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志愿者:我不是心理专家,我为自己做公益

 乐康居 2019-10-09

《小家大国——新中国70年,70个小公益人眼中的公益中国》访谈项目

被访者身份:志愿者 中科院心理所在读博士 张善风

访谈人:

/什么机缘让你加入了公益能否讲讲其中的故事/

我曾经是外资企业的高管,在2005-2011年经历了长达7年的抑郁,因为长期受胸痛折磨,觉得自己随时可能都会离开人世,就想给孩子留一笔精神财富,并决定辞职去汶川支教,从此开始了公益之路。

/加入公益过程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是什么?/

并不是所有的公益都能给当事人带来良好的结果。

/理想中的公益和现实中的公益有什么不同?/

理想中的公益都是简单而完美的,现实中的公益是复杂且难以长期持续的。

/做公益过程中,最让你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明白了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帮助自己。从开始的享受别人的感激到真心地去感激每一位愿意接受自己的帮助的人。我在支教期间领悟到了很多,后来深入学习了一些心理学知识,现在我用自己的一些知识帮助身边有困难的朋友。

我成立了工作室,定期举办分享沙龙,很多朋友在我的帮助辅导下,对生活有了新的认识。虽然,我不是心理学的专家,但是看到参加过我活动或者课程的朋友从中受益,也是一种收获和幸福。我的课程都是免费公益,可学生们也用各种方式对我表示感激,我收获了大家的友谊和信任。

/最让你痛苦的事情是什么?/

痛和苦是两回事。看到身边和社会有那么多活在苦楚中的人,这会让我很痛。我会尽力去帮助每一个需要并愿意接受我帮助的人,所以我不仅不会感到苦,还会很感激和喜悦能有机会去帮助别人。

/通过你的观察,你认为自己所在机构或服务合作的机构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没有基金和社会团体资助的情况下,如何能建立起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公益模式。解决的办法是开发一部分商业服务,用商业服务养活公益部分。

/在公益工作中,你的收获是什么?遗憾是什么?/

收获的是满满的价值感,遗憾的是能力、精力,财力和影响力有限,帮助不了更多的人。


/重新回望公益行业,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过好自己的幸福生活,照顾好自己的亲人,才是公益的真正开始。

/在你看来,公益机构如果取得发展,其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说?/

关键因素是做公益的目的和对公益是否有正确的看法。原因是:为了自己而做公益的人会越做越快乐,为别人而做公益的人反而会越做越纠结。

/公益工作中,你快乐么?为什么?/

快乐,因为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我感恩每一位能给机会让我去帮助他们的人。我不需要刻意选择对象,也不在乎别人是否满意或会感激自己。

/其他你最想补充的心里话/

爱人即爱己,利他则自利。

文中内容和观点是访谈内容的真实记录,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