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壳桥、星光岛,蔚蓝的大海仿佛透过车窗在一幕幕上演着精彩的故事,引得小英苗们纷纷趴在窗边,虽然只是静静的观赏,却也能透过他们眼中的“星星”和弯弯扬起的嘴角,看得出他们内心的欢喜与激动。 不擅长表达仿佛是中国孩子的共有特质,尤其是初到一个全新的环境,小英苗们自然也略显拘谨,不爱说话,羞涩的面庞、无处安放的双手还有嘴里小声喊出的阿姨,都将孩子们的纯真无邪刻画的恰到好处。我想,这也是融创北京区域集团组织此次公益游学之行的目的吧:孩子们需要的已经不单单是从书本中获取对外界的认知,还应不断拓展眼界,走出来,走到更大的世界,去勇敢的拥抱梦想,去展望更远大的未来。 游学公益第一个活动,是参加科幻电影的制作讲解课程。赵老师为小英苗们生动讲解了科幻电影的拍摄过程,“科幻电影是以建立在科学上的幻想性情景或假设为背景,在此基础上展开叙事的电影。它的制作是通过拍摄、真人的动作捕捉、后期软件,最后才能合成一个完整的特效镜头”。 不知觉中,孩子们已经默默融入了这个群体,踊跃的提问与交流,让这些孩子最开始的羞涩与拘谨一点点褪去,他们对探索未知的热情还有对知识的渴望,都在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义工。 晚饭之后,义工们带着小英苗看了3D电影《狮子王》。也许是下午刚听过科幻电影制作课的原因,小英苗们看得聚精会神、目不转睛。通过这部电影,小英苗们领略了非洲大草原的各种自然风光,体验到了3D电影的酷炫、逼真、立体的效果,也体会到了电影所传达的“爱、责任、成长”的意义。 第二天一早,游学公益活动开启了东方影都之行,和义工们朝夕相伴了一天的小英苗越来越活泼开朗。来自山东商河县的明阳小朋友不停地黏着她的大朋友晓鑫姐姐,就连走路也要紧紧和晓鑫抱在一起。看着她们欢快的背影,大家都笑了起来。 在青岛电影博物馆,小朋友们了解了电影的诞生、发展历程。青岛电影博物馆通过最新的高科技重现了百年电影历史长河,给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体验。 除了在视觉上为孩子们带来美的电影艺术享受外,博物馆更是融入了多样化、创意性强的互动小装置。他们在场馆内通过讲解员的讲解及操作引导,亲身操作并了解了电影发展进程中的一些有趣的技术原理。小英苗们参与了VR体验空间可以带上VR眼镜体验古罗马角斗场的紧张与刺激,他们沉浸在场景中进行互动,玩得不亦乐乎。在“魔镜”体验区,小英苗通过镜面捕捉到体验者动作来进行互动,做到了屏幕影像与体验者动作的同步,他们舞动身体可以感受影视科技来的奇妙体验。这些体验不仅引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同时拉近了他们与电影艺术的距离。
光影之旅结束后,小英苗们又热情满满的参与了“多米诺骨牌大挑战”。多米诺的一幅图案由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张骨牌组成。骨牌需要一张张摆下去,它不仅考验参与者的体力、耐力和意志力,而且还培养参与者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果壳计划现场,小英苗们和身边的小伙伴很快建立起了团队意识,大家团结一心,用心地摆放着每一个多米诺骨牌。经过两个两个多小时的奋战,历经多次失败后,不服输的小英苗们最终和大家一起完成了一幅30000块多米诺骨牌组成的作品。 第二天最后一场活动,是小英苗们期待已久的融创乐园之旅。海盗船、过山车、旋转木马、碰碰车……以前只在电视中见过的游乐设施,终于有机会亲身尝试!这时的孩子们已经和义工们亲如家人,完全没有了初来青岛时的扭捏。他们一起参与游戏,一起奔跑玩耍,整个游乐场都充斥着他们欢快的笑声。在游玩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释放了爱玩的天性,锻炼了身体平衡力、协调性应变能力和敏捷性,还提升了勇气和自信。梁翀小朋友刚开始不太敢玩海盗船,一直犹犹豫豫要不要玩,在明阳小朋友的鼓励下,两人携手感受了海盗船的惊险刺激。一场玩下来,梁翀的胆怯一扫而光,还主动要求再玩一场。 第三天,也是小英苗们在青岛的最后一天,孩子们在青岛游学的最后一站是极地海洋世界。一大早,孩子们一走进海洋世界,就被眼前的海洋美景所吸引。在海洋世界里,小英苗们见到了从来没见过的北极熊、海象、海豚、企鹅、海豹……和各种美丽的小鱼。小企鹅笨拙有趣、大海龟憨态可掬、海豚聪明可爱、大鲨鱼凶猛霸气、珊瑚、海藻美轮美奂、各色鱼儿翩翩起舞……这里的一切都充满着童话般的乐趣。 在告别的午餐上,孩子们一起回味着这几天的奇妙旅程,“太开心了”“我爱青岛”、“我喜欢大海”、“我会想你们的”,孩子们纷纷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完全没有了初来青岛时的拘谨和不善言辞。 EN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