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湖南地区商周青铜器艺术特征研究

 李平东方明珠 2019-10-09

中文摘要

湖南青铜器在中国青铜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代晚期,湖南地区进入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一批既有中原特点,又有本地特色的铜器。


西周时期开始出现具有南方特色的铜器,同时也出现楚国铜器,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湖南地区以楚国青铜文化为首,同时又有多种青铜文化并存的局面青铜经典只在长江之北出土从本世纪20年代开始,以湘江下游宁乡等地为中心出土的商周青铜器一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精美绝伦为海内外学者所瞩目。但是有关它的性质、生存背景等问题仍然1959年,湖南省博物馆从长沙废铜仓库中选购,当时此鼎破成10块,鼎的底部及一个鼎足缺失,后经专家修复成器,成为现在所见的样子方鼎颜色碧绿莹澈,为长方形,通高38.5、口长29.8、口宽23.7厘米。器身高16.6、足高14.6、足距长16、宽10.5厘米,足尖径3.7、边厚1.5厘米,鼎口略大于鼎底器身四周为浮雕的四个人面装饰,四面四张人脸看似相同,其实大小不一,两侧的较大,宽16.4、长13.6厘米;两端的较窄小,宽13.8厘米 


1975年2月,湖南醴陵县仙霞公社狮形山大队贫农社员张立林在狮形山的山坡上挖土植树时,发现一件铜器,此象尊重2775克,通高22.8、宽14.4、长26.5厘米。明确商代象尊 1970年湖南宁乡县黄村乡王家坟山出土盖内壁和器内底铸一“戈”字,与中原青铜器不同,这件器物出土时候,器中出人意料地贮藏有三百多件玉器卣通高37.7厘米,口径15.4厘米 


1938年出土于湖南宁乡县黄村月山铺转耳仑的山腰上几乎世人皆知的四羊方尊 商朝晚期偏早青铜器。属于礼器,祭祀用品。高58.3厘米,重近34.5公斤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2年春,湖南省桃江县连河冲乡金泉村一农民在建房挖地基时,于地下0.3米处发现一件马簋全器通高30.6、口径15、座高10、座长20、座宽18.5厘米。l966年湖南华容县出土圆尊通高73.2厘米 口径61厘米镈镈

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造型是在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商代一样也是维护礼制的重要工具。经过夏、商发展的礼制,到周更为完善,孔子有“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进入周代,出于对酗酒误国的警醒,国家颁布法令严禁贵族群饮、酗酒。《尚书·酒

诰》有:群饮汝勿佚,尽执拘以归周,予其杀”,可见对于戒酒是有极其严厉的政策的。康王时代的大盂鼎铭文中也有记载。原来在商代大量存在的酒器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酒器数量锐减。青铜器皿的造型设计,不再只局限于为祭祀和占卜等较为狭窄范围内的活动服务,而发展为与西周生活中“冠、婚、丧、祭、宴、享”各个方面的礼仪相关的礼器系统。包括了鼎、簋、鬲、甗、簠、豆、敦、盨等。

严格的周礼反映在器皿上体现为造型的规矩整齐,鲜明的节奏感和严格的等级次序,以及有序的组合。西周器皿的造型往往对应严格的伦理意识和等级观念,并以法律制度为保障,成为中国乃至世界造物史上一个较为独特的现象。在最严格的时期,不惜采用最为严酷的刑

法来保障器皿的造型样式不被随意改动。《礼记·王制》就有“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的记载。在这里奇器的“奇”,含义并非指“奇异怪诞”,准确的说应该是指的造型(或纹饰)不合礼制的器皿。对青铜器皿的制作和使用的控制,是周代统治者对思想进行控制的一个重要途径,何种地位等级的人使用何种造型样式的器皿有较为详尽的规定。周代青铜器皿成为“明贵贱、辨等列”的礼器,鼎、簋、豆等均有体现。现存关于用鼎制度的先秦文献主要是《仪礼》,该书成于战国,内容多源于西周古礼,其中记载的关于天子用九鼎的西周古制基本是可靠的。喻伟超、高明曾对 38 组实物进行分析后得出,从周初开始, 这套用鼎制度显然已具完整形态。鼎与簋的组合方式, “除一鼎配一簋文献阙载外, 都和‘三礼’所述相符, 从而可推知‘三礼’中的太牢九鼎、大牢七鼎以及正鼎九和陪鼎三配八簋、正鼎七和陪鼎三配六簋之制, 当时也一定存在。”列鼎制度对造型的设计有一些新的要求,系列化成组与独立个体的青铜器在设计上有所不同。鼎与簋等食器组合要求造型上有一种理性的严整单纯的整体感,表现为一种秩序美、韵律美、节奏美。如果象以前一样,个体与个体缺乏关联,会缺乏整体感,不够严整有序。但是如果淡化其个性,造型过于一致,又会显得单调。工匠为了适应整齐划一,要创造一个基本模式,注意与其它器皿的衔接和组合以求相配,如陕西宝鸡茹家庄西周中期 伯墓五鼎四簋, 青铜器如曾侯乙墓所出器皿的造型,其新颖、奇特、精巧尤为引人瞩目,显示出非凡的艺术成就。青铜冰鉴、尊盘、联禁铜壶等,从整体造型设计到结构部件的塑铸和组装,多样而复杂,体现了工匠卓越的智慧。各类器物附件的装饰,如铜器的支座、足、钮、提链……漆木器上的腿、耳、盖……等多以动物的整体或局部来造型,飞禽走兽瞬间动态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