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秸秆炭化还田,盐碱地变良田!

 奔跑在成长路上 2019-10-09

9月27日,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19“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绿色农业试验示范观摩研讨会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成功举行。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肥料监测试验处处长田有国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技推广总站站长徐润邑、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研究员施卫明、中国土壤学会盐碱土委员会荣誉主任杨劲松、石嘴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学勇等相关机构、科研院所的领导专家,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胜、中粮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农业金融部总经理王强等相关企业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盐碱变良田 良田更高产

观摩会选取了渠口乡水闸村盐碱改良田和姚伏镇小店子村的基本农田两处观摩点,分别对“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绿色农业生产试验示范田进行了现场观摩和成果验收。

秋意送爽,稻香绵长。位于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渠口乡分水闸村的盐碱地上,金色的稻浪在微凉的秋风中层层叠荡,放眼望去,一望无垠,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的稻秆,也“笑弯”了老农民丁卫的眉眼。老丁兴致高昂的向记者介绍:“今年是我承包这片盐碱地的第9个年头,从一开始的亩产300-400斤,到后来的600-700斤,再到如今的1040斤,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让我们从持续亏本转变为去年每亩地盈利300元,收入有了增长,日子也就有了盼头。”据介绍,老丁也是当地的种植能手,2011年承包了1009亩盐碱地,受制于土壤和种植技术,年年亏损,2015年老丁改种水稻,并积极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的应用。2018年开始施用炭基肥,改良效果显著。

跟随大巴从渠口到小店子村的路上,随处可见繁忙的收割机和农民一车车的稻谷送往粮储公司,不少农户都在自家院子开辟了临时晒场。记者还发现,在秸秆再利用方面平罗县多方发力,不少路边景观都由秸秆编织而成。

抵达小店子村口,一下车,入目金黄,扑鼻稻香。这里的水稻更加饱满清香,稻浪细密绵延,随行一位工作人员随即用手摘了一株稻穗揉捏去皮,放进嘴里咀嚼了起来。“这个口感更加细腻。”观摩一行也纷纷深入示范田区,近距离观察。对比发现,使用炭基肥的水稻对比常规施肥,根部更加扎实,根须丰满,秸秆更加粗壮,稻穗饱满。

此次观摩的亮点是选取了一块炭基肥示范田和一块常规施肥对照田进行了现场成果验收。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尘土飞扬,水稻秸秆在收割机后方整齐排列,专家们也纷纷围在田埂旁边,秋收气氛愈显浓烈。收割完成后,工作人员对各田块的面积进行了测量计算。随后,驱车前往当地的粮站进行了重量、水分等方面的测定。记者和专家组成员全程跟踪、大胆发问、细心求证,以保证验收的严谨性。

平罗县姚伏镇小店子村党支部书记哈学虎是当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牵头人。他告诉记者:“今年受天气影响,水稻的平均生长时间被缩短一周左右,对今年的秋收造成了部分减产,2017年我们的亩产在640kg,今年需要在550kg以上才能保证盈收,看现在这个架势,今年施用碳基肥的稻子,怎么也得过700公斤!”

科技助高产

专家献策加大炭基肥新技术推广

下午,参观考察后,专家媒体考察团举行了研讨会,总结了2019年度试验示范成果,交流研讨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石嘴山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学勇为研讨会致辞。他指出,石嘴山市是自治区重要的粮食产区,近年来,石嘴山市始终坚持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尤其是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土壤改良全产业链高效发展新模式在平罗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初步熟化成型,具备在更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希望通过此次观摩,各位专家学者对石嘴山加快推广秸秆炭化还田技术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南京农业大学潘根兴教授详细阐述了“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技术开发及应用。他表示,炭基肥在减肥增效、强根、调土、活菌、促生、溶磷等多方面效果显著,同时希望炭基肥为盐碱地水稻增产作出更大贡献。 

宁夏农林科学院作物所研究员殷延勃对平罗县试验示范成果进行了总结,国家统计局平罗调查队副队长俞海宁宣读了验收结果。他表示:“9月27日,在研讨会全体人员的共同参与下,随机选取了相邻的施用炭基肥和常规施肥地实打过称,炭基肥亩产726.59kg,常规施肥地亩产567.42kg。”

中粮信托农业金融部总经理王强介绍了中粮信托农业产业化模式,重点打造基于产业协调的投融资综合模式,分层次建立农业金融生态圈,逐步实现农户增收,乡村振兴。北京三聚绿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德胜从公司发展、技术研发、示范区建设和重点规划等多角度介绍了 “农作物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 绿色农业生产试验示范区建设。

参加观摩活动的各位专家学者纷纷表示,通过此次观摩,对秸秆炭化还田改土培肥技术的成果十分支持和认可。杨劲松指出,炭基肥的很多作用值得进一步深挖,我国盐碱地面积很大,愿与大家一道为此事业做出贡献。施卫明提出,在技术转化过程中,农技推广服务也应配套进行,综合种植体系的建设,也值得挖掘和思考。李培富建议,此次示范验收效果明显,说明炭基肥在土壤改良方面有路径、有措施、有作用,需要进一步对施用炭基肥的基础土壤的前中后期的变化检测。徐润邑也表示,炭基肥以资源再利用为出发点,用数据支撑这一观点,将进一步推动技术发展并发挥最大的效益。

田有国作为研讨会的特邀主持,他指出:“把好的产品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的一线去,让农民都能享受到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过程中的红利,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而专家们的热切交流,各抒己见,为下一步工作的进展也提供了很好的思路,让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笔者也希望,在“政府+ 专家+ 企业+ 农民”的综合发展模式下,我国的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生活更好

折叠影子去哪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