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看财报就头大?学会这一招,马上就看懂

 hzgscrs 2019-10-09

——《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读书笔记

入职两年来,虽然不做财务工作,但或多或少总会接触到财务报表,常常听领导和其他部门讨论财务数据,自己却总是一头雾水。翻开讲解财务报表的书籍,晦涩难懂总是让我望而却步。兜兜转转终于遇到这本书,用丰富的日常比喻帮我撬开了理解数字世界的大门。下面把这门书的精华内容分享给大家,希望越多的人能读懂财报。

一看财报就头大?学会这一招,马上就看懂

首先看一下三张报表吧,分别是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不过,不必着急去背这些专业名词与科目,先看懂即可。财务报表是公司运营的成绩单,我们只要知道及格不及格就好。

一看财报就头大?学会这一招,马上就看懂

一、利润表:告诉你公司是赚还是亏

利润表的基础是:利润=收入-支出=账面上赚的钱(损或者益)。

如果将利润表的各项看做是一个人的理财,营业收入就是薪水,营业成本是衣食住行的费用;其他支出像红白喜事份子钱等意外的开销,其他收入就是彩票等薪水以外的收入;利息收入与支出是我们日常的车贷、房贷的银行利息;接着是缴税给政府。所有收入减支出剩下来的钱才是最后我们能存下来的钱。

1、利润表的核心观念: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营业收入绝对数值没有太多意义,充其量代表规模大小而已。我们要从利润表中看出公司是否有长期稳定的获利能力,建议看连续5年左右的财报,才能看出长期发展状态。

2、收入比成本和费用更重要。不管怎么节省,成本与费用都会大于零。过度的成本管控,终究会伤害公司对外的品牌形象。过度的费用管理,会伤害公司内部的员工士气正确的成本与费用管控观念是:花更多的钱,提出更赚钱的方案。

3、利润表是预估的概念,净利不等于现金。我们会发现有的公司在赚钱,可是为什么却倒闭了?因为销货收入只是账面的,大部分上市公司都不是现金交易,即使本月收入1000万元,下月也可能因为质量问题退货。多数公司采用的是应计基础,因此净利也不等于现金。

二、资产负债表:告诉你公司是如何经营

资产负债表的基础: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我们有了第一桶金之后,相当于公司资产负债表上赚的第一桶金。有钱之后,兵分两路(见图2)。钱往左边走,叫资产投资(投资策略、资产配置、资本支出);钱往右侧走,叫处理债务(融资策略、财务结构、财务杠杆)。

个人有钱之后,从资产投资项目开始:留现金在手里——货币资金;借钱给好友——应收账款;买车换车——流动资产;股票基金——长期投资;买地买房——固定资产;进修、出国读书——无形资产。下面处理债务项目:欠钱要还——应付账款;车贷、房贷——长期贷款/长期负债。

1、存量的观念。资产负债表是存量、定量的概念,而不像损益表是流量(一段时间)的概念。

资产的流动性。常用的美式财务报表,将容易变为现金的资产摆在前面,越难变现的资产放越后面,这就是流动性摆法,例如货币资金一定排在前面,无形资产摆在最下面。

2、以长支长。仔细推敲资产负债表,你会发现,负债表左侧是公司真正拥有的资产,右侧则是如何取得这些资产的方式(负债或股东资本)。我们可以看到资产与负债短对短、长对长的相对位置。由于银行都是晴天借伞、雨天收伞,短债长投或以短支长,即钱的来源是短期负债,但取得的是长期资产,最终会导致企业破产。所以一定要以长支长。

3、现金为王。手握现金,不论何时都能买到想要的资产;手握大量资产,却不一定能实时换成足够的现金,让公司持续生存下去。高手在做盈余分配时都会优先保留现金或还款,手上最好要保留总资产25%的现金。

4、从总资产周转率看公司经营能力。就像餐厅的翻桌率,你的资产一年帮公司做了几趟生意,就是公司的经营能力。总资产周转率=营业收入/总资产。总的来说,总资产周转率小于1,通常代表该公司属于资本密集(烧钱)或奢侈品行业;大于1,代表该公司整体经营能力相当不错;大于2,则通常代表经营效率特别强的公司。

5、做生意的完整周期=存货周转天数(购料至销售)+应收账款周转天数(销售至收到货款)=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购料至付钱给供应商)+现金转换周期(付钱给经销商至收到货款)。假设做生意的完整周期是160天,如果比较大型的企业,一天开销是1亿元,就代表需要准备160亿元的资金,才能从事这个行业。如果你是老板,如何用最少的钱去做生意?其实就是“快收慢付”,应收账款快快收回,应付账款慢慢支付。

6、净利率低如何活下来?低价转得快就有机会。总资产报酬率=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资本成本率,即可活下来。如果从获利能力来分析, Tiffany的净利率高达13.1%,明显优于 Walmart的4.2%。但是若从经营能力的角度来分析, Tiffany一年总资产只为公司做了0.85趟生意;而 walmartー年总资产为公司做了24趙的生意。换句话说Walmart的经营能力远优于 Tiffany。

三、现金流量表:真假立判、生死存亡

财务报表不能只看一张或只看特定科目,需要三张表一起看,才能看出报表的真实性和完整相关性。正如前面说的,多数公司采用的是应计基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有很多可以造假的空间。公司没有获利还可以照常营业很久,可是要是几天没有现金,就无法生存下去,所以现金流量表才是最关键的报表。

现金流量表包括三个部分:

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主要以利润表的净利为基础,再将不是真正现金支出的折旧费用与分期摊销费用加回来,经过简单的计算,就是所谓的营业活动现金流量。)

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资产负债表左侧的会计科目为基础,期末减期初而来。)

融资活动的现金流量。(以资产负债表右侧的会计科目为基础,期末减期初而来。)

只要任何现金流入公司,在现金流量表上就会以正值表示,如果现金从公司流出到其他地方,在现金流量表上就以负值表示。

1、财务报表不能单张看。利润表是推估的概念,本身不是确定的数字,营业额和净利都不等同于现金,只看利润表一定会看走眼!

2、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分析四步骤:

(1)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大于零。

(2)确认“获利含金量”。刚创业的时候,这家公司的净利等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但几年之后,损益表上的净利会远远小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因为随着公司规模不断扩大,在算到净利之前,就会扣除掉很多非现金支出的折旧费用与分期推销费用。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因为这个特性,所以股市分析师为了解一家公司的获利是否能真正变出现金流回公司以提供公司日常营运所需创造了获利含金量的公式:获利含金量=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净利>100%。正常情况下获利含金量必定大于100%。

(3)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大于流动负债。流动负债是指一年内会到期的对外负债。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才表示公司体质健康。

(4)确认“营业活动现金流量、损盖表上的净利,两者趋势变化相同。企业一开始的净利与营业活动现金流量几乎相同,所以这两个会计科目彼此高度相关,两者的趋势变化也应该相同。如果两者的趋势南辕北撤,通常代表这家公司潜藏着很大的问题。

以上就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了,如果想看更详细更生动讲解,建议大家通读一遍《用生活常识就能看懂财务报表》,下面可以借助三张报表的立体观(图3)来复习一下,是不是一下子清楚很多了呢?

一看财报就头大?学会这一招,马上就看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