出来的就是他们善于散发正能量,一来可以影响更多的人去做出更多的公益行为,二来可以提高他们在社会的知名度,为日后走向更高的人生境界埋下伏笔。正如《了凡四训》里面所记载的,“种善因,结善果”。

现代医学有这么一种假设,“生命的新陈代谢,可能是由能量支撑着的。”因此,我们需要学会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自信昂扬地度过人生重要阶段,实现生命的愿望与追求。在“幸福心理学”讲座上,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沙哈尔说过:“尽管是成功人士,也会有压力,有恐惧,有他们的至暗时刻,他们之所以能走到普通人所难以企及的人生高度,原因就在于他们知道如何去转化自己的压力,释放心里的负面情绪。”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彭凯平也曾说过,“真理说了也不过是耳熟能详的小常识,只是我们本能地忽视这些不起眼的东西而已,不管是日常生活的小快乐,还是人生的大成就,首先就起源于你选择做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懂得向身边的人分享开心愉悦的东西。”

对于如何面对自己的黑暗面,方法自然是应有尽有,而中华5000年的智慧文明也给了我们最实用的锦囊妙计,譬如说,佛家有“观心自照”的禅悟方式,即我们要打开自己的内心,把里面的小人释放出来,看自己是如何悲观的看待我们的生存环境,认清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以后慢慢地回到正轨上来,我们常见的“打坐”就是这么一种表现形式;道家有做到“道法自然”的修行方式,也就是向大自然学习、吸收一切正面的东西,用以提升我们内在的修养,所谓“精神内敛,取法天地”,就是这么一个道理;而儒家则是推崇“中庸之道”,强调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改正一切不好的行为。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在这里,生活的真相就是,我们的人生就像一面镜子,有看得见的阳光灿烂的一面,也有阴暗晦涩的一面,有幸福快乐的时刻,也有伤心失望的时候,往后不管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永远相信自己,相信努力,相信未来,只有先选择相信,然后才会看见,最终才会实现。

泰戈尔在《飞鸟集》里面如是写道:“生命以痛吻我,我仍然报之以歌。”孔老夫子也曾说过,“以直抱怨,以德报德。”不惧怕人生有多少难关,直视我们内心的黑暗面,化悲愤为力量,是我们粉碎未来的一切障碍,到达人生终点的最大武器,常言道,“我的命运我做主。”让情绪回归理性,让正能量为行动代言,是我们对生命该有的最大主动权和话语权。

最后的最后,借用一首诗,送给正在经历人生的至暗时刻,对未来充满怀疑与忧虑的你们,一起来共勉,“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无恨月长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