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玩的很好的大学同学结婚。由于他忙于婚礼准备工作,还有其他的一些事情,然后把一些事情交给我协助处理。之所以让我协助,是因为我们两个在同一个城市工作,平时沟通交流、见面机会比较多。很多的大学同学的通知工作就交给了我处理。其他联系稍微联系比较多的同学和朋友,或者同一个宿舍的朋友也就是群发了一下通知。 在我协助通知到的时候,那些曾经大学玩的好的同学,好像显得并不太满意,甚至有点失望。感觉自己并没有得道足够的重视和尊重,只是简单的说:“到时候看吧,如果时间允许,或者能够请假的话就过去”,或者直接表示自己工作很忙,不方便请假。有的是把礼金转给了我,让我代为交给新郎官。 当我把这些情况转告给朋友时,朋友虽然有点失望,也只是说:没事,可能他们真的很忙吧,本来毕业后联系很少,关系日益变淡。进过这事儿之后,更是增加了一层隔阂,本来脆弱的情谊表达更是弱不经风,不堪一击了。 一段时间以后,谈起这段事情。几个曾经和朋友玩的不错的大学同学告诉我:我们之前关系确实挺不错的,他结婚我本打算参加的,也为他奔入婚姻礼堂感到高兴,但是,当这么重要的消息是经过你转告,而不是他本人通知的时候,我感觉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尊重。那些收到群发的消息的朋友和同学也说:“我感觉他会亲自打电话告诉我这么好的消息,把这个通知通过单线的联系告诉我,而不是通过群发”,“我早就知道他结婚的消息,可是我没有接她本人的电话和只是发给我自己的消息,所以,好像我去不去无所谓,既然这样,那我就不折腾自己,干脆不去吧”。 结婚的朋友很伤心,没有参加婚礼的朋友很失望。 另一个故事。 有一次单位组织外出学习,正好有个亲戚在出差的地方工作,表示愿意安排一次饭局。当时并没有完全确定,当定下来的时候已经将尽晚饭时间,我忙着去接亲戚及他的同伴来住宿的酒店,就麻烦就近的同事,让他代为通知一下其他关系比较好的同事。一个玩的很好的同事朋友表示自己已经有约,参加不了。忙完手头的事情之后,我又单独打了电话,他说真的已经有约,没有过来。 过了很久以后,在另一个饭局,酒过三巡,不经意间聊到这事儿,那位同事说:“我当时真的很失望,我以为我们的关系,你会第一个通知我,你会亲自通知我,晚上有个你撺的局,让我去参加,可是我接到的确是另一个同事的电话,当时我真的挺伤心和失望的,我高估了我们的关系,我高估了我的重要性,如果你当时哪怕给我发一个短信的话,我都会过去”。可是我本人并没有轻视的意思,我真的在忙其他的事情,接亲戚,订酒店,买酒水。没想到没有自己亲自通知,让这个朋友那么失望和伤心。 后来我明白,有的事情真的不可替代,有很多得关系需要亲自维护,有的事情需要自己去通知,有的话需要当事人亲自去说。那样才会给朋友独一无二被重视的感觉。不要因为忙碌而忽视了朋友的感受。亲自的通知,转告的转达会给人完全不一样的感受。我们都希望得道唯一得重视,尤其是最好的朋友。有的程序不能省略,有的情谊不可替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