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曾经的银行老王 2019-10-09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春节。而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莫过于人们熟知的万万圣节前夜了。

国外的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我国一般被误译为“万圣节”。传说中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但是后来已经演变为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之夜。其实,对于现代的西方人来说,万圣节前夜就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目前,万圣节前夜已经变成西方一些国家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

脸谱化妆是万圣节前夜传统节目之一。朋友带着两小子在加拿大读书,其在群里发布的万圣节前夜的消息是为女儿吸血鬼的妆。朋友的小孩学校要举办万圣节前夜的活动,相当于我们的化妆舞会,与我们注重于个别特长的学生表演节目不同,他们的老师们和校长们都化妆成多米诺骨牌的样子。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而学生们则各自化成自己喜爱的样子。很多小孩在这一点都愿意把自己画万吸血鬼的样子,也许是因为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吸血鬼的样子,人们通过把自己画成吸血鬼来看看丑恶的世界,并让人们知道这个世界上不仅仅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还有许多丑恶的现象。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许多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提前准备儿童的衣服,提前购买南瓜并刻成灯笼的样子。

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是孩子们最大的乐趣。另一个朋友在美国加州,万圣节前几天,上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就被老师要求拿个南瓜去学校,老师教他们刻成南瓜灯的样子,再拿回家。万圣夜家家门口都摆放南瓜灯,并在门口摆放糖果。而他则带着孩子挨家挨户去搜集糖果。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搜集了满满一小桶,孩子才满意而归。在这一个过程中,孩子们体现了极大的乐趣和韧劲,朋友孩子不把小桶搜集满是不回家的,不管多累也要坚持,这让朋友感到很是意外。因为一般情况下,在每一家里只拿一两块糖果,以便为其他小朋友到来仍然拿到糖果,这也许就是从小培养的人人为我、我要与别人分享的习惯和理念吧。回到家看到自己搜集的一小桶糖果,孩子们是最开心的。当然了,朋友家准备了奇巧糖果就没有那么幸运,第一波小朋友来后就席卷一空,害得朋友家只好再拿出别的糖果代替。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任何节日都有一些内涵,我们不能期望让所有的人特别是孩子们鞭辟懂得那么多的内涵,但是通过各种仪式感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乐趣和精髓,也就足够了。起码通过孩子们参加万圣节前夜的活动,孩子学会了自己做南瓜灯,虽然不一定很好看;孩子知道要大家分享,把自己的糖果拿给别人再从别人家那里得到;见识了各种丑丑的样子,知道了这个社会并不完善。

国外万圣节前夜的仪式感和儿童的狂欢

所以,国外的万圣节前夜给我们的启示,教育和娱乐是可以相结合的,而严肃的仪式感在所有的理念面前都是需要的。(作者:麒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