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昵称32901809 2019-10-09

我们都知道,在唐代的书法领域几乎就是楷书与草书的天下,而这两种书体似乎也更符合我们心目中的大唐的形象。其实,虽然其他书体在唐代比较少但也不代表没有。比如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这位书法家陆柬之便是一位以行书见长的唐代书法家,他的行书有'大唐第一行书'美誉。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位陆柬之与另外两位书法大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他既是楷书大家虞世南的外甥,也是'草圣'张旭的外祖父。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陆柬之是吴郡吴县人,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他是武周宰相陆元方的伯父,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虞世南的外甥,'草圣'张旭的外祖父。陆柬之学习书法一开始自然是跟着舅舅虞世南的,而虞世南则是师从王羲之的后人智永和尚。由此,我们便可以总结出一系列从魏晋到隋唐的书法发展的师承脉络:从'二王'父子到智永和尚到虞世南又到陆柬之再到张旭。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陆柬之也是名重一时的大书法家,当时有人把他和褚遂良、欧阳询、虞世南一起并称书法初唐四大家,当然现在流传最多的版本是将陆柬之换成了薛稷。不过能进入提名就证明了陆柬之的实力。陆柬之受虞世南的影响很大,不过两人所擅长的书体并不相同,陆柬之的名气也不如虞世南大。除虞世南外,陆柬之又学欧阳询,晚年临摹王羲之、王献之的作品。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陆柬之的隶书和行书被视为妙品,草书被评为能品。他的书法流传下来的很少,尤其是隶书和行书几乎绝迹。不过好在他的代表作《文赋》幸运的流传了下来。《文赋》全称《陆柬之书陆机文赋》,被视为'大唐第一行书',是初唐时期少有的几部名家真迹之一。根据《石渠宝笈》的描述,陆柬之版的《文赋》纵26.6厘米,横370厘米,全卷共144行,计1658字,其中行楷1566字,草书92字。真迹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陆柬之所书写的《文赋》原作是西晋陆机(国宝《平复帖》的作者)所著文学理论专著。据说陆柬之年轻时便对远祖陆机《文赋》极为倾心,想亲自书写一篇,但考虑到自己书艺还不够高而未敢轻易动笔。直到到了晚年书名赫赫之时,陆柬之才拿起笔完成了自己心仪的《文赋》,完成了自己的一个心愿。虽然陆柬之是唐朝人,但此帖颇有晋人书法的风采。笔法飘纵、超逸神俊,笔致圆润而少露锋芒,意境平和简静。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被誉大唐第一行书,两位大书法家都与他有关-书法家陆柬之

历代书家们都将《陆柬之书陆机文赋》视为瑰宝,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元代书法家揭溪斯曾评论此帖说:'右陆柬之之行书《文赋》一卷,唐人法书结体遒劲有晋人风格者,惟见此卷耳。虽若隋僧智永,犹恨妩媚太多、齐整太过也。独于此卷为之三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