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解锁公益新方向!腾讯99公益日邀你做“天使投资人”

 乐康居 2019-10-09

提起天使投资人,你会想到什么?是叱咤商界的大佬,还是玩转亿万财富的投资界翘楚。

有没有设想过,如果有一天你是天使投资人,会选择什么样的项目?

有没有设想过,你的“投资”,有可能改变世界!

近日,腾讯99公益日上线了一支《天使投资人》H5,给了我们每个普通人改变世界的机会。虽然名为“天使投资人”,投资却不是商业项目,而是为残障天使们的未来“投资”。

长按识别二维码,做TA们的天使投资人。


H5巧妙借助“天使投资人”的概念将残障人士、普通用户用投资和梦想连接在一起。赋予每个用户“天使投资人”的身份,而不是简单的“捐赠者”。鼓励每个用户都化身成“投资人”,捐一块钱支持为残障天使们的未来“投资”。新颖的公益传播概念,让我们看到了公益创造社会价值的更多可能性。


在99公益日“一块做好事”的传播主题之下,创新的公益玩法,抢占了大众的关注度,让这支H5在社交媒体迅速扩散升温并引发大众的持续关注。创造性的传达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公益理念更是圈粉一片,大受好评。借此,将公益推进到一个新高度,完成了一次与大众的深度对话与沟通,为99公益日带去了更多的公益声量与话题。

残障人士励志化演绎

创新公益概念调动传播共情力


此次腾讯99公益日释出的这支《天使投资人》H5,从11位位残障人士的艰难“求职”故事出发,分别借希望、热爱等不同的情感层面,刻画出残障群体渴望并努力融入社会的精神力量。

他们是折翼的天使,H5透露出TA们最直白的内心诉求:拥有一份工作,创造自己的价值,是最大的愿望。 

43岁想当面包师的周周,曾在幼儿园呆到16岁的他,如今在爱德面包坊成了“顶梁柱”。



23岁想当洗车员的朱自诚,已有三年工作经验的他,出门遇到邻居总会骄傲的说“我去上班了。”


27岁的“瓷娃娃”王妙甚至组建了自己的织物工作室,她说“我织的作品好看又实用,希望大家是因为喜欢而买,而不是因为献爱心。”



还有23岁想做软件工程师的沈广荣、25岁想当服务员的江静、想用摄影师“说话”的蒋生......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一个个简单到直白的梦想背后,都连接着一个值得期待的真实人生。

H5中,展现了腾讯公益平台上的7个助残就业公益项目,通过TA们的故事,寥寥数语间,流淌出来的是TA们融入社会面临的艰辛与喜悦的对比,在传递人物内心情感的同时,也将TA们对自我价值的渴望展现的淋漓尽致,成为自我价值的宣言。

借由真实的个体故事细节的展现,带领大众直观感受残障群体融入社会的艰辛与不易。细致展露出他们奋勇拼搏、努力生活的人生历程,对于内心所爱的守望展现出这些折翼的天使们在公众认知之外的多面性,以自身的努力消除来自社会的偏见。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在公益概念的包装与传播层面,H5并没有延续以往公益传播中套路式的”施舍”理念,而是借助创投圈“天使投资人”这一概念,在突出残障人士励志一面的同时,更借此概念把用户塑造成“投资人”的角色。

进而跳脱出以往的公益传播话语体系,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让大众无形中化身与残障天使们对话的角色,以一种日常化的基调,让大众的情感与TA们的故事无缝融合,迅速拉近了公益与大众之间的心理距离,进而充分调动起大众的公益共情力,最大限度的卷入大众的公益参与度。

“造血型”公益理念解锁公益新思路
“共通”价值认同释放品牌人文关怀

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残疾人总数超过8500万。TA们大多生活在社会的资助和家庭的庇护之下。身心的不健全,让TA们很难融入社会,被施舍成为常态。

基于此,绝大多数的公益传播同样延续这样悲情与施舍的情感基调。在这样的传播框架下不但造成公益传播的同质化严重,更难以形成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显然,这一次腾讯在公益帮扶的链条上思考的更深、更远。毕竟单纯的社会捐款只能解决短期的困境。从长远发展来看,应该为TA们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让TA们从被服务者转变为服务者,从社会资源消耗者转变为资源创造者。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益理念也应该从输血型公益转变为造血型公益,而这恰恰也是残障人士自我内心的诉求。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诚然,理念转换的本身就是对他们的尊重。“工作”成为了他们表达自我的介质,通过“工作”他们可以与这个社会建立深度的关联。因为对于他们个体而言,自我价值的发挥与创造不仅能获得自我的认同,更能获得大众群体的深度认同。

