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华玉: 秋日多瓜

 老鄧子 2019-10-09

 秋天的田间地头随意走上一趟,就能看见一些个丝瓜秧吊在架上,又或者随意爬在树上,几朵黄花高高低低的开,有长长短短的丝瓜结在秧上。有一天散步,看见一个小小的瓜,像手指一般长,头上还顶着一朵小花,初看,错以为是根小黄瓜,仔细瞧,才看清原来是一个丝瓜宝宝。

 秋天的地沿边上,只要你稍稍留意,那些乱草丛里就可能藏着一个瓜秧,上面或是结着方瓜,愚瓜,喇瓜,南瓜等,它们或圆或长,形状各异,它们不打农药,是天然绿色蔬菜。方瓜,南瓜老了可以蒸着吃,可以和米加在一起煮粥喝,很香甜,若吃不了,还可以掺在面里发出来蒸馒头吃。这些品种多样的瓜里面,我更喜欢把它们做成馅包饺子吃,尤其喜欢愚瓜馅,当然是以嫩的时候为佳。

 前几天,嫂子给了一个瓜,女儿捎上来,一进门,就从兜里拿出来在我眼前一晃,吓了我一跳——青绿色的一根,中间略粗,两头稍细,像一条没有伸展开的蛇一样扭曲着。也就是从这一次开始我才知道它叫蛇瓜,记忆里仿佛是第一次听到这个名,仿佛也是第一次看见这个怪模怪样的瓜。

 第二天恰好是中秋节,调了两样馅,一样是蘑菇韭菜猪肉,一样就是那根蛇瓜。别说,这么漂亮的瓜还真不忍心下手,我拎着它端详了半天,才用插丛碴成丝,在拦刀剁了剁,葱花,油,盐一搅拌,调成素馅,不用吃,单看色泽便如翡翠一般诱人了。

下锅,煮出,迫不及待的尝尝,果然很好,味道类似于其他瓜又有别于其他,很难描述,正是“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食物,不仅仅属于味蕾,有时候需要用心品尝的。稍嫌不足的是,馅的口感微微有点硬,这是第一次用蛇瓜来包饺子。第二次吃蛇瓜是炒着吃的,也是弯弯扭扭的一根,洗净,斜刀切成薄片,油温八成,放入蒜片葱姜大火爆炒片刻,入盘,颜色嫩绿透亮,在佐以一碗香喷喷的小米粥,妙不可言。

 吃过两次蛇瓜后,我偏爱上了蛇瓜,不仅是因为它的味道,更是喜爱它的长相——像蛇一样,美丽又魅惑。想想这么多年,在这瓜累类丰盛的季节里,我这喜欢吃瓜的人,竟然才识得蛇瓜庐山真面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难道在市场上我从来没见过?看来,任何事情也是要讲究缘分的,大到人与人,小到一菜一瓜。

 小时候,我家乡园子里的瓜没有这么多花样,家家户户都是很单一的品种,记忆中好像只有两样,茭瓜与窝瓜。我家那时候吃的第一顿茭瓜馅饺子,一般都得归功于隔壁邻居吴婶,当我们园子里的茭瓜还没长大时,一般是不舍得摘下来,可是我的吴婶,她无论上山还是下地,总是能顺手牵羊带回来好几个茭瓜,那深绿色的、带条纹的茭瓜嫩得还没长出籽来,她就给偷摘回来了,不知道摘谁家的。一回来就送给我妈两个,笑嘻嘻说,嫂子,晚上包饺子给孩子们吃。我妈呢,总是免不了说她一顿,不让她去摘人家的,可是,下次她还这样,仍然把茭瓜往炕沿上一放,仍然笑嘻嘻说,好呀好呀,下次不摘了。一边说一边脚底生风跑回家去了。

 我家乡的院子与街门之间,都有一条长长的过道,过道两旁是两家人的障子,两家障子的上方也是用宽窄不一的木板搭起来,成了一个天然的窝瓜架子,窝瓜秧一点一点长起来,爬到障子上,又顺着障子爬到顶端,直到花和绿叶长满了架子,秋天,一个个五颜六色的窝瓜就长成了,大个的躺在架子上面,小个的就从空隙间垂下,高高低低,形成了一道窝瓜风铃,只是窝瓜太沉了,风吹过,也不会叮叮铃铃的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