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徐本亮:公益项目开发的独门攻略(四)

 乐康居 2019-10-09


1.怎样才能写好项目申请书?

写项目申请书有两种情况。有的申请方或资助方有模板,按照模板填写。还有的一种情况是没有模板,那就按照规范的项目申请书的要求去填写。现在有很多政府购买服务,本身的项目申请书模板有问题,比如有的缺乏项目基本要求,有的目标缺乏,有的评估指标缺乏,造成申请人填写项目申请书不完善。因此,项目申请书的模板必须是完整的、准确的、具备项目基本要素的。对社会组织来讲,要填好项目申请书,就要知道有效的项目需要哪些要素。你在写项目申请书时,应该将这些内容完整地、准确地体现出来。包括要解决的问题、服务对象和人数、项目目标、评估指标、项目计划、经费预算等。最重要的是前面说的“3个问题”。如果3个问题不清楚,目标就不不清楚,计划就缺乏针对性。

另外,与利益相关方和支持客户的沟通很重要,关系到项目下一步的实施。你在写项目申请书时,不仅要填写完整准确,而且一定要考虑将来的项目的实施的问题。你一定要有相关的资源和能力去实施才能写。

2.什么是公益项目创新?

现在很多人认为创新就是一些创意和点子。实际上,按照德鲁克的观点,创新就是要提高客户的价值和满意度,所以创新不是只为了创新,它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看能不能满足需求。如果只是点子好没法实施的,就不是创新。创新不仅是点子,它是实际行动,是一项能带来结果的工作,它能给客户来价值和提高满意度。按照这个标准衡量,很多项目仅仅是想法和点子,不能算创新。现在有些倾向我不太认同,比如,将公益项目的评选娱乐化。投票啊、大众点评啊,当然,吸引大众参加是有好处的,但是一个项目能否有效地解决问题,有没有成果,有时很难从表面看出来,一定要去实际考察,要看实际成果。

目前公益项目创新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手段和目的不清。比如我们要帮助自闭症孩子,既帮助孩子提高自理能力,又培训家长,还搞志愿服务队伍,这样做服务对象是不清楚的;另外,培训家长和组织志愿服务是手段,而非目的,不能把手段当成目的。二是项目没有定量的评估指标。按德鲁克观点,任何项目必须至少要有一个可量化的评估指标;三是项目的计划缺乏针对性,只关注活动和产出,没有成果,而活动和产出对你最后的成果有什么关系不清楚;四是财务预算不规范、不合理。

3. 项目开发的整体逻辑框架

著名管理大师彼得 德鲁克高度重视社会组织的发展,他说过:21世纪是社会组织的世纪。1990年他写了《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该书指出,非营利组织是以服务人类为目的的事业,由于缺乏传统的商业底线(指利润),更需要借重管理来让自己专心致志于既定的使命。其中有一章是讲绩效管理,那什么是绩效呢?绩效指的是将现有的资源集中于能产生实际成果的事物上。德鲁克也十分强调注重成果,而且成果是在组织外部,成果一定是通过服务对象的变化来体现的。德鲁克还写过《组织生存力》,这本书也是非常经典,是社会组织评估的有效工具。书中有德鲁克的5个经典的问题: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  

2、我们的客户是谁?  

3、客户认识的价值是什么?  

4、我们成果是什么?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

这5个问题不仅对于一个社会组织很重要,我们做好项目也要正确回答这5个问题:
1、我们的使命是什么(项目要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

2、我们的客户是谁(项目的受益人是谁?)  

3、客户认识的价值是什么(项目到底满足什么样的需求?)  

4、成果是什么(项目可以衡量的目标是什么?)

5、我们的计划是什么(为了达到目标应该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提供怎么样的服务?)

因此做公益项目的逻辑框架非常清楚。首先要解决为什么做(Why),为谁做?要什么结果?再解决怎么做(How)、做什么(What)。计划是第5个问题。现在很多组织在做项目时往往比较关注怎么做和做什么,而忽视了为什么做。

转自:公益华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