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江小鱼 青花瓷里容颜秀,蛾眉绝世不可求。 云淡风轻水墨画,古道西风洗铅华。 妙笔生花销魂手,自是文山方氏有。 此曲来自神仙地,余音绕梁人间天! 这或许是对方文山最大的赞誉。 从来都觉得自己是一个理智且不是那种像个十七八岁的孩子般疯狂的追星一族。 但是后来才发现,原来某一时刻,我也有过那种追星的心态。 只是对象不是某个明星艺人,而是甘为他人作嫁衣的超级填词人方文山。 我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他的,只知道那个时候,很喜欢周杰伦的歌。 每次出新歌都会去买他的唱片,感觉旋律很优美,但是始终听不清他唱的什么。 后来对着歌词去听才发现,原来好听的不止是音乐,还有那些富有画面感的词,从此,便深爱于他。 方文山,外表其貌不扬,甚至可以说是有点丑的男人,但文笔之下却有着难以形容的美。 有人说没有周杰伦就没有方文山,其实我想说,没有方文山又怎会有周杰伦? 黄舒骏说:“在这个年代,如果没有周杰伦会更寂寞。” 姚展雄说:“在我看来,如果缺少方文山,周杰伦必定会更加寂寞。” 现在想想,方文山与周杰伦之间,只不过是在相互的成就彼此。 只是比起周杰伦,我更喜欢方文山一点。 这个“周杰伦成功背后的男人”的故事。 更像是一部典型的草根逆袭史。 01平凡的出生,不平凡的梦想1969年,在台湾靠近台东的一个偏僻的小镇上,有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出生,他就是方文山。 在那个年代,不流行“草根”一次,而流行“蓝领”的说法。 所谓的“蓝领”,通俗一点说法就是吃不饱饿不死的社会中下级,很显然,方文山就是典型的“蓝领”一族。 比起很多人的童年,他虽说不是颠沛流离。但也仅仅是维持生存而已。 没有零用钱,上不起才艺班,求学路上基本都是在最边缘的位置。 那个时候寒暑假大多数的孩子都在过着多彩的假期,而方文山只能选择到处找事做。 高尔夫球童、餐厅服务员、发小广告、送报纸,甚至去废弃工厂捡垃圾。 只要有钱赚,他从不怕吃苦。 可能这种生活对于70、80年代的人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时候全国很多地方都是这样的贫穷。 都是为了生活,迫于自力更生,勤俭节约。 然而不同的是,有的人选择了碌碌无为,甘愿平庸,而有的人选择了奋发图强。 对于年少的方文山来说,奋发图强这个词似乎有点过头。他只不过是一个爱好写作的差学生而已。 对于穷苦人家而言,没资源没背景没人脉,唯一的希望就是读书。 可是读书到底有何用?对于方文山来说像一层迷雾,百思不得其解。 毕竟挣到手的钱才是最能解决生活的根本。 于是他像很多坏孩子一样,被老师臭骂,恨铁不成钢。 而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写作,因为热爱,所以专注。说不上如痴如醉,但每次写作文他都是第一个交卷,甚至还帮忙同学写。 他乐此不疲。 可纵使他写出再高水平,也无法迈入大学之门。于是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入伍。 3年的兵役,方文山回归社会,或许是脱离世俗太久,总感觉格格不入。 没有文凭,没有经验,方文山只得去做机械维修工、百货物流送货司机等各种费力不讨好的工作。 毕竟谈论梦想之前,首先要活着。 可能说活到这里为止,他与别人真的没什么不同,那个年代很多人都是这样,早早辍学,混迹在无望的社会之中。 而唯一不同的是,方文山走到哪里都随身携带笔和本子。 工作之余,能抽出时间写作,成了方文山最愉快的时光。 那时候,他23岁,定下了人生的第一个目标:编剧。 02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那一年,他报了两个编剧培训班,白天工作,晚上学习。成了方文山每日的生活。 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品味了无数的电影作品。 一切满怀希望的向前。 可是那个时期的台湾,电影市场并不景气。没有经验没有人脉的他,找工作犹如无头苍蝇。 好在,那时期音乐大热,张学友、刘德华等无数歌手如雨后春笋的冒出。 于是,方文山采取“曲线救国”的方式,先写歌再做电影。 于是他开始一边打工,一边写歌词。那时候只要有空他就拿出本子写,无止境的写。 可能他自己都不知道,闲暇时间里,他足足写了上百首歌。 一个打工仔也会写歌?这是多大的笑话。 没人看被人笑给方文山泼足了冷水。 可是他不想放弃,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所有的歌曲做成了册子,寄给了所有从磁带上抄来的公司地址。 为了避免各种丢失,他甚至一个公司寄了两份。 然后就是漫长的等待,结果是石沉大海,可想而知。 也许有些人注定一辈子只能在工地干活,也许有些人一辈子都不会受到上天的眷顾。 很显然,方文山是上天眷顾的人里的最后一个。 就在差不多快要放弃的时候,方文山等来了唯一的一个电话。 打电话的那个人,让他去台北。他就是吴宗宪。 ![]() 一开始他半信半疑,吴宗宪当时是台湾有名的制作人。怎么可能是他? 可是再三确认后,他欣喜若狂。那一刻,他高兴的像个孩子,即便已经是28岁的男人。 可能那一刻,他心里比谁都充满希望,幻想着被吴宗宪赏识,所写的歌被人认可,然后成名,然后走向外面的世界。 