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吃蟹

 苏迷 2019-10-09
《苏州日报》
2019-09-21 

  “牛吃蟹”,乃苏州人的口头禅。

  牛是反刍动物,一般来说,以草料为食,不吃荤食,更不要说吃满身甲胄的螃蟹了。然而,江南水乡多蟹,草中偶尔混有蟹类,被牛误食,也不是不可能的。苏州人常用这样貌似荒唐的实例比喻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现象:当常规下不会有的现象奇迹般地出现时,有人称之为“牛吃蟹”;当不能胜任某项工作而又只得硬着头皮去干时,当事人也常用“牛吃蟹”聊以自嘲;更多的情况是,因某事成功而获得大家称赞时,当事人会谦虚地说“牛吃蟹,牛吃蟹”,言下之意,自然不无自豪,意思是:我尽了力,所以才侥幸成功。

  有意思的是,苏州狮子林里,就有“牛吃蟹”的假山图像。在狮子林立雪堂西面天井里,当游客从走廊踏太湖石阶下来时,就会发现这个面积广大的庭院并不同于一般。地面除几块特殊的假山石外,全用卵石作相同的大小正方形铺地,每四块正方形之间有一个外圆内方的钱币图案,整个地面铺设的正方形及古币图案有规律地横竖成线,十分清晰。而几块露于地面的假山石,还各具形状。

  石阶旁堆砌的太湖石是水牛的牛头形状,其前地面上凸起的则是螃蟹形状的太湖石,惟妙惟肖。匍匐在地面的螃蟹,双螯怒张,气势汹汹地迎着伸过来的牛头。当苏州人看到这幅立体湖石图案,都会惊喜地指着喊:“牛吃蟹,牛吃蟹。”

  这个“牛吃蟹”图景的全称应当是“狮子静观‘牛吃蟹’”。

  原来,在“牛吃蟹”东南面十来米处,还有一座湖石砌成的大狮子。这是狮子林数不清的石狮子中最活灵活现的一只,它逡巡在石笋和乔木之间,置前方绣球(假山石与石周围书带草组成)于不顾,转过头来,瞪着双眼,死死盯住“牛吃蟹”,高翘尾巴,张大嘴巴,似乎在惊愕,在垂涎,在伺机反扑……整个景致,与我们通常讲的《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趣的是,在这个庭院东北角高墙上方,还有泥塑的仙人,脚踩祥云,笑眯眯地俯视着庭院中的这一幕。显然,仙人也准备好了——不过,仙人是要在狮子坐收渔翁之利后得意忘形时,才会偷袭下手。牛吃蟹,狮子回头,仙人俯视,这三段情节,与我们古代寓言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何其相似!

  “狮子静观‘牛吃蟹’”设在立雪堂前的庭院里,绝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立雪堂作为佛教的传经堂也好,作为儒家的书房也好,门前安置“狮子静观牛吃蟹”的哲理性的景致,当然是用以“闻道”的一种实验性作业,是“以寡治多”“静存动察”的哲学思想在庭院建筑中的反映。“牛吃蟹”一语至今仍活跃在吴方言中。

  关于“牛吃蟹”还要补充一点。笔者多年前游览广西桂林,漓江中多见水牛埋头于水中觅食,一打听,竟是在捉蟹吃。原来漓江中多蟹,匍伏河底石罅水草间,水牛爱食。漓江蟹因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仅水牛爱吃,民间也多用来作为食物(游船上就提供当地特产油汆蟹)。这样看来,牛吃蟹在一定的条件下,还是很正常的,就同大熊猫偶尔也很起劲地捕食竹林里的地鼠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