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铜器的分期

 李平东方明珠 2019-10-09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的铜器可以作为目前中国铜器的第一个阶段;虽然出土形制种类还很少,但是,的确把青铜历史往前提到了夏代。二里头除了上述的爵之外,还发现了镞、凿、刀、锥、铃、鱼钩等小件青铜工具和制造青铜器用的坩埚片以及铜渣。  半壁江图书频道

一般被称为“郑州文化期”的青铜器时代指的是商代前期,盘庚迁殷以前的风格。这一类型的青铜器以郑州二里岗为主,包括河南辉县、长江中游湖北黄陂盘龙城等遗址,都有铸铜遗迹发现。

2 Y+ \; c- P. g/ \6 [2 B' V5 ?. e; ]3 y

郑州期的铜器一般说来仍不脱离素朴的原则。大多只在器腹的中央偏上的部位有一带“兽面纹”。兽面纹已可看到以后“饕餮”的前身;但是,在表现上,郑州期的兽面纹除了眼部较为浮凸外,大部分的纹饰是以阴纹或阳纹细线构成,比较接近于浅浮雕的效果。 banbijiang.com

一件湖北黄陂县盘龙城出土的鼎是郑州期铜器的典型。这件鼎以三块陶范铸成,器腹上留有明显接模的痕迹。鼎耳在鼎唇上,与后期鼎耳移至器腹上不同。而值得注意的是鼎足的形制仍然保留早期的尖锥状,是陶器时代炊器的遗留形状。

]3 `. u7 p* T. |' |/ f. y, S8 D

同一个时期的.形器出土很多,一带兽面纹的浮雕效果都与上件鼎形器类似。 半壁江图书频道

这一时期的许多铜器,在器形上都还保留陶器的痕迹。鼎的尖锥足在龙山文化的黑陶鼎中可以见到,.的中空裆袋足是陶鬲的演变,至于爵形器特别夸张的流口与口沿,是不是牛角为杯的造型衍变,是值得再发掘的问题。  半壁江图书频道

接续郑州期之后,是目前被广泛讨论的安阳期青铜时代。郭沫若在《青铜时代》中把铜器分为四期:一、滥觞期,二、勃古期,三、开放期,四、新式期。 他所说的“滥觞期”相当于二里头、郑州期的铜器。而所谓“勃古期”,以他的说法为“殷商后期至周成康昭穆之世”,也正当目前一般分期上的“安阳期”。安阳期的铜器一直是铜器史上最受人瞩目的青铜器物,诚如郭老所说的:“为向来嗜古者所宝重。其器多鼎……形制率厚重,其有纹缋者,刻镂率深沉,多于全身雷纹之中,施以饕餮纹、夔纹、夔龙、象纹次之……”   本文来自半壁江图书频道

安阳期的青铜器以造型的华丽丰缛闻名于世,许多器型逐步脱离前期实用功能的素朴风格,开始在造型上附丽了更多的宗教神秘色彩和宗族图腾崇拜的观念,成就了典型的商代铜器的艺术之美。 以鼎来做例子,从郑州期的尖锥足过渡为圆柱足,又逐渐向兽蹄足发展,都明显地是从实用功能往美的要求过渡的结果。 爵形器由平底变为圜底,柱向中央移动;.形器的裆袋足变为圈足;觚由矮胖变为瘦长,都说明着造型美的被重视。 在纹饰上更明显地有了变化,原来郑州期的细线被强调夸张成立体雕塑的效果。作为容器、酒器的实用部分常常被遗忘了,而作为装饰的纹塑部分被强烈夸张。一件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安阳期的典型器。作为纹饰部分的四个羊头,完全独立于作为“尊”的器形之外,这种缛丽华美的风格,大胆强烈的造型观念至今仍使人眩惑;而在欣赏美的同时,我们大概也不能遗忘隐含在其中的商代特有的巫的文化特质。  本文来自半壁江图书频道

郭沫若所分的“开放期”、“新式期”相当于西周中期以后到战国时代的铜器风格。他说这一时期的铜器“形制率较前期简便”,“饕餮失其权威,多缩小而降低于附庸地位”。 西周中期以后的青铜器如毛公鼎,的确失去了商代的华丽风格,而代之以端庄素朴的面貌出现。但是,我们并不同意这类青铜器“较前期简便”的说法。在艺术风格上,周代所标榜的理性人文精神和商代充满神秘符号的特质十分不同。周代在它自己的文化基础上自然应当有其特殊的美学,而不能一概以缛丽为美。西周中晚期的一件青铜壶,以蟠龙环带构造成壮大充实的美学风格,脱离了殷商卜辞尚鬼时代的神秘迷狂的精神状态。西周文质彬彬的艺术风格的确说明着人文精神的初露曙光。 

banbijiang.com

春秋以后,中央王权的崩溃,宗法制度的解体,导致了工艺技术的大解放。各种新观念、新技术毫无拘束地自由发展,失去了西周统一性的端庄风格,却形成多元性的地方色彩;也由于社会权力的分散,铜器逐渐丧失了它作为“国之重器”的价值。楚庄王的“问鼎轻重”不但是对王权的一种挑战,也说明了青铜器从典礼祭祀宠物逐渐下降为装饰珍品的过程;工艺的巧思达于极致,而青铜器的华丽性与庄重性也一并消失了。  

本文来自半壁江图书频道


半壁江图书频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