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古代的城市 1.古埃及的城市建设成就 1)用地选择上因地制宜。村镇庙宇修筑于尼罗河畔的高地上,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修筑于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免受水患; 2)最早运用城市分区(不是功能分区),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 4)出色的建筑群落与景观设计,规划中应用对称、序列、对比、主题等构图手法; 2.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a.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b.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c.演变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赛里纳斯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 3.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 1)希腊化时期,城市建设大都按照希波丹姆规划形式来建造,布局规整,模式统一; 2)城市广场整齐划一,从城市功能分区,道路系统,邻里住区的划分都是按照几何和数的规律进行规划建设; 3)城市中心由广场取代卫城和庙宇; 4)城市广场普遍设敞廊,讲究气势和透视效果; 5)城市环境卫生条件好; 4.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a.布局特点: 1)有方整的城墙,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2)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3)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b.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 1)平面正方形; 2)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 3)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 4)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5)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 5.罗马共和时期与罗马帝国时期广场建设的异同 1)罗马共和时期广场是城市社会经济政治的中心,罗马帝国时期广场是皇帝树碑立传的纪念地; 2)共和时期广场建筑连续形成不相协调,帝国时期通过柱廊得到统一; 3)广场由开敞走向封闭,有自由走向严整,目的在于塑造一个供人观赏的三维空间; 4)共和时期广场组织较乱,帝国时期通过多个彼此垂直轴线组成一个整体; 6.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 1)城市选址。高爽地段,有利避风、浓雾、酷热,接近水源,交通便利; 2)建筑物选址。探讨了建筑性质,同城市关系,地段四周现状、道路等; 3)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 4)理想城市方案。平面八角形,便于防守,放射性路网,广场神庙居中,道路不直接对向城门; to be continu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