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经典情景,早起上班,你与公司的大领导同乘一座电梯,老板主动开口问你近期的想法,这是一个久违的机遇,自己的方案酝酿了三个月,但一直没能找到合适的场景去沟通。现在机会递到你面前,电梯开始一层一层向上升起。 但你只剩30秒了。 在有限的时间去做出精确的表达,这是每个人都遇到的挑战。从广告到新闻播报,为了最大程度的吸引消费者,30秒是现代人注意力的极限。 如何在30秒内高效表达,大象为你总结了当代表达策略大师米罗佛兰克的8种策略,助你能在30秒内,高效完成表达。 ![]() 明确目的 1:明确你的目标 向自己发问,我为什么要开口,我想要达成什么目的,我为什么... 要想对他人施加影响,你必须先面对自己。 任何的谈话场合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不是顾左右而言他。一旦确认了目标,你的语言自然会向主题上倾斜。另外明确目标,也是提升你表达信心的重要一环。 换位考虑 2:深入了解你的交流对象 强烈的目的有时也会影响你表达的效果,此时,你必须了解你的听众是谁。 正如优秀的作家能够控制读者的阅读体验一样,你也需要在这简短的时间内争取到对方的共鸣,无论是你的上司,你的伴侣,还是你的朋友。强烈的表达意愿,很容易淹没掉对方的感受。 开场白 3:开口上钩 万事开头难,开口的第一句话,一定需要仔细斟酌,这时,不妨问自己三个问题: ·钩子能引领你达到目标吗? ·钩子与你的听众真的有关联吗? ·钩子能成为你30秒的开场白吗? 如果这个钩子符合备选,你还需要考虑句式,疑问句是最好的选择。 钩子也需要灵感来源,可以在印象笔记里随时储备。 你偶尔听到的一句话,哪怕是“你看那儿有一只蟑螂”,只要句子能在短时间内,赢得了你那稀薄的注意力,就值得记录下来。 内容策略 4:内容布置 上钩了,那就得开始考虑内容。你需要在30秒内,简洁,精炼,又不讨人厌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这样的技巧需要长期的锻炼,试着用身边的信息练手,不管它是要用3分钟读完还是多久,都尝试压缩在30秒内,训练你脑袋对信息筛选的敏感度。 如果说钩子是你的十万加标题,讲话内容就是跟随在后面的故事。何事、何人、何地、何时、为何都属于你要讲清楚的一部分。 直奔主题 5:提要求的时候 收尾处点题。 任何合约,命令,规定,最终都会落实到要求。 这是你万全准备后的至关一环,一句话来说:“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这是你的目标与你的听众之间的平衡。强硬要求对方迅速回应可能会收到一个最快的答复,而巧妙的心里暗示也不一定能得到想要的结果。 这要权衡于你的评估,你在30秒内多大程度的推进了对方的意愿,你们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 最重要的是,收尾时不要把要求咽回去。 表达技巧 6:使表达更动人的四种方法 ·形象化-描述生动的画面 ·明确化-用语要简洁清晰 ·个人化-用亲身经历引起共鸣 ·情感化-触碰听众的内心 可以针对不同诉求调整的表达策略,如果是一个复杂的讯息,那明确化的表达可以为你赢得时间。 对于那些拿不定的目标,就需要走一些情感通路,这都依据你想达成的目标而定。 语言与非语言 7:真正会表达的人 你说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说。 这包括了上述六个30秒语言策略,但真正的会表达,还有许多非语言因素。 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合适的穿着打扮,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位置,表情与肢体习惯。 软绵绵的声调一定不是一个有说服力的选择。 节奏上的把握也十分重要,掌握关键信息的停顿,哪怕是30秒的时间,一两次关键的停顿也是有必要的。这也会为你争取即兴的思考时间。 30秒 8:任何讲话都只留30秒 我们会把30秒想做一种极端情况,生活当中,你会有更加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去做出表达。 但任何表达场景都是30秒钟的衍生,演讲是一个扩大版的30秒讲话,会议主持是一个扩大版的30秒讲话,以上的语言策略依旧能奏效。框架与逻辑可以延续,但最重要的,是给自己计上时。 现在,把每一次谈话都当作一次锻炼。 记住,在你开口的那一瞬间,对方的注意力已经在下跌,30秒的倒计时,已经开始转针了。 拿下对面的注意力。 ![]()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