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的时候,你会做什么?大部分人应该是滑手机吧,会拿起一本书来看的人,应该是少数。你不得不承认,今时今日,要培养(重拾)阅读习惯,比以往困难许多。 你可能想过要读书,在某个周末午后拿起书,却翻没几页就打起盹。阅读的时候,昏昏欲睡要比保持清醒容易;又或是被手机讯息打断,一本书看了好几个月都看不完。最终没能让你享受阅读,养成拿起书的习惯。 公众号/速读记忆 一、要想培养,或者说恢复阅读胃口,有以下几个步骤: 1、了解书的分类、增加走进书店的频率 从小,许多人把念书和考试画上等号,因而打从心里排斥读书。其实书的种类广泛,光是了解有哪些书可以选择,也许就能引起阅读兴致。郝明义用“饮食”来归纳各种类别的书,主要分为4类:主食、美食、蔬果和甜食。 主食指的是提供解决方法的书,比如说工作所需的专业书和解答生活问题的书,健康养生、时间管理都属于这一类。美食则是让我们体会人类思想的书,象是文史哲类书籍。蔬果能帮助消化,凡能辅助阅读的参考书都属此类,象是字典、或工具书。最后,甜点纯粹是为了消遣娱乐的阅读,象是漫画或轻小说。 不过,要提醒的是,这些只是基础的分类,并非绝对。一本书也可能是包含主食和美食等等。知道分类后,接着要设法增加接触、采买它们的机会。建议定下一些阅读的规矩,象是“和人相约就约在书店”。总能增加翻书、买书、聊书的机会,多认识食材,更容易成为一个好的采买者、咀嚼各式美味。 2、略读、细读交互运用,加速辨识书的价值 读书也如同饮食般,有时可以囫囵吞下,有时必须细嚼慢咽。大致来说,阅读的速度可分为 3 种:观其大略、不求甚解、熟读精思。遇到一本书先看书封、封底、作者介绍、前言和目录,就是观其大略;大致翻阅一下就是不求甚解;挑出符合全书要旨的一章细读,就是熟读精思。 交互运用这 3 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判断这本书值不值得读,读的时候也更能享受书中精髓。 3、每天拨出 15 分钟,一年也能读上20本书 阅读时间可以零存整付。比如说通勤15~20分钟的零碎时间,也足够翻几页书,累积下来的量也很可观。假如以每分钟读300字计算,每天拨出15分钟,一天就能读4500 字,一个月下来就是13万字,一年更可达到150 万字。若以一本书平均为7万5千字来看,表示你1年可以读上20本书。 4、所有知识都是从读不懂而来,坚持读下去 在重拾或培养阅读习惯的过程中,起初可以挑选简单、容易入口的书来读,也就是挑一本读得懂的书开始,然后再慢慢尝试不同种类的书籍。 一位阅读者应该要有的心理建设是,读得懂、读得明白这件事,一定是经过不明白而来,所以千万不要拿自己读不懂做为理由,而远离一本书。从轻松读到全神贯注,从读不懂到明白,当你感受到书本带给你知性、灵性上的启发,不仅为了增加知识,也可以纯然享受阅读的乐趣,你就成为一位读者了。 二、改变环境和行为,加速养成读书习惯的4个小策略 1、设下一个行为模式 例如上了地铁就拿出书来看、和人约见面就约在书店、每天睡前读 15 分钟的书。 2、摆一个书柜 只要让书柜出现在视线中,就会自然扫过书目拿起书本,也会更想要买书回来放。 3、在网络上写读书心得 主要用意是能和朋友一起聊书。只要把心得放上网,其他人就会来留言,无形中成为你读书的动力。 4、参加读书会 选择不需要事先预习、大家一起共读的读书会,重点在于和不同领域的人交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