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公益项目前,让我们一起聊聊需求先

 乐康居 2019-10-09

前言

引子

呕心沥血设计好一个公益项目,结果项目执行过程中,服务对象反馈并不积极,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但我们可以往后退一步,即项目设计之前,是否有认真思考为什么做公益?为了情怀?为了理想?行业的基本共识:一切公益项目都是为了解决我们所聚焦对象的需求和问题。今天不谈“问题”,先谈谈“需求”,主要回答两个问题:什么是需求?什么是好的需求描述?

什么是需求?

当我们围观、参与或执行公益项目时,有没有想过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围观者可以漠不关心,但参与者或执行者不能不细细思量。可以说,我们所有公益项目都是服务于个人或群体的需求,需求即它们存在价值的重要前提。

我们这里谈的“需求”,就字面意思来说还是个比较模糊的,在需求分析阶段就需要进一步将它进行细化。公益项目面对的对象大多都是复数的人,对需求的细分理解我们可以参考马斯洛理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爱和归属感(Love and belonging)、尊重(Esteem)以及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因此,当我们面对我们要服务的对象,就可以基于该定义框架来指导我们挖掘和分析他们的需求。当然,需求的分析并不容易,往往需要通过聆听、观察、互动及分析,并基于同理心的原则,来把握他们的想法、感受和需求。

什么是好的需求描述?

我们对什么是需求有了初步的认识,更进一步我们就需要知道什么是好的需求描述。一个高质量且细分的需求描述,都会有哪些特征呢?以下罗列了6个特征,可以用于检验公益项目的需求描述是否基本准确到位。

★ 明确性:需求只有单一含义,且来自目标受众,他们能清楚解释。

★ 一致性:同一群体数个需求之间不矛盾也不重复。

★ 完整性:需求包含了设计、构建和测试解决方案所需的必要信息和有效条件。

★ 可测量性:需求可以通过分析、测试、检查等来证实或核实。

★ 可行性:需求可以在已知的制约因素和操作环境的能力下能得到满足。

★ 精确性:需求精确地描述出针对社会问题的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拥有合适的人才,对于执行有效的需求分析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在整个分析过程中,与项目执行团队和重要利益相关方等频繁及时的沟通是提高需求分析质量的关键。

最后要说的是,只有在设计公益项目之前确认了需求,才能确保我们的公益产品、服务或产出在正确的方向上

参考文献

1.《需求管理实践指南》,美国项目管理协会著,于兆鹏等译,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6.10

2.《公益的方法》,李志艳,北京:社会资源研究所,2015.7

3. Abraham Maslow , A Theory of Human Motiv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50 (1943): 370–396.

你可能还想看

(点击标题即可阅读)

原创系列:

1. 答应我,社会组织别再傻傻地做问卷调查了,好吗?

-这是【光合春田】原创专栏第2次与你分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