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高法丨起诉时没有被告身份证号就不能起诉了吗?

 永心向海 2019-10-09

司法实践中有时会出现这种情况,想起诉却不知道被告的身份证号。法院要求起诉时必须提供被告的身份证号,但往往我们正是在对方失联后或者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会选择通过起诉的办法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死循环:没有被告详细信息——选择起诉——必须提供被告详细信息——无法提供——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1未能提供身份证号,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甲与乙之间签订买卖合同,因为履行合同过程中双方发生争议,甲以乙二人为被告向法院提起诉讼,甲在起诉状中仅注明乙居住地为A村,未能提供详细的居住地及身份证号码。

诉讼过程中法院根据甲提供的地址无法通知乙应诉,因甲未提供身份证号码,因此无法调查被告的基本身份信息。法院认为该案没有明确的被告,不符合起诉条件,于是裁定驳回起诉。

2没有身份证号也应立案

2019年9月16日,对于网友关于立案是否要提供被告身份证信息的提问,最高院发布明确答复,只要原告提供具体明确的足以使被告或被告人与他人相区别的姓名或名称、住所等信息,即使没有自然人被告身份证号码,也应该依法登记立案。

如原告提交的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3律师建议

通过最高院的答复可以看出,其实法院要求我们在起诉状中写明被告的详细信息,是为了确保法院能够通知到明确的被告人出庭应诉,法律文书能够准确送达给被告。

因此,律师结合实务经验,提供以下建议供大家参考:

1、在与他人签订合同,建议在当事人信息处,写明对方的详细信息,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号、详细住址等,在合同中约定如果信息发生变更,应及时通知,否则应承担相应责任;另外建议保留一份对方的身份证复印件,以防对方填写虚假的身份信息或者出现同名同姓的情况。

2、如果起诉时发现被告失联,或者不在住处,可以委托律师,根据身份证号去派出所调取户籍信息,或者即使没有身份证号但是知道其户籍地的,可以委托律师去他的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调取其个人信息。

3、如果任何个人信息都没有,可以回忆是否与其有业务资金往来,可以尝试通过银行账户到银行调取其身份信息;如果有房产、汽车可以尝试到房地产交易中心、车管所调取个人档案;如果被告有正式单位或者缴纳社保,可以去工作单位和社保中心调取等。但是身份证号毕竟属于个人隐私,在通过上述情形下查询身份证号或个人信息难免有些困难,最好的办法还是建议大家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未雨绸缪。

适用法律:《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09条 原告提供被告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等信息具体明确,足以使被告与他人相区别的,可以认定为有明确的被告。起诉状列写被告信息不足以认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可以告知原告补正。原告补正后仍不能确定明确的被告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受理。

案件来源:太湖县人民法院,(2015)太民二初字第00332号,宋小飞与孙小平、孙国平买卖合同纠纷一审民事裁定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