H5正是通过深层次的情感洞察,借“授人以渔”公益理念深入到残障群体的语境之中,建立起“公益帮扶”与“自力更生”之间的关系联结,最终成为了说服残障人士与大众最有力的注脚。

而从公益行业的角度来说,H5所传达的理念不仅颠覆了大众对于公益传播的“怜悯式”认知,转而从理性的角度,从精神视角进行可持续性的“物质”与“精神”帮扶,赋予残障人士不同的真实社会角色,借此为公益领域赋予了新的可能与方向。

这背后不仅仅是残障人士不同的励志故事与大众之间的交流碰撞,更在残障群体与大众之间架起了一个“共通”的认知通道——努力工作,就能获得有尊严的生活。这种朴素的价值观在残障群体所引发的共鸣恰恰正是这支H5传达的最深切的人文关怀。

而H5中包含的爱德面包房、i-life加油站、聋人微电影、匠人妈妈等7个助残再就业公益日项目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关怀通道。毕竟每个人都渴望参与社会生活,并且始终在寻找自我社会价值的实现方式。

可以说,从公益话题的发起到公益概念的转换,再到公益帮扶路径的打通,腾讯99公益日打造了一条完整的公益链路。

“一块做好事”主题激活全民公益力

深度公益洞察彰显品牌视野与格局


社会的痛点就是公益的起点。作为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的一年一度的全民公益盛典——“99公益日”如今已迈入了第五个年头。如何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公益生态一直是腾讯在思考的问题。



作为今年99公益日的传播主题,“一块做好事”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每人捐出一元善款,以微小的善意去帮助他人;其二则是聚合社会大众每个个体的力量,以全民之力汇聚爱心。

借此,我们看到公益项目蕴藏的更多可能性——每一个微小善行都能迸发出巨大能量,从而激发更多人参与公益的热情。

《天使投资人》H5正是对“一块做好事”公益主题的具象化延展与实践,且颇具成效。借由公益这一价值取向,践行社会正向引导,激发广泛社会共鸣的同时,更产生巨大的公众聚合力,让更多人关注到他们,给予关爱,提供更多实现梦想的机会。

诚然,面对全国8500万残障人士及家庭,将公益从公益行业延伸到社会大众层面是必然趋势。必须借助大众的力量才能实现公益的可持续发展。

对此,链接不仅能直击人心,也是唯一奏效的公益传播“捷径”。借助这支以概念取胜的公益H5,腾讯99公益日成功将残障人士、普通用户用投资和梦想链接在一起,开启三者之间的情感价值触点,进而突破了公益传播“不对等”的沟通模式,让公益与大众之间变成一场“平等”的双向抵达,从而激活了全民的公益力量。

从更高的维度来说,当我们衡量一场公益传播的价值时,不仅要看到它能解决怎样的实际问题,也应该看到公益传播本身为社会传递怎样的价值观。

可以说,在“公益传播”的跑道上,腾讯自成一派。凭借一支创意满满的公益H5,不仅占据了大众注意力,引发全民共情,更带来了深度的公益洞察与思考。在鼓励并帮扶残障人士实现自身社会价值的背后不仅为公益行业带来新思路,更展现了腾讯品牌强大的社会关照力。

它跳脱了单纯的公益领域,转而将公益纳入到整个社会体系的构建之中,在激活公益的同时更为社会系统注入良性的温情基因,这是一种企业价值观的升华。

可见,腾讯在致力于成为“人人可公益的创联者”,成为公益组织和大众、企业之间的”连接器”的同时,更在用互联网核心能力共建可持续的公益行业生态,塑造未来的公益文化,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正如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所言:“互联网公益其实是发现了互联网最好的一面。科技力代表人类最聪明的那一部分,而公益心则代表人类最善良的那一部分。未来属于有温度的创新者。” 

结语:

回看腾讯99公益日这支《天使投资人》H5,之所以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除了独具创意的本身之外,还从理解残障人士精神世界的角度,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公益理念获得大众的价值认同,为公益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树立了全新的行业思路与标杆。

深层来讲,H5在深化表达“一块做好事”公益主题的同时,更强化了公益与大众以及社会体系建设之间的价值纽带,彰显了腾讯企业的视野与格局。让“一块做好事”的价值主张在大众群体之间得到认同式的传播渗透,进而实现了品牌公益资产和价值的持续累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