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金城灵宝的蜕变与成长

 卢发生的书海源 2019-10-09

(来源:灵宝城关)

转自:中国金城传媒

编者按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充分展现我市多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热情讴歌全市各项事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中国金城传媒》开设“壮丽七十年 奋进新时代”栏目,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深刻总结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各部门积累的成功经验,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市各行各业取得的骄人成绩。

70年,一棵幼苗,能长成参天大树;70年,一座小城,可完成瞩目蜕变。

新中国成立以来,灵宝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不断延伸,一座座桥梁凌空飞架,一盏盏灯火照亮静谧乡村……

70年栉风沐雨,蜕蛹化蝶。

70年披荆斩棘,成就斐然。

成长的城市

1959年因修建黄河第一坝三门峡大坝拦洪蓄水,灵宝县城从大王镇老城村迁至原来的虢略镇,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主要有东西、南北道路各三条,人口不足6万,主要居住在弘农涧河以西3平方公里的区域,是以农业为主的豫西小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的春风吹遍弘农大地,灵宝步入了城市建设发展的快车道。改革开放40年以来,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灵宝市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走过了一条实施大城建、促进大开放、实现大发展的辉煌之路,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环境得到了全面的绿化美化,城市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得到了空前增强——

昔日的豫西边陲小城已经发展成为中部地区对外开放的门户、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社会事业繁荣发展的次中心城市。

至2018年年底,城市中心城区规划区面积3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分别是1978年的13倍和9倍,城区居住人口20.8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5.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0.55平方米,城镇化率达到了45.7%,城市建设综合水平位居河南省县级市前列,先后荣获全国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治理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省绿化模范市、省级园林城市、国家智慧城市示范市等称号,被命名为“中国金城”。

今天,我们选取部分场景的旧照片和新照片,述说灵宝的风华变迁,也希望这一组组照片激励全市上下奋发有为再启航,不断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新灵宝提供强大动力。

城市历史

▲灵宝县城全景

▲中共灵宝县委员会(老县城旧址)

▲1972年建成的县医院大门

▲城关一小(灵宝老县城旧址)

▲灵宝老县城火车大桥

▲灵宝老县城棉花打包厂

▲六十年代一高教学楼

▲文化馆(灵宝老县城旧址)

▲中国人民银行灵宝县支行(搬迁前旧址)

城市变迁

▲90年代正在建设中的紫金宫国际大酒店

▲2009年的贵妃园市场

▲1990年改造后的县医院门诊楼

▲八九十年代灵宝一高校门

▲2009年的果品市场

▲2006年的长安路

▲2004年北区改建前

▲2006年的金水湖公园

▲函谷关樱花园未动工原貌

城市新貌

▲2019年的市委市政府

▲2019年的城市北区

▲城市北区沿河景观全貌

▲第一人民医院

▲道德经文化园

▲新建成的灵宝金街

▲文化活动中心

▲如今的灵宝一高

▲恒隆广场

▲高楼林立的住宅小区

▲2019年初具规模的函谷关樱花园

【2019】第277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