可是幻想终究只是幻想,等待的却是残酷的现实。 那一年,方文山带着自己的作品,还有一张吴宗宪的专辑,去往他公司报道。 结果忙碌的吴宗宪根本没有时间顾忌他,简单的说了一些签约的事情就完了。 没有签约金、没有底薪、没有任何承诺,就这样,方文山成了吴宗宪的人。 那时候,方文山心中满是自豪,自觉以后能跟着吴宗宪很是骄傲,殊不知那一批被选中的人,前前后后有七八个。 而18岁的周杰伦就是其中一个。 更为残酷的是,同一首歌,七八个人一起比稿,谁的好用谁,比起受过专业训练学习的人,方文山被现实狠狠的抽了一巴掌。 那一年,方文山几乎没什么收入。 而一同进去的周杰伦,也没好到哪里去,被吴宗宪各种批评写的什么烂东西。 于是,方文山和周杰伦成了难兄难弟。因为没钱,所以他们70%的时间都住在了公司。 有吃有住,有网络还有电视,最重要的是还不用给钱。 为了写好稿子,方文山研究了好多词人的写作方法,那时候大多数喜欢用细腻的情爱辞藻去煽动观众的情感。 可是方文山不一样,他把小说,电影里的东西写进了歌词,创造出画面感。 可惜的是,那时候没人懂,因为不流行,所以不受用。 后来关于周杰伦的事,很多人都已经知道,被刘德华、张惠妹退稿,也是深受打击。 最终吴宗宪给了他一个希望“10天50首歌,能完成,我就帮你发专辑。” ![]() 结果是,周杰伦顺利的完成了50首歌,吴宗宪从里面挑选了10首给他发了专辑。 可是那时候没人知道,这10首歌里,有5首就是方文山的作词。 2001年,周杰伦的第一张专辑《JAY》发行。横扫了整个华语歌坛,一战成名。 而专辑中方文山写的那首《娘子》,提名了金曲奖最佳作词人。 那一年方文山31岁。 03方文山的黄金时代成名后的作品,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事。 此后,方文山获得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最佳歌曲或最佳作词人奖。 ![]()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你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 这是2004年周杰伦发行第五张专辑《七里香》的歌词。 不仅仅创造了亚洲销量冠军,这段优美极具画面感的歌词,更是被写进了中考作文题目里。 从《兰亭序》《女儿红》《东风破》,到《青花瓷》《菊花台》《发如雪》,再到《古巴比伦》《1949的上海》。 歌里始终没有欲说还休的情思,却深藏着唯美的意象画面。 ![]() 有人说他是作词界的蒙太奇大师。他可以把极具简单的字眼,注入脱俗清新的灵魂。 在满是情歌的音乐世界里,他算是个另类。 吴宗宪曾“歹毒”地说:“看看他的词,再看看他的脸,你才明白,原来上帝是多么公平!” 影视圈里有一个鬼才导演叫徐克,天马行空是他独特的风格,看似不切实际,实则无人能及。 而方文山,就是音乐界里的鬼才词人。 从来不拘泥于某种内容,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有的句子用专业的说法还是种病句。 《发如雪》里“你发如雪,凄美了离别”。 《东风破》中“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爷爷泡的茶》中“陆羽泡的茶,像幅泼墨山水画。” 读了十几年的书,从不知道”离别“可以用”凄美“形容,”漂泊“可以是”一壶“。”茶“是一副”画“。 与其说这是他韵律学上的特色,不如说是修辞学的绝招。 ![]() 高晓松在《奇葩大会》里曾说:“用中文写歌词,纯以美来说,方文山是第一。” 他还说,方文山是写国语歌词的最酷的词人。 于是刘德华、郭富城、张学友、蔡依林、林俊杰、S·H·E、吴宗宪、温岚、潘玮柏、袁咏琳、张靓颖纷纷找到他。 ”逼“他写词。 ![]() 很多人都说2000年后的音乐时代是周杰伦的时代,殊不知也是方文山的时代。 本以为唱了《东风破》已经无人能敌,谁知方文山又给了《发如雪》。 当《发如雪》自觉无法超越时,他又写了《千里之外》。 当以为《千里之外》是巅峰之作后,他又创作了《青花瓷》。 谈及方文山,周杰伦找不到形容词去形容他的才能。 ![]() 他只是说,方文山是他的贵人。 04左手生活,右手梦想或许你可能想象不到,如今标记着”词圣“的美誉的方文山,也有着这样的故事。 三十岁前的众生牛马,换了三十岁后的诸佛龙象。 有人说他是个天才,其实在我看来他只不过是一个勤奋读书,热衷写作的普通人而已。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左手生活,右手梦想。 一边是汗流浃背的打工生活,一边是阳春白雪的诗词歌赋。 ![]() 即便是生活再苦也充满希望。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生活,我们改变不了的是出生,能改变的只有命运。 而改变命运的前提就是你要有足够的能力。 别觉得人生荒废了太多已经没有了回头的机会,其实只要能醒悟,什么时候都不迟。 出生平凡普通的家庭,没有出彩的样貌,没有显赫的家世,方文山唯一有的就是梦想与坚持。 ![]() 也许在努力过后,我们成不了方文山这样的人。 但我们始终可以成为第一个自己。 —END— 原创作者:江小鱼 一个假装文艺的伪青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