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眼睛更易“过劳死”,眼科医生:这3种人更须注意眼受损

 未来医生官方 2019-10-09

到了秋冬季节,你有没有发现眼睛更加容易疲劳,干涩?

秋冬季节,室内外空气都很干燥,不仅皮肤容易变得粗糙,泪液的蒸发也更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泪液的减少,让眼睛在秋冬季节更容易疲劳,出现眼球肿胀、发干、视物模糊、眼睑沉重的现象,严重时还可出现头痛、眼眶痛。

上海市三甲医院眼科王主任向我们介绍:

“学生看书、年轻人长期看电子屏幕,视力问题越来越严重,中老年人也面临视力退化的问题。”

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在伤害了我们的眼睛,应该怎么防御。

是什么在伤害我们的眼睛

由于科技产品的广泛应用,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蓝光。

蓝光波长端,所以能量高,穿透力也就更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盯着电脑、手机屏幕看久了,就会出现视力疲劳,觉得看东西有些模糊。

就是因为蓝光,使得本来正好聚焦于视网膜上的成像,聚焦于视网膜前,造成色觉偏差。

如果没有让疲劳的眼睛及时休息,就会引起视力下降。

蓝光除了造成视力疲劳,还会对视网膜可能产生危害。

2014年,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视觉健康实验室联合温州医科大做了一次蓝光视网膜损伤研究,得出的结果是:

当蓝光峰值光谱 460~500 纳米,照度超过 1500 lx(勒克斯,反应光照强度单位),直接照射视网膜细胞持续 3 小时以上,会出现细胞活力明显下降和凋亡。

蓝光如果不经过滤,直接照射视网膜,会杀死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

尤其令人不安的是,这些细胞不会在眼睛中再生,从而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蓝光对视网膜的慢性损伤,导致视网膜退化,是引发和加剧视网膜色素变性及黄斑病变等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实叶黄素能帮助保护眼睛,免受氧化及高能量光线伤害。

看电脑看手机,叶黄素在保护你

人类视网膜上的黄斑点有大量的叶黄素聚集,而视网膜黄斑是负责中央视力的地方。

叶黄素作为黄斑的主要必需元素,可以过滤高能蓝光,保护眼睛免受氧化及高能量光线伤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叶黄素缺乏时,易引起黄斑退化和视力模糊,进而出现视力退化,近视等症状。

叶黄素只能靠食物获取,人体无法合成。

1994年,美国将叶黄素列入了《膳食补充剂健康与教育法》。

之后欧洲、日本、中国等国家也先后给出摄入标准,建议成人每日叶黄素摄入量为60—100mg。

我需要补充叶黄素吗?

中国人每日叶黄素的摄入量相对偏低,主要是我们的饮食结构造成的。

深绿色的植物中,叶黄素含量较高,如菠菜、西兰花、甘蓝、猕猴桃、蓝莓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中,菠菜的叶黄素含量非常高,每100g熟菠菜的叶黄素含量达到了11mg,是胡萝卜的44倍。

王主任反复和我们强调:

如果看电脑、手机的时间控制在6小时左右,可以适当多吃菠菜等深绿色蔬菜食补,常看看远处放松眼睛,不必过分补充。

而对于以下特定人群,建议根据情况选择叶黄素护眼片作为膳食补充:

1.常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办公室白领

一方面,在外上班或者做生意,饮食不规律,别说多吃深绿色蔬菜补充叶黄素,有时连饭都不能按时吃。

另一方面,在外工作的人群,特别是办公室白领,是用眼过度的重灾区。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白天上班看电脑屏幕,晚上玩手机舍不得睡觉,每天对着电子屏幕的时间经常超过8个小时,对眼睛的损伤非常明显。

一项省会以上城市的调查显示,近九成的年轻人有过早晨起床眼睛干涩发痒、眼睑呆滞沉重的情况。

特别是有过眼睛充血、流泪等不适症状的人,可以考虑额外补充叶黄素,减少眼睛的损伤。

2.正在读书、12岁以上的学生

现在的学生普遍都有手机,再加上经常熬夜看书,十年寒窗下来,眼镜镜片也变得越来越厚。

叶黄素可以防止眼睛退化,预防近视带来的积水、飞蚊症等后遗症。

图片来源于:网络

家长可以在饮食中多补充深绿色蔬菜,另外,吃鱼可以提高脑活力和记忆力,而且也可以抗氧化,起到预防人眼老化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12岁以下儿童在日常饮食中通常可以摄取足够的叶黄素,无需额外补充。

3.视力下降、45岁以上的中老年

黄斑变性是45岁以上人群常见的视力疾病,也是成为永远失明的第一原因。

在美国,有1300万人患ARMD症状,估计120万人因这种疾病陷于视觉障碍。

因黄斑变性导致的永久失明,比青光眼、白内障和糖尿性视网膜病变这三种常见病致盲人数总和还要多。

这类疾病以预防为主,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叶黄素,如果觉得视力下降明显,建议咨询正规医院专业的医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