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汾西师家沟:埋没在大山深处的清代名居

 南山梵境 2019-10-09

师家沟清代民居,位于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处。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历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而成。总面积40000多平方米,分主体和附属建筑两部分。主体建筑布局合理,浑然一体,依山附势,雄浑壮观,其院中建筑格式多样,各有特色。有园门、耳门、偏门、楼门、屏门、暗门,上下左右互相贯通且衔接自然,形成了由下而上,楼上楼院中院的奇特格局。游客可上院观下院,前院望后院,出院又进院,如入迷离之宫。雕刻在门楼、走廊、过道上的各种木雕,砖雕,石刻题迹等文物古迹均保存完好。清代之时号称'天下第一村'。虽经200余年的风雨剥蚀,但纵观全貌仍不失其当年的雄姿和风韵。是北方民居建筑的典范,是一座具很高文物价值的古建筑宝库。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大山深处的师家沟民居始建于乾隆32年(1767年),到光绪年间(1875年至1908年)基本完成,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师家沟民居历经240多年风雨剥蚀,如今仍保存完整。有关专家说,师家沟民居是中国民居建筑的典范,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师氏家族在发迹的同时,也与其他晋商一样,用赚来的钱广置田产、扩充家业、起房盖屋,尽显阔绰。他们不惜血本,历经二百余年,建起了占地广阔的豪宅大院,以显贵。在建筑过程中,由于受传统封建观念和乡风民俗的束缚,建筑布局上具有典型的封建等级观念,装饰艺术饱浸丰富的乡风民俗。建筑有主有次,有藏有露,既能满足主人对外接触交住的要求,又能满足一定的隐匿性、私秘性的要求,既体现了尊卑分等、贵贱分野、上下有序、长幼有伦、内外别、男女归位的宗法礼教,又充分显示了建筑的时代性、社社、民族性,同时也呈现出它传统基础上的变异性、平衡性、保守性三种势态。村落居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向阳坡地上,村中砖构的窑洞式宅院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环村一周的石板路将村庄围入其中,村中的宅院均为师氏家族所有。路外散布着师家的祠堂、节孝牌坊、油房、染房、酒醋房和长工院等,整个主体建筑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

师家沟民居建于半山坡上相连的两个台地上,总体平面近于方形。院落的组合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为主,结合地形的变化和窑洞式建筑的特点,出现了一些与四合院组合的三合院和立体组合的二层多进合院形制。四合院的组合以封闭对称式平面为特征,宅门位于院落的西南角,宅门西向,同北方传统四合院中将宅门置于东南角、居中或向南的做法不同,体现了汾西地区民宅的特点。

在总体布局中有着防御特点,整个宅院除通过共同的交通通道联系外,还在各个院落间用较为隐蔽的踏道、侧门、隧道、甚至设在窑洞中的暗洞相互贯通。放眼望去,整个建筑群与山势自然衔接,交融一体,层楼叠院,错落有致,鳞次栉比。气势宏伟的景观洋溢着黄土高原的阳刚之气,可以说是一部山地建筑的经典,是耕读文明的窑居典范。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空间处理、地形利用、窑洞民居、建筑装饰、雕刻书法等风格正是许多晋商豪宅大院所无与伦比的。它的营建思路也值得今人借鉴,曾被国际古建筑学术界认定为:山区空间扩张利用建筑体“天下第一村”。

  师家大院最值得一提的当数建筑雕刻艺术,可以说是清代乡风民俗的集中体现。其木雕、石雕、砖雕,分别装饰着斗拱、雀替、挂落、栋梁、照壁、柱础石、匾额、帘架、门罩等各个方面,体裁多样,内容丰富。仅以“寿”字为,变化多样的窗棂图案多达一百零八种。

师家沟由于建筑的奇特、典雅和繁华,在清朝就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又由于地处偏僻山乡,在数百年的动荡与战乱中得以幸存。师家沟以其高品位的文化含量,逐渐被发现和认识到了它的独特价值。

师家沟大院始建于清乾隆314年,经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年间扩建形成一处窑洞式豪华院落群,占地面积10.5万平方米。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三面环山,南边临河,避风向阳,自然布局,错落有致,鳞次栉比,统呈阶梯形状,以四合院,二进四合院,二楼四合院为主体,大小31个院,设有正房、偏房、厢房、客厅、过厅、绣楼、赏月房等。用园门、耳门、楼门、偏门、暗门相通,自然街接交融一体,既突出了山区依山就势,窑上登楼的特点,又具有平川平面多进四合院的建筑特色。环建筑群一周,建有石板路,路外散布着师家的祠堂,节孝牌坊、油房、染房等。整个建筑群浑然一体,气势宏伟,构筑精美,风格独特。

  它不仅是重要的文物景观、人文景观,而且是我国民居建筑群中的精品,是集文物价值、居住文化、建筑艺术、生态伦理为一体的民族瑰宝。

山西老乡请点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