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背景 前三十年,以阶级斗争为纲 后三十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现在,需要做的是社会的全面发展 单一价值判断或单一成功标准对人的伤害, 从政治正确、金钱至上, 到人的多元选择与自由发展, 这是社会的进步。 社会发展的三种重要力量: 政府、商业、社会 权力可能霸道,资本可能任性, 唯有第三部门倡导平等对话、兼顾各方利益。 未来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产生, 因为社会发展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 举个例子:明月村传说 公益组织参与,助推新乡村发展 公益1.0 悲情故事,眼泪指数,遥远村庄 少数人帮助少数人 公益2.0 播种希望,共创美好,链接各方 所有人服务所有人
好的公益 各方都享有主体地位、都成为有价值的参与者; 各方在舒适的范围参与公益,各尽所能,各得其所; 各方通过参与公益得到更好的成长与更广泛的链接。 不好的公益 一部分人满足感动和虚荣, 另一部分人感觉自己真的不行; 以道德为绑架逼迫他人参与公益, 或者,参与公益者自我道德标榜。 公益不是一厢情愿的施舍 -我要的是梨,你给我的是苹果。 -我都给你苹果了,你还不感谢我。 公益也应该做用户需求调查, 了解服务对象究竟需要什么; 公益也应该做用户资源分析, 了解服务对象可以参与什么。 举个例子:某地搞一公益书馆。 问,书馆书目谁来定;答,领导。 问,图书谁来看;答,当地居民。 问,当地居民希望看什么书?需要看什么书? 答,不知道。 慈善与公益,低调与高调 慈善是我的事,需要低调; 公益是我们的事,可以高调。 公益机构可以分为倡导型和服务型: 有低调做事,默默服务的 也有高调传播,开启民智的 都有存在的必要,都有发展的空间 君子,和不同 关于慈善与公益,马云这样说:“慈善和公益是不同的。慈善是给予,慈善是个人行为,是善心。背后捐多少是我的个人隐私,我不希望告诉别人。慈善是个人的,公益是Public,把慈善做Public就会味道很差,把公益做Private的时候,就没有影响力。公益不是看我捐了多少钱,公益是我唤醒了多少人的爱心。公益的核心思想是唤醒良知,公益必须有行动,公益必须是组织干的事。慈善是我的事,公益是我们的事” 商业与公益 有时, 在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方面, 商业机构比公益组织更有效率, 所以诞生了一些以商业模式来解决社会问题的机构 他们被称之为社会企业 比如Bridge International 比如奥北环保、天地人禾
商业与公益需要互相学习, 也需要携手合作;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无论商业还是公益都应该如此。 社会进步 离不开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离不开有责任担当的企业家 也离不开有思想力和行动力的公益人。 最后,我以爱思公益观结束此次分享 公益不是少数人做很多,而是每个人做一点点;公益不是单向的付出,而是双向的体验。公益是我付出了,我也收获了;我参与了,我也成长了。 公益的本质是修复人心,重建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美好关系。公益不应该只是悲情和远方,公益更应该是身边和日常。 公益的价值在于,通过共同的参与,建立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进而产生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欣赏、信任、协作与互助。 公益不是少数人帮助少数人,公益是所有人服务所有人。人人参与,共创共享。公益非常重要的目标是培养参与者的公共素养与公民意识,提升社会整体福祉,推动社会文明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