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骨王劲松落泪,这部最小受众的8.8分综艺,不该被埋没 腾讯新闻 《邻家诗话》 18 September 2019 这部综艺受众极小,但是在娱乐至上的时代,却显得弥足珍贵。 前几天一档综艺节目悄悄完结了, 它是“三无综艺”: 无名气、无热搜、无批评。 它又是“三有综艺”: 有书画、有诗词、有琴乐。 这就是《邻家诗话》。 节目每期的主题就是聊一首诗。 主持人王劲松, 著名的老戏骨, 文化底蕴不用说。 常驻嘉宾方锦龙, 民乐大师, 传统文化更是扎实。 最后一期聊的诗, 是纳兰性德的《浣溪沙》。 仅仅为了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 王劲松就从云南请来一位茶人朋友, 跟大家聊中国茶文化。 而茶人在来之前, 特意让王劲松早上四点起来, 去自家院子里摘一朵荷花, 放在现场的桌子上。 只因为今天聊的纳兰性德, 曾经记录过他跟妻子与荷花的故事。 这档节目与其说是综艺, 不如说是文人的茶会。 听他们聊天, 你会明白刘禹锡笔下那句: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事情。 最后一期的一位嘉宾, 是节目的出品人:牛魔。 他是这样介绍纳兰性德的: 从整个大清选一个贵公子出来, 纳兰性德都当仁不让。 纳兰在满语中就是叶赫那拉氏, 母亲的姓是爱新觉罗。 纳兰性德很可能就是贾宝玉的原型。 因为他有一个好朋友叫曹寅, 同年中的乡试, 同时拜到徐乾学门下, 同时为康熙做侍卫。 而曹寅就是曹雪芹的祖父。 看上去随意的开场聊天, 却句句都是干货知识。 然而上面介绍的全部内容, 仅仅是开场10分钟的闲谈而已。 一小院、一方桌、 一壶茶,几友人, 却让许多观众说, 这是一个根本舍不得快进的节目。 很少有节目, 能够将琴棋书画、诗词歌赋, 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台词功底深厚的王劲松, 担当着主持人和朗诵的角色。 ![]() 有时候聊到高兴之处, 向来逃避唱歌的他, 也会击缶伴奏。 ![]() 精通各种乐器的方锦龙, 是最好的伴奏, 每次都会带来合适的乐器。 从一句“萧萧黄叶闭疏窗”, 他可以引申许多民乐知识。 ![]() 为了范仲淹《渔家傲秋思》的一句 “羌管悠悠霜满地”。 他不但拿来了羌笛, 还特意带来几近失传的乐器“筚篥”, 只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体会 那种大漠孤烟的孤寂。 ![]() ![]() 讲《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 他让学生带来箜篌演奏。 赤壁的故事离不开三国, 周瑜在历史上出名的一件事, 就是他对音乐的喜爱。 “曲有误,周郎顾。” ![]() 每当有嘉宾唱诗词的时候, 往往是他亲自在一旁伴奏。 ![]() 这个节目并没有把娱乐放在首位, 就跟每次开场那壶茶一样, 我自清香。 但只要去看一看, 就能体会到一种知己难得的感觉。 ![]() 在聊纳兰性德的时候, 牛魔讲到纳兰和妻子卢氏的故事: 卢氏问纳兰: “这世上最寂寞伤心无奈的是哪个字?” 王劲松很自然回答到:“若”, 并接着讲后面的故事。 ![]() 而当王劲松总结说: “夫妻之间才华也是要匹配的, 不然的话,你再高的才华, 也只会显示出你更多的孤独。” 牛魔则轻声补充了一句: 灵魂也是。 ![]() 在讲苏轼的时候, 嘉宾说一首词写尽了周瑜的十年, 在场的人哼起来陈奕迅的歌: 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 ![]() 本来在聊苏轼的生平, 他们也会跑偏去讨论东坡肉, 怎样做味道最好, 怎么才是最地道的。 ![]() 他们真的就是在聊天, 和你我的日常闲聊一样, 没有那么多套路和剧本。 会跑偏、会兴奋, 也会回归主题。 酒逢知己千杯少, 话不投机半句多。 让人感觉最舒服的聊天, 就是在爱好上,你说出上句, 对面立刻能接到话茬并延伸。 ![]() 和文化人聊天有多舒服? 大概就是能够信马由缰, 从天南聊到海北, 海阔天空任我聊。 而且每件事都能讲出来龙去脉。 ![]() 诗中有一句:被酒莫惊春睡重。 新来的嘉宾不懂“被酒”的意思, 牛魔不但可以解释, 连提到这个词的书都信手拈来。 ![]() 也许将这个节目形容成“高配的语文课”最为贴切。大家不会分析什么中心思想,只是根据自己的经历,讲自己的故事,然后和诗联系起来。 纳兰性德的《浣溪沙》,对王劲松触动很大。他说:如果是一种情感,你拥有它的时候有多么的炙热,失去它的时候就多么的冰冷。在身边的时候不知道珍惜,失去了就找不回来了。 ![]() 他提及自己曾经一个特别好的朋友, 一起上中学,一起毕业, 去外地上学的时候, 家人都没有送他, 是这位朋友送他去火车站。 甚至他会当上演员, 也是为了陪这个朋友去考试, 结果自己被录取。 ![]() 后来长大、工作, 两个人渐渐不见面, 但依然经常联系。 有一次王劲松在海岛拍戏的时候, 接到了朋友的电话, 对方东拉西扯却又不说事情。 只是反复问: 你过得怎么样啊? ![]() 而正忙着工作的王劲松, 见对方前言不搭后语, 还以为朋友喝醉了, 显得有些急躁:“你有事就说, 没事儿打什么电话啊?” 因为是最好的朋友, 所以没有那些虚伪客套。 急着工作便挂掉了电话。 ![]() 然而不到一周, 他便收到噩耗:朋友离世了。 王劲松后来几次去坟前拜祭, 想说点什么却张不开口。 朋友最后打来的电话, 如今依然压在他的心头。 ![]() 王劲松本来想平静地讲这个故事, 谁知道往事重现, 到最后把自己给说哭了。 他想到这件事的原因, 就和纳兰在诗中所说一样: 当时只道是寻常。 ![]() 而这正是王劲松对这首诗的理解: 时间在流逝, 你永远不知道人生会在哪个节点发生转折, 在哪个节点失去。 所有美好的东西, 当你拥有的时候去珍惜它, 不要等到失去再哀叹。 ![]() 其他嘉宾也不会闲着, 每个人来都有自己的任务。 比如聊《蒹葭》的时候, 一位嘉宾是节目的音乐监制。 为了最大程度表现秦风的粗狂, 他专门带来了还原的乐器——缶。 ![]() 王劲松击缶, 嘉宾演唱, 台上佳人翩翩起舞, 台下的蒹葭, 被裙子带起的风吹动。 ![]() 在聊《念奴娇赤壁怀古》时, 为了表现词的豪迈, 来的嘉宾会吟诗舞剑。 ![]() 前面说过: 这个节目有琴乐,也有书画。 在所有人聊天时, 后面有一位画师不发一言, 她只是静静听着对话, 然后将自己听到的画下来。 ![]() 王劲松提到了秋凉, 方锦龙说喜欢黄叶闭疏窗, 胡夏觉得立残阳的很有画面感 …… 这些通通被画师呈现在画上。 ![]() 泰戈尔曾经说: “人的种种情感在诗中, 以极其完美的形式表现出来。” 我们那些千年流传的诗句, 从来没有过时一说。 只是需要像节目中一样, 有对的人、对的景、对的乐, 才能真正了解到诗词的美。 这部综艺受众极小, 但是在娱乐至上的时代, 却显得弥足珍贵。 因为它讲述的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